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目的
為了應對熔鑄分廠在生產時由于爐眼不規范或操作不當造成跑爐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應采取的搶險措施和恢復步驟,對搶險和恢復生產所需備品備件的儲備進行了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1.2.1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2.2《國家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1.3 適用范圍
1.3.1 本預案適用于鑫業分公司熔鑄分廠。
2 術語和定義
2.1 跑爐:由于爐眼不規范或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導致混合爐內的鋁液大量流出。
2.2 爐眼:將混合爐內鋁液放出的出鋁口。
2.3 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2.4 應急準備: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2.5 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2.6 應急救援: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件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2.7 恢復: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2.8 分公司:青海黃河水電青海鑫業分公司。
2.9分廠:熔鑄分廠。
3 跑爐應急工作目標
跑爐應急工作的目標是:堅持“安全第一、重點防護”的方針,對發生的事故及時組織人員撤離,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爭取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 危險源分析
跑爐事故一旦發生,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控制,那將可能造成群死群傷,廠房設備嚴重損毀的重大或特大安全事故。
4.1 爆炸:鋁液大量后,遇見水或潮濕的地面,都會產生爆炸。
4.2 火災:鋁液在爐內一般在八九百度,一旦流出,將可能引燃周圍的一切可燃物。
4.3 燙傷:爆炸及飛濺的高溫鋁液,對人員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燙傷。
4.4 窒息:爆炸或火災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都可能造成人員窒息。
5 應急處置原則
5.1 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
5.2 分廠實施各級負責制。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統一指揮、局部服從全局、積極尋求社會援助的原則。
5.3 堅決服從分廠應急救援統一指揮的原則。
5.4 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備案的原則。
6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6.1事故災害搶險組織機構。
6.1.1救援指揮和通訊保障: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
6.1.2應急救災:組建搶險搶修隊,義務消防隊。
6.1.3應急救護:應急救護小組由分廠機關及相應分廠骨干、技術人員組成。
6.1.4人員疏散:發生事故災害時,負責人員疏散,協助維護廠內治安秩序,防止人為破壞,保障疏散線路暢通。由分廠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負責。
6.1.5恢復生產:由分廠負責,并制定搶險方案,搶險救災突擊隊負責搶險搶修。
6.2應急救援演習由分廠應急救援指揮部牽頭,可邀請有演習能力的消防隊、救護隊、保衛治安等專業部門進行事故防災聯合演習。
7 組織機構及職責
7.1應急救援體制及指揮系統
分廠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領導小組”,由廠長、副廠長、主管、專責及各班組長組成,下設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相關班長負責。發生重大事故時,以現場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廠長任總指揮,副廠長負責全分廠應急救援工作的現場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分廠交接班室,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分廠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領導小組”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X
7.2相關職責
7.2.1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領導小組”是分廠發生重大事故時的急救領導機構,負責急救過程中的重大事件決策。
7.2.2總指揮、副總指揮負責審定事故搶救措施方案,并負責組織安排實施。
7.2.3主要部門負責人在應急期間,主要協助總指揮調整搶救隊伍之間的聯系,調查和記錄事故的情況,對外請求援助或與相關部門聯絡,以確定警戒形式。
7.2.4分廠各生產班組建應急救援兼職隊伍,組織實施演習。
7.2.5領導小組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7.2.6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
7.2.6分廠專責負責協助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理工作;維護事故現場次序,在搶救火災事故時,組織、調動消防隊撲滅火災,防止事態擴大;負責事故現場及聯系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監測工作。
7.2.7分廠主管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7.2.8班組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
7.3日常以分廠接班室為聯絡指揮部,一旦發生重大險情,即由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
7.4通訊設備及通訊網絡
7.4.1報警總機:
7.4.1.1衛生院
聯系電話:
地址:
7.4.1.2第一人民醫院
聯系電話:
院辦:
地址:
7.4.1.3公安消防大隊
聯系電話:手機119
固定電話
地址:迎賓路與黃茨港巷交叉路口南側
7.4.2公司各部門聯系電話
8 危險源監控預防措施與預警
8.1 危險源監控及預防措施
8.1.1 分廠制定跑爐應急預案,建立跑爐預控與應急救援機制。
8.1.2在正常的生產過程中,應加強對爐眼等重點部位的維護和正確使用。
8.1.3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用大錘猛烈敲擊爐眼。
8.1.4每班接班后應首先檢查爐眼塞子是否完好,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新的塞子。
8.1.5打爐眼前應提前預備好三個以上的塞子,其中必須有一個鋼塞子戴石棉套。每班生產中應確保塞子質量,要定期準備好足夠的塞子。
8.1.6爐眼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自然發生升高或變形現象,應及時進行維修。
8.1.7維修時,必須制定爐眼清理方案,班組長以上人員專人負責清理,清理完畢后要進行確認,嚴禁隨意清理。
8.1.8在正常澆鑄過程中,必須由專人負責調整鋁液流量,嚴禁在滿爐的情況下由打渣人員自行調流。
8.1.9倒料過程中應隨時檢查爐眼是否有滲鋁現象,如有,應及時進行塞子的更換。
8.1.10混合爐在保溫時,要控制好溫度,隨時檢查,嚴禁手動持續升溫。
8.2 危險源監控預警
各班組負責事故預警。要采取各種手段,進行科學預測,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分析災害、險情可能造成的威脅或損失程度,及時發出預警。
9 聯絡體系及程序
9.1 時限和事故處理聯絡體系
9.1.1發生跑爐事故后,要立即向上級報告。
9.1.2事故處理聯絡體系
開始 事故發生報警 有關人員到現場 報告相關部門 采取緊急措施 事故能否控制 緊急救援 事故處理 檢查確認是否存在問題 報告有關部門 恢復正常生產 結束。
9.2處理警情程序
事故一旦發生,分廠救災領導小組應立即向公司領導機構匯報,并留有專人與上級保持聯系,其他領導應帶領全體成員及時奔赴事故現場,立即召集突擊隊員集中,了解事故的發展情況,積極投入搶險,并配合協調上級來現場人員的援助,根據險情的不同情況相應安排崗位人員的留守和安全撤離。
9.2 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地點、范圍、損失程度、可能導致的后果、采取的措施及緊急救援行動等。
10 應急處置
10.1 應急響應
當事故發生后,從報警開始,到應急活動結束,按本預案第7條“組織機構及職責”的規定,以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形成聯動機制,協調有序開展緊急救援工作。
10.2 應急預案啟動條件和方式
10.2.1預案啟動條件
爐眼無法控制應急預案立即啟動。
10.2.2 預案啟動方式
分廠預案由分廠決策機構根據預警警報,研究決定發布啟動命令。
10.2.3 通訊聯絡
分廠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聯系電話,每年公布一次。以當年公布的聯系電話為準。
10.2.4指揮和控制
災事故發生后,指揮機構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迅即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損失作出預測,按內部的分工和職責,對事故控制形成信息傳遞、事項報告、請示、督導、傳達決策、現場指揮為主的工作體系鏈,全方位開展工作。
10.2.5 緊急安全疏散
10.2.5.1緊急疏散信號當發生任何緊急情況時,發出信號后,所有危險區域人員以及來訪人員按指揮部的指令撤離到安全地帶等候指令,必須遵守疏散行動。
10.2.5.2對應急小組的要求。警報發出后,小組成員應立即達到指定負責區域,展開救助工作(首先做好自身個體防護后)。
10.2.5.3對職工的要求。警報發出后,對操作設備人員首先堅守崗位,用鑄機生產能力對鋁液進行分流,指揮部下達撤除命令后,員工立即按緊急停車處理,撤離到安全區域,并按要求到指定地點集合,統計人數報告,及時了解事故點是否還有人員停留,直至警報解除。
10.2.5.4對其他的要求。包括司機、外來人員,一定要按指揮部的要求做好車輛通行暢通及相關的救護搶險。
10.2.6應急處理和保護措施
10.2.6.1發生跑爐事故后,通過溜槽引流至鑄造機,開啟鑄造機進行鑄造,防止鋁液從溜槽溢出引起爆炸。如鋁液沖出量過大,將橫流槽隔斷打開,使用兩臺鑄造機同時鑄造進行分流,并將直流槽應急放鋁口打開,將鋁液放入應急渣箱并對應急渣箱進行及時更換。
10.2.6.2若流量過大,已從溜槽大量溢出,首先要警告全體職工緊急疏散到距爐眼20米外,防止鋁液流到潮濕的地面發生爆炸傷人。及時將帶電設備斷電。做好消防準備。
10.2.6.3在分流放鋁的過程中,要想辦法用套了堵套的鋼頭塞子或粗塞子堵住爐眼,或用紅泥、石棉絨、石棉繩做成泥團糊死爐眼。
10.2.6.4爐內料較多時,應及時用渣箱或敞口臺包從出料口將爐內的料放凈,使從爐眼部位流出的鋁液量盡可能減少。
10.2.6.5用天車緊急調運2-3盤降溫錠放在爐臺上,快速地回到爐內,在爐膛內靠近爐眼的部位要多加些,以使爐眼盡快凝固。
10.2.6.6如果鋁液流出量較少,應及時用長耙子將地面的鋁液扒開,以使水汽逸出而避免爆炸,同時用長鐵釬子將鑄造機底部的鋁液拔開,以防止被糊死。
10.2.6.7如果鋁液流出的量較大,則嚴禁人員靠近,待爆炸停止后再馬上組織人員用天車將鑄造機吊起來,將底部的凝固殘鋁及時清除掉。
10.2.7 工程搶險
10.2.7.1有效的工程搶修搶險是控制事故、消滅事故的關鍵。
10.2.7.2搶險人員應根據擬定的方案,在做好個體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消滅事故,防止事故擴大。
10.2.7.3工程搶險搶修小組由相關分廠機關及分廠骨干、技術人員組成。
10.2.8 現場醫療救護
當事故發生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當支持、配合救援工作,為救援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首先應做好自救互救同時撥打120電話,在醫護人員到達時,要聽從醫護人員的指揮,采取切實可行的救助方法,減少死亡或降低傷殘程度。
10.2.9 應急結束
事故現場處理完畢后,由現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決定終止應急。由組長組織人員進行評估。
11 后期處置與恢復
事故趨于平穩,緊急救援結束后,指揮機構負責盡快制定災后恢復生產、施工工作方案并上報分公司,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災后調查、理賠和損失處理,盡快恢復生產或工程建設。
12 搶險技術裝備
12.1跑爐搶修必備的工具有:大的爐眼塞子4-5個、鐵釬子4個、長耙子2個、撬桿3個、降溫鋁錠2-3盤、渣箱3-6個、敞口臺包1個、大錘2把、粗鋼絲繩2套、粗鋼管5米及其它工具。
12.2搶修必備的材料有:紅泥、石棉絨、石棉繩若干。
13 事故調查和追究
分廠在接到洪災事故報告后,要立即派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相關成員趕赴現場,協助進行事故處理。依據相關法律和規定,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查明原因真相。
14 附則
14.1 本預案由熔鑄分廠負責制定、管理和解釋。
14.2 本預案原則上每年更新一次。
14.3熔鑄分廠各班組按照本預案的規定履行職責,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經分廠審定后,報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部備案。
14.4本預案印發各班組。
14.5本預案自公司發布之日起生效。
下一篇:液氯容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