一、 總則
1、 編制目的
本預案規定了本公司一旦發生環境事件后的緊急應對方案。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在進行風險源分析評估的基礎上制訂本預案,可以有效地規范本公司環境保護工作,一旦發生環境事件,可以迅速、有序、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置,將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
2 、編制依據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江蘇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
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范圍內出現的環境事件,運輸車輛外出途中發生的環境事件參照本預案。
本公司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型為化學危險品泄漏和火災事故。事故級別可分為一般事故和較大事故。
一般輕微的環境事件,按照正常的環保要求進行處置,執行部門要做好認真詳細記錄備查。
突發環境事件,啟動應急預案。
4、 應急預案體系
本應急預案體系是按照本公司、集團公司二級體制展開。
5、 工作原則
a)消除事故原因,阻斷事故擴大,迅速切斷污染物流出,使環境污染控制到最小程度。
b)搶救受傷人員并撤離安全區域;
c)危險范圍內無關人員迅速疏散、撤離現場;
d)事故搶險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二、 基本情況
蘇州市化工運銷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中轉、儲運各類化工原料的物流企業,主要中轉的化工原料有:苯類、醇類、酸類等,這些化工原料大都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的特點。化工原料儲存以儲罐形式,卸裝主要通過管道輸送形式。
公司占地面積25154.59平方米,建筑面積3410平方米,固定資產1340萬元;現有員工62人,義務消防隊員16人,專職消防員3人。白天上班職工約30人,夜間作業時出勤職工為5-8人,夜間無作業時出勤職工3人。
公司的儲罐區分為苯醇儲罐區和硝酸儲罐區,其中苯醇儲罐區共有15只儲罐,總容積為2600立方,硝酸儲罐區有3只儲罐,總容積為450立方,另有 1只備用儲罐。
公司擁有兩條鐵路專用線,一次性可停放16節鐵路罐車。
公司劇毒品庫主要儲存品種為氰化鉀、氰化鈉 ,面積共計 60 平方米。
公司現有危險品運輸車輛12輛,車輛總載重為200噸。
公司位于蘇州市金閶區鐵路西站貨場內,周邊情況如下
公司東:蘇州鐵路貨場及虎泉路
公司西:泥橋河、京杭大運河
公司北:石油中轉庫
公司南:蘇州鐵路貨場
三、 環境風險源與環境風險評價
1、環境風險源
a) 苯醇儲罐區
b) 硝酸儲罐區
c) 鐵路灌裝區
d) 碼頭裝卸區
e) 道路運輸
2、環境風險評價
a) 危險化學品中轉過程中發生的泄漏、燃燒、爆炸等事故。
b) 工作過程中因設備裝置、污染防治措施等因素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的液體泄漏等事故、事件。
c) 危險貨物儲存、運輸過程中處置不當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事件。
d) 因遭受自然災害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事件。
e) 其它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故、事件。
四、 組織機構及職責
依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和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搶險、疏散、通訊、后勤四個小組各司其職。其組織結構圖如下:
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公司總經理
副總指揮:公司副總經理
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當地政府、上級有關部門關于環境安全的方針、政策及規定;
(2)組織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組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
(4)負責應急防范設施(包括備用材料)的檢查、采購、存放、使用。
a) 污水應急池、
b) 可燃氣體監測儀器、
c) 吸油氈
d) 圍油欄
(5)檢查、督促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督促、協助有關部門及時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跑、冒、滴、漏;
(6)負責本公司組織預案的審批與更新;
(7)負責組織外部評審;
(8)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9)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10)協調事件現場有關工作;
(11)負責應急隊伍的調動和資源配置;
(12)突發環境事件信息的上報及可能受影響區域的通報工作;
(13)負責應急狀態下請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決策;
(14)接受上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指令和調動,協助事件的處理;配合有關部門對環境進行修復、事件調查、經驗教訓總結;
(15)負責保護事件現場及相關數據;
(16)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培訓,根據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向周邊企業、村落提供本單位有關危險物質特性、救援知識等宣傳材料。
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4個小組,其相應的職責和分工如下。
搶險組:由韓智崗、吳潔明負責,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機電維修人員組成,主要承擔出險設備的搶修工作,布置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一旦發生險情實施撲救工作。
疏散組:由陶令政、封士宏負責,計劃調度室、罐裝、倉庫人員組成,主要承擔出險時的現場物資疏散、翻庫、輸送搶險所需物資。
后勤組:由徐麗華負責,倉庫、運輸科等人員組成,主要承擔搶險所需物資的供應,搶險受傷人員等后勤保障工作。
通訊組:由張國榮負責,辦公室、門衛等組成,主要承擔通信聯絡、做到上傳下達,出險現場戒備,疏導外來車輛、人員、保持通道暢通等工作。
五、預防與預警
1、 環境風險源監控
環境風險源監控主要采取的途徑
a) 人工監控
公司要保持作業人員相對穩定,在作業過程中嚴禁污染物泄漏,安環人員、車間負責人和公司領導進行現場監護。同時進行定期檢查,消防人員24小時值班,對儲罐區、灌裝區等重點部位每小時檢查一次,記錄檢查情況備查。
b) 儀器與探頭監控
儲罐區安裝氣體報警儀全天24小時監控,沿河碼頭、劇毒品倉庫、公司主干道路安裝攝像探頭進行監控。
c) 環境污水應急池備用。
2、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門衛室、消防值勤均可撥打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可隨時撥打110、120等報警電話。毒品庫接有CK報警裝置,與蘇州公安110直通。
消防值班室電話:65336412
公司所有危險品運輸車輛均裝的GPS裝置,一旦發生泄漏事故,除用手機報警之外,也可用車載電話報警。
運輸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的駕駛員、押運員報警及與本單位、生產廠家、托運方聯系的方式見附件。
六、 信息報告與通報
(1)內部報告
發生一般泄漏,按照環保要求進行處置。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填寫記錄,每日上報車間。車間進行統計匯總后報公司經理室。
一旦發生環境事故,當事人員應向公司領導報告。公司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為65336412。公司領導要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現場,啟動實施應急措施。并在1小時內向江蘇蘇化集團報告。
(2)信息上報
當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應在第一時間內向蘇化集團、金閶區消防大隊、金閶區安監局、金閶區環保局、金閶區人民政府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
泄漏物名稱、數量、化學特性、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危害。
需要上級支援和協調解決的事項。
2 、應急措施
(一)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措施
a)危險化學品泄漏在防護堤內的,流入地溝后應采取回收處理,儲槽盡可能采取倒槽的措施。
b) 危險化學品泄漏后燃燒的,采用黃沙、泡沫滅火,收集黃沙、泡沫水處理。
c) 危險化學品汽車裝車、卸車時發生泄漏,及時把物料抽出,對已泄漏采用黃沙包封堵,防止流入下水道。
d) 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只發生泄漏的,采取一切辦法堵漏,同時回抽到其它船只。危險化學品流入河道的,如果比水輕浮在水面上,用圍油欄圍集,用吸油氈吸收,置于桶內。
e)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立即關閉公司區域內雨水閥門,泄漏物通過各種辦法收集處理并通過地下管網流入事故應急池。
f)運輸過程中如發生環境突發事件,應在第一時間在當地報警,報警同時要告知所裝物品性質、救援措施和應急方案,以便及時處置。
(二)儲罐溢料、泄漏應急措施
a)發生液料冒頂或從泡沫管冒出等重大溢料事故,應立即關閉防護堤污水、雨水閥門,控制物料不流出堤外。如防護堤內積液較多,應采用防爆移動泵將液料輸送入容器。溢料無法吸出時,用大量水進行沖洗,然后打開污水閥,將沖洗污水分批送入分油池內進行處理。
b)倒門或罐體發生裂縫發生泄漏時,如是鐵路罐車正在向儲罐送料發生的,應使用原泵將物料倒送回鐵路罐車;如是在儲罐出料過程或靜止狀態下發生泄漏,要迅速落實容器出料,使該罐液料低于泄漏點。
硝酸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突發環境事件詳見附件。
附: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應急閥門開合和事件應急排污泵啟動程序
(三) 大氣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及事故類型、事故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當時的風向(公司作業場所設有風向標記)和風速,由應急指揮部組織確定以下內容:
a) 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范圍;
b) 向可能受影響的單位、社區人員通報,提出基本保護措施和保護方法,必要時提出疏散要求;
c) 周邊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的辦法和執行負責人;
d) 必要時,確定臨時安置場所。
(四) 水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事件類型、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河流的流速與流量(或水體的狀況),需迅速確定以下內容:
(1)可能對泥橋河和大運河產生影響;
(2)消除減少污染物技術方法的說明;
(3)通知當地水利、港監部門,通報有關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關閉有關閥門,通知沿河道的政府、居民、企業,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河水,不得把河道內的水作為取水口;
(五)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結合公司自身條件,依據事件類型、級別及附近疾病控制與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如下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
(1)公司內部確保有一輛小車留守備用,必要時可迅速將傷員送至附近急救中心、醫院、疾控中心、救護車和急救人員;附醫院電話
(2)本地區應急搶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a)蘇州市附二院(三香路市體育中心東側)
b)蘇州市立醫院西區(原市第三人民醫院,廣濟路)
3 、應急監測
公司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立即報告市、區環保局,由市、區環保局迅速組織監測人員趕赴事件現場,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確定監測方案(包括監測布點、頻次、項目和方法等),及時開展應急監測工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用小型、便攜儀器對污染物種類、濃度、污染范圍及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斷,以便對事件及時、正確進行處理。
公司根據事件發生時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性質,設置固定氣體監測設備和防毒面具等器材,配置專職或兼職環境監測人員。
4 、應急終止
(1)環境事件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件隱患消除后,經事件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
(2)明確應急狀態終止后,繼續進行跟蹤環境監測和評估工作的方案。
5 、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1)通知本公司相關部門、周邊企業(或事業)單位、社區、社會關注區及人員事件危險已解除;
(2)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凈化;
(3)事件情況上報事項;
(4)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5)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
(6)應急過程評價;
(7)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8)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
(9)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
八、后期處置
1、善后處置
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組織專家對突發環境事件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生態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建議。
2 、保險
公司參加環境污染保險。對公司參與環境應急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九、 應急培訓和演練
1 、培訓
對本公司員工的培訓,要明確如下內容:
(1)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培訓內容和方法;
(2)應急指揮人員、監測人員、運輸司機等特別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3)員工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4)外部公眾(周邊企業、社區、人口聚居區等)環境應急基本知識宣傳的內容和方法;
(5)應急培訓內容、方式、記錄、考核表。
2 、演練
公司必須定期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1)演練內容包括:
a)化工液體泄漏緊急處置
b)對大氣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緊急處置
c)各個關鍵部位、節點的操作要點
d)各項操作的人員確定以及備選人員
(2)演練方式、范圍與頻次
以實際操作、規范和適用為原則,可采取班組或公司范圍內的多種形式展開。公司一級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
(3)演練組織由公司經理室和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實施。
(4)對每次應急演練過程作出評價、總結與追蹤,不斷完善。
十、 獎懲
對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表現優秀的部門和人員進行獎勵。
對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懈怠、嚴重失職、造成損失的人或部門進行處罰。
十一、 保障措施
1、 經費及其他保障
應急專項經費(如培訓、演練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單位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2、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序號 器材名稱 儲存地點 數量 保管人
1 吸油氈 倉庫 80Kg
2 吸油索 倉庫 100米
3 防毒面罩 值班室、倉庫 120只
3 、應急隊伍保障
應急救援指揮部以及下設的四個小組組成人員必須從能夠勝任的職工中選拔,經公司領導審批后確定,一旦有人員缺額,要立即補充,確保能拉得出,用得上。
要充實公司專業消防人員力量,作為應急救援的主要保障,一旦發生意外可以在第一時間發揮關鍵作用。
4 、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司目前有八門外線電話(含一門電話總機),夜間保持二門電話可撥打外線。
公司主要領導及部門負責人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暢通。
十二、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
本預案經公司內部評審后報蘇化集團審核、評審,然后經蘇州市、金閶區環境管理部門評審通過后發布。
(1)內部評審
由公司領導和部門負責人組成評審小組進行初審。
(2)外部評審
由蘇化集團職能部門進行評審。
(3) 預案的實施和生效時間
本預案于2010年 月 日起生效并實施。
十三、附件
1、環境風險評價文件(包括環境風險源分析評價過程、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按要求由具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完成。
2、區域位置及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分布、位置關系圖;
3、重大環境風險源、應急設施(備)、應急物資儲備分布、雨水、清凈下水和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平面布置圖;
4、公司周邊區域道路交通圖、疏散路線、交通管制示意圖。
5、內部應急人員的職責、姓名、電話清單;
6、外部(政府有關部門、園區、救援單位、專家、環境保護目標等)聯系單位、人員、電話;
7、本公司相關制度、程序、方案等。
上一篇: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氧氣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