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級標準
級 別 分 級 標 準
重大 雨雪 冰凍 災害 (Ⅰ級)
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建筑工地有嚴重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建筑工地有嚴重影響的降雪,并可能持續.
2,2小時內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對建筑工地有嚴重影響的結冰.
3,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下降16℃以上,最低氣溫≤0℃,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最低氣溫已經下降16℃以上,最低氣溫≤0℃,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重大險情
較大 雨雪 冰凍 災害 (Ⅱ級)
1,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建筑工地有較大影響的降雪;或者已經出現對建筑工地有較大影響的降雪,并可能持續.
2,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建筑工地有較大影響的結冰.
3,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4℃,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最低氣溫已經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4℃,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較大險情
一般 雨雪 冰凍 災害 (Ⅲ級)
1,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建筑工地有影響的降雪.
2,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建筑工地有影響的結冰.
3,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4℃,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最低氣溫已經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4℃,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一般險情
二,防御重點
1,施工現場臨時設施方面要重點做好現場臨時搭建的辦公室,食堂,民工宿舍,倉庫及腳手架,防護棚,大型起重機械和未達到標準強度的工程部位,基坑,地下室,高層建筑的安全防范工作.
2,施工現場消防方面要重點做好現場各類材料,物品(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品),民工宿舍,食堂,腳手架,木模板,施工用電防火和動用明火的管理工作.
3,做好受災人員的思想工作,防止情緒激化.
三,應急響應程序
一,分級響應
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按等級實行分級響應.
1,發生一般雨雪冰凍災害(Ⅲ級),由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市管工程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自行啟動應急響應.
2,發生較大雨雪冰凍災害(Ⅱ級),事發地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市管工程總承包單位上報溫州市建設局,溫州市建設局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在市建設局領導小組和專業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事發地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市管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 案.
3,發生重大雨雪冰凍災害(Ⅰ級),由溫州市建設局上報溫州市人民政府,省建設廳,提請市政府啟動Ⅰ級應急響應.在市領導小組和專業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溫州市建設局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二,先期處置
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事發企業和事發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分別在災害發生后或接報2小時內將災害信息向同級政府應急機構報告,并報市建設局.同時,事發地市,縣(市,區)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根據災害等級實施相應的先期處置,組織應急,排險,搶修等工作.
三,預案啟動
事發地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市管工程總承包單位接到災害報告后,應立即進入應急響應狀態,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設立處置現場指揮部,召集相關專家對災害進行分析研判,提出處置的決策建議,協調部署應急隊伍和物資設備支援現場處置行動,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工作,必要時請求上級政府支援.
四,后期處置
應急響應終止后,領導小組協調有關部門和事發地政府及時恢復正常的社會和群眾生活工作秩序.同時,相應應急機構要督促,協調有關單位認真做好滯留人員的安撫及其他善后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四,市有關部門協同職責
單位 主要職責
市建設局
負責制訂,完善和實施市級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負責全市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應急信息的接受,核實,處理,傳遞,通報報告;及時了解掌握全市范圍內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情況,根據需要向市人民政府,省建設廳報告災害情況和應急措施的建議.
協調組織對災害發生地區進行技術支持和支援.
組織災害應急技術研究和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等工作.
決定其他有關全市范圍內建設工程雨雪冰凍災害應急的重要事項.
完成市人民政府交辦的有關工作.
市安全生產
監督管理局
負責組織安全生產專家對本預案適用范圍內的災害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組織和參與災害的處理.
市公安局
負責救援中的安全保護工作,維持現場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組織領導排暴,案件偵破等工作,負責具體災害現場區域內的道路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工作,保證搶險救援人員,車輛的通行.
市質量技術
監督局
負責災害中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非施工用機械產品的檢測,搶險工作.
市衛生局
負責組織協調災害中的醫療救治,衛生監督,疾病控制,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防護工作.
市市政園林局
負責災害發生地及周邊地區道路和園林設施的監測工作,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搶險.
市環境保護局
負責災害發生地及周邊地區環境的檢測和實時報告;對災害產生的廢棄物等有害物的處置提出建議,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處置.
市電業局
負責事發工程區域的電力設施的搶險.
五,應急指揮部組成及職責
指揮部組成 主要職責
總指揮 陸光中
1,決定啟動市建設局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2,組織指揮雨雪冰凍災害應急工作,對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并實施監督和指導.
3,緊急指揮調度應急儲備物資,交通工具以及設施設備,指揮調度市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應急工作.
4,及時向省建設廳,市委,市政府報告災害和搶險工作進展情況.
副總指揮 陳高魯
后勤保障組組長 戚永根
做好受災人員的安置工作,組織救災物資的運送和發放,做好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思想工作組組長 倪忠禮
負責受災人員安撫工作,化解可能發生的惡性群體事件.
綜合統計組組長
負責了解掌握天氣動態,及時提供氣象信息.
統計建筑工地受災情況.
編寫防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簡報.
匯報救災情況.
技術指導組組長 楊毅
組織召集應急技術專家,為指揮部的決策提供科學技術支持.
搶險救災組組長 朱劍忠
1,組織貫徹實施指揮部關于搶險的各項決策和命令.
2,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在搶險過程中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制定處理方案,上報指揮部選擇和決策.
3,根據指揮部決策,合理調配搶險物資,設備及人員,負責調集搶險所需物資,設備和人員,隨時協調和控制具體搶險行動.
辦公室主任 陳明
1,負責處理指揮部的具體事宜.
2,組織召開處理災害工作會議.
3,監督,落實搶險救援物資,設備的日常儲備.
六,應急監管系統聯絡表
上一篇:小區消防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