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天津市區至濱海新區快速軌道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中山門西段工程SZo標段,設計里程CK3+734.243~CK5+497.95,包括十一經路站后折返線明挖段、十一經路站、十一經路站~大直路西路盾構區間三部分,工期為680天。
十一經路站位于六緯路與十一經路“十”字交叉口處,車站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車站設4個出入口和2座風道。車站為地下雙層島式站臺車站,站臺寬10m,車站全長199.5m,結構標準段寬度為18.5m。車站主體結構標準段基坑深16.86m,覆土厚度約3.5m。車站主體結構及東南風道采用800mm厚地下連續墻圍護,出入口通道、西北風道等附屬工程采用攪拌樁加型鋼支護。車站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開挖時標準段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四道鋼支撐,兩端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五道鋼支撐。
十一經路站后折返段位于七經路站至十一經路站之間,為十一經路站站后折返雙層區間,位于六緯路南站CBD中心地帶。為明挖雙層單柱雙跨(局部雙柱三跨)結構,主體標準段基坑深17.4m,覆土厚度約4m,標準段結構寬度為18.5m,全長328.457m。基坑采用800mm厚地下連續墻圍護,主體結構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開挖時沿基坑深度方向設置四道φ600鋼管支撐。
十一經路站~大直沽西路站區間為盾構區間,全長1236.55m。線間設一條聯絡通道與泵房合建。盾構襯砌采用C50鋼筋混凝土預制管片拼裝而成,每環管片由3塊標準塊、2塊鄰接塊及1塊封頂塊組成。管片采用錯縫拼裝。管片內徑為Ф5500mm,厚度350mm,每環管片寬度1.2m。在CK4+850處設一左右線聯絡通道及泵房,采用暗挖法施工。
本工程既包括車站又包括區間工程,既有明挖法又有暗挖法施工,既有盾構機械施工又有礦山法施工,多種施工方法相結合。施工組織內容繁雜,施工工藝種類繁多,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基坑、模板、腳手架、便橋)、火災、爆炸、透水、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車輛及起重傷害、觸電、中毒窒息等,應急預案的人力、物資、技術準備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
事故中以坍塌(基坑、模板、腳手架、便橋)、火災、爆炸、透水最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必須嚴格控制。
工程地處鬧市區,地下管線密集、地面建筑物多、地面道路車流量大,對地面沉降控制嚴格,工程施工風險高、責任重,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要求高。
依據以上情況制定了以下的中毒窒息應急預防應急預案。
二、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
(一)預防措施
1.加強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知識和技能。
2.加強個人防護,包括皮膚防護和呼吸防護。皮膚防護主要是使用防護服、手套、鞋蓋、防護膏、清潔劑等;呼吸防護是防止毒物從呼吸道進入人體,主要使用送風面罩、過濾式防毒面具、口罩、氧氣呼吸器等。
3.加強工地有毒氣體的安全存放,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明確人員的職責。
4.對有毒氣體使用時,更應注意人員的安全問題,對使用人員采取正確適當的防護措施,避免中毒現象的發生。
5.衛生保健措施:一是工人要注意飯前洗臉洗手,車間內禁止飲食、吸煙、飲水,班后淋浴,工作服和清潔服分開存放,定期清洗;二是工廠應按國家規定發給從事有毒作業人員保健食品,以增強體質。
6.醫院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職業中毒患者。對有急性中毒危險的作業,應進行中毒急救知識的教育,并備有中毒急救醫療器材,以便及時搶救急性中毒人員。
7.技術措施主要是改革工藝、改進設備,以無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如電泳涂漆、無溶劑滴漆等。
8.盡量將施工現場設置在通風通氣條件較好的地點,對通風通氣較差的施工現場,及時調整,作到施工現場的通風良好,避免人員窒息。
9.非在施工通風通氣較差的施工場地施工時,指揮人員作好指揮管理,切不可麻痹大意。
(二)應急方案
1.成立應急救援小組
為了降低事故的傷害程度,減少死亡率,成立應急救援小組,以便在出現情況時,能及時地對傷員進行救治,將傷亡降低到最小。救援小組的具體任務為:
1)當出現中毒事故時,救援小組應立即組織專門人員依據傷員的中毒受傷狀況對傷者進行救治,例如:對中毒較輕的人員,現場及時進行處理;對中毒受傷較重的傷者,應采取穩定的措施,并及時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2)中毒事故發生時,作到及時、恰當的處理事故受傷人員,作好傷員的救援工作。
依據以上的要求,特編定應急救援小組的具體人員如下:
組 長:譚偉姿
副組長:宋培義
組 員:匡樹鈞 楊強 徐鋒 王朝暉 蔣濤 李默河
2.成立現場搶救小組:
在事故發生后,為將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和再次發生,成立現場搶救小組。其任務為:
1)首先根據中毒事故發生的實際情況,詳細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完全的準確的處理方案。
2)方案確定后,及時組織實施方案,確保在第一時間內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另外還要制定預防措施,防護事故蔓延,避免以后類似事故的再發生。
根據以上的要求,特編定現場搶救小組的人員如下;
組 長:宋培義
副組長:楊強
組 員:徐鋒 李默河 蔣濤
3.后勤保證組:
為了確保事故的預案順利開啟、實施,由后勤保證組對事故進行具體整理。具體任務為:
1)事故的上報工作
2)事故處理中的通訊聯系
3)安全處理的應急資金的提供
依據以上要求,特制定后勤保證小組人員如下:
組 長:宋培義
副組長:蔣濤
組 員:谷玉萍 張春喜 李默河 柏麗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電話表
姓名 |
職務 |
電話 |
譚偉姿 |
項目經理 |
13388001603 |
匡樹鈞 |
項目總工 |
13920170358 |
宋培義 |
項目書記 |
13388001635 |
楊強 |
項目副經理 |
13332078269 |
徐鋒 |
安 全 員 |
13920997033 |
蔣濤 |
物資主管 |
13820799266 |
段利新 |
計劃科長 |
13034336025 |
張廣星 |
總會計師 |
13388001625 |
董祥芬 |
醫 生 |
13820310655 |
李默河 |
305隊隊長 |
13920544565 |
朱雪英 |
地連墻隊長 |
13801304520 |
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器材清單
序號 |
范 圍 |
設 備 設 施、器 材 |
所在 單位 |
聯系方式 |
1 |
拆除設備設施 |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 |
現場自備 |
后勤保障組 |
2 |
高空搶險設備設施 |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
施工現場自備 |
后勤保障組 |
3 |
建筑搶險設備設施 |
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自卸車 |
施工現場自備 |
后勤保障組 |
4 |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 |
施工現場自備 |
后勤保障組 |
5 |
消防設備設施、器材 |
輸水裝置軟管、噴頭、便攜式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
消防部門、施工現場 |
后勤保障組 |
6 |
個人防護設備 |
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
應急救援隊伍自備 |
搶險搶修組
|
7 |
醫療支持設備 |
救護車、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
應急救援隊伍自備 |
醫療救護組 |
上一篇:加工生產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下一篇:主機設備(立磨)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新巴尔虎右旗| 吴旗县| 苏州市| 容城县| 丹阳市| 平果县| 库车县| 且末县| 闽侯县| 永顺县| 玉林市| 汝南县| 虞城县| 金乡县| 武鸣县| 廉江市| 齐河县| 南康市| 延寿县| 垣曲县| 庆阳市| 江川县| 长沙县| 安吉县| 凌源市| 伊宁县| 怀化市| 内丘县| 亚东县| 上蔡县| 察哈| 曲水县| 禹州市| 富锦市| 沾益县| 合肥市| 都匀市| 仙居县| 会理县| 高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