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11-06-2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規范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促進企業提升應對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的能力,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指南。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和《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

  1.3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于指導企業編制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也適用于基層技術人員進行應急工作時借鑒和參考。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認真做好預防事故工作,切實加強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

  1.4.2積極應對,立足自救。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體系,準備充分的應急資源,落實各級崗位職責,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類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采取正確措施,積極應對、立足自救。

  1.4.3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組長統一領導下,負責指揮、協調處理突發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有關部門和各班組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1.4.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方法、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1.4.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應對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將日常管理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搞好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技能。

  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2.1.1企業可視自身規模、擁有鍋爐的熱功率、數量、使用依存度,成立鍋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根據本企業具體情況實行分級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指揮、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應由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

  2.1.2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事故應急辦公室、專家技術組、警戒保衛組、搶險救災組、通信聯絡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工作組等,見圖1。

  圖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2.1.3應急救援崗位設置、人員組成及組織結構圖應在應急救援預案中明確。

  2.2應急救援指揮人員崗位職責

  (1)組織制訂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負責人員、資源配備和應急隊伍的調動。

  (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6)事故狀態下設立的辦公室、警戒保衛組、搶險救災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通信聯絡組、善后工作組等內部機構的工作職責及各級人員的職責。

 。7)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8)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物證、資料。

  (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2.3相關操作崗位職責

  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

  3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狀況分析

  3.1單位自然概況

  3.1.1性質、隸屬關系、地理位置、占地面積、周邊人口密度與數量,縱、橫距離及周邊交通環境狀況。

  3.1.2生產規模、人員數量和有關生產工藝狀況。

  3.1.3周圍建筑物性質(民居、工礦企業、易燃易爆場所、有毒有害環境、重要基礎設施),與周圍建筑物的位置(距離)。

  3.1.4必要時,應說明當地的氣象、環境情況。

  3.2鍋爐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包括鍋爐型號、型式、燃料、額定參數、運行參數;鍋爐設計、制造、安裝、檢驗、運行管理單位;制造、安裝、投產日期、下次檢驗日期、修理改造情況等。

  企業還應當分析鍋爐的實際安全狀態,是否發生過事故,是否有嚴重事故隱患尚未治理,各種安全附件和裝置是否齊全、靈敏、有效;鍋爐崗位持證人員保證在崗;現場緊急處置的器材是否具備等安全狀況。

  3.3應急救援資源

  3.3.1不同類別應急救援活動需要的資源類型(人力、裝備、資金和物資供應)、具體數量及保障措施。

  3.3.2對照現有資源,提出資源補充、合理利用和資源集成整合的建議方案。

  4危險辨識與災害后果預測

  4.1危險源的分析辨識

  工業燃油燃氣鍋爐生產運營單位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對危險源進行分析歸類。運行操作人員要能夠辨識危險源。參照GB6441—19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對工業燃油燃氣鍋爐進行危險因素分類,考慮鍋爐正常運行、異常(檢修)和緊急(事故)狀態,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比較多,主要有鍋爐爆炸、火災、灼燙、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觸電等。企業開展鍋爐事故應急救援應綜合考慮這些危險因素。

  4.2災害后果預測

  工業燃油燃氣鍋爐生產運營單位應對災害后果進行預測,對災害影響的地域范圍、人員數量、重要或居民建筑物等因素也應予以考慮。

  4.3常見事故和原因分析

  4.3.1鍋爐爆炸

 。1)定義

  鍋爐爆炸事故是指鍋爐主要受壓元件在承壓狀態下瞬間破裂,使鍋爐壓力突然降到等于外界大氣壓力的事故,一般來說,這是鍋爐事故中最嚴重的事故。

  (2)事故特征或現象

  爆炸的一瞬間伴著巨響,具有一定壓力和相應溫度的汽水幾乎全部沖出爐外。爆炸時釋放的能力形成強大氣浪的沖擊和大量沸水的飛濺,使鍋爐本體破裂、移位,特別是產生巨大的沖擊波,能夠摧毀和震壞建筑物、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引起人身傷亡。

 。3)原因分析

  ①超壓。運行壓力超過鍋爐最高許可工作壓力,鋼板(管)應力增高超過極限值。出汽口堵塞、安全閥門失效、到額定的壓力時不能自動排汽降壓、壓力表失效等都可引起超壓。

 、谶^熱。鋼板(管)的工作溫度超過極限值,不能承受額定壓力而破裂。這主要是由于嚴重缺水或受熱面水垢太厚等造成的。

 、鄹g。鋼板(管)內外表面腐蝕減薄,強度顯著降低,不能承受工作壓力而破裂。

 、芰鸭y和起槽。在長期運行中操作不當,使鍋爐驟冷驟熱,或者負荷波動頻繁,鋼材承受交變應力,產生疲勞裂紋,同時由于腐蝕的綜合作用形成起槽開裂和強度下降。

 、菹忍煨匀毕。例如,設計時采用不合理的角焊結構,強度計算錯誤,用材不當,制造、安裝及修理的加工工藝不好,特別是焊接質量不合格等隱患,在使用中擴大發展,直至發生爆炸事故。

  ⑥發生其他鍋爐事故時處置不當,導致爆炸事故。

  4.3.2火災

  燃油燃氣鍋爐可能引起火災的原因:油(氣)罐、油(氣)管等泄漏遇高溫明火引起火災。

  4.3.3爐膛爆炸

 。1)事故特征或現象

 、侔l生輕微爆炸時,爐膛呈正壓,防爆門有可能被沖開。

 、诎l生嚴重爆炸時,防爆門全開或防爆膜沖破,有強烈的爆炸聲,其后果可能是震壞煙道、風道,造成爐墻開裂、倒塌,甚至出現鋼架變形、位移等重大事故。

  (2)原因分析

  爐膛爆炸大都發生在鍋爐啟動點火、熄火及低負荷運行的過程中。

 、馘仩t無點火控制程序或程序失靈。點火前,由于閥門關閉不嚴密、操作失誤、先開油門或先通入可燃氣體、上次點火不成功等原因,燃油燃氣進入爐膛,使爐膛在點火前已存在一定量的可燃氣體或油霧,當點火時引起爆炸。

  ②無熄火保護裝置或裝置失靈。鍋爐熄火后,運行人員不能及時發現或者發現后未能及時切斷燃料供應,使燃油燃氣繼續進入熾熱的爐膛,引起爆炸;熄火后未按照規定程序操作而立即點火,引起爆炸。

 、郛斬搲哼\行鍋爐燃燒不良時,可燃氣體在鍋爐尾部煙道與漏入的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在高溫作用下,造成尾部煙道爆炸。

 、墚旓L機因故障停止運轉,鍋爐熄火后未及時切斷燃氣供應,燃氣進入鼓風機或風道內,重新點火時在鼓風機或風道內發生爆炸。

 、蒎仩t停爐后,由于閥門關閉不嚴或吹掃時間不夠,燃油燃氣進入或殘存在爐膛中,當檢修引入明火時引起局部爆炸。

  4.3.4受熱面管爆破

  受熱面管爆破是鍋爐運行中性質嚴重的事故。一旦發生爆管事故,會損壞鄰近的管壁,沖塌爐墻,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造成鍋爐嚴重缺水。使事故擴大。

  4.3.4.1省煤器管爆破

 。1)省煤器管爆破的現象

 、馘仩t水位下降,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谑∶浩鞲浇行孤╉懧,爐墻的縫隙及下部煙道門處向外冒汽漏水。

  ③排煙溫度下降,煙氣顏色變白。

 、苁∶浩飨虏康幕叶穬扔袧窕遥瑖乐貢r有水往下流。

 、轃煔庾枇υ黾樱L機聲音不正常、電流增大。

 。2)原因分析

  ①給水質量不符合標準,水中含氧量較高,在溫度升高時分解出來腐蝕管壁。

  ②給水溫度和流量變化頻繁或運行操作不當,使省煤器管忽冷忽熱產生裂紋。

  ③給水溫度偏低,排煙溫度低于露點,省煤器管外壁產生酸性腐蝕(又稱低溫腐蝕),使管壁減薄。

  ④管子材質不合格或在制造、安裝、檢修過程中造成缺陷。

 、莘欠序v式省煤器內產生蒸汽,引起水沖擊。

 、逕o旁路煙道的省煤器,再循環管發生故障,導致管壁過熱破壞。

  4.3.4.2水冷壁管(爐管)的爆破

  (1)水冷壁(爐管)爆破的現象

 、偎浔诠芑驅α鞴苁屏巡粐乐貢r,可以聽到汽水噴射的響聲,嚴重時會發出明顯的爆破響聲。

 、跔t膛由負壓變為正壓,蒸汽和爐煙從爐墻的門孔及漏風處大量噴出。

  ③水位、汽壓、排煙溫度迅速下降,煙氣顏色變白。

 、芙o水流量增加,蒸汽流量明顯下降。

  ⑤爐內火焰發暗,燃燒不穩定,甚至滅火。

  ⑥引風機負荷增大,電流增高。

 。2)原因分析

 、龠\行水質不良,造成管子結垢過熱或者管壁腐蝕。

 、谒h不良。

 、蹤C械損傷。

  ④煙灰磨損。

  ⑤吹灰不當,沖刷減薄。

 、薰懿馁|量不合格。

 、呱鹚俣冗^快,或者停爐放水過早,冷卻過快,管子熱脹冷縮不勻。

  ⑧嚴重缺水時,管子缺水部分過熱。

  4.3.4.3過熱器管爆破

 。1)過熱器爆破現象

 、龠^熱器附近有蒸汽噴出的響聲。

 、谡羝髁坎徽5南陆,嚴重時過熱器蒸汽壓力下降。

 、蹱t膛負壓降低或變為正壓,嚴重時從爐門、看火孔向外噴汽和冒煙。

 、芘艧煖囟蕊@著下降,煙氣顏色變白。

 、菀L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

 。2)原因分析

 、龠\行水質不良、蒸汽大量帶水,使管內積垢,導致管壁過熱;

 、谡羝髁坎粔,造成管壁過熱。

 、圻^熱器長期超壓。

 、苓^熱器長期超溫。

 、莨鼙诟g減薄。

  ⑥管材質量不合格,制造質量缺陷。

  ⑦吹灰不當,沖刷減薄。

 、嘟Y構缺陷。

  4.3.5煙道二次燃燒

  (1)二次燃燒現象

 、倥艧煖囟燃眲∩仙,煙囪冒濃煙,甚至出現煙火。

 、跔t膛壓力升高。

 、蹏乐貢r煙道外殼呈暗紅色。

 、苡锌諝忸A熱器時,熱風溫度急劇上升,風壓不穩定。

 、輫乐貢r尾部防爆門動作。

  (2)原因分析

  爐膛或煙道內積存有沒有完全燃燒的可燃物。當溫度逐漸升高并有足夠氧量的條件下,這些可燃物發生燃燒,導致煙道二次燃燒。

  4.3.6鍋爐缺水

  (1)鍋爐缺水現象

 、偎坏陀谧畹桶踩痪或低于水位計最低可見邊緣。

 、诟叩退痪瘓笃靼l出低水位警報訊號。

  ③蒸汽流量不正常地大于給水流量。但若因爐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相反現象。

 。2)原因分析

  ①司爐人員疏忽大意,忽視對水位的監視;不能識別假水位,造成判斷錯誤。

 、谒槐戆惭b位置不合理;汽水連接管堵塞;或沖洗水位表后,汽水旋塞未擰到正常位置,形成虛假水位。

  ③用汽量增加后未加強給水。

 、芙o水設備發生故障;給水自動調節器失靈,或水源突然中斷停止給水。

 、萁o水管路設計不合理;并列運行的鍋爐相互聯系不夠,未能及時調整給水。

  ⑥給水管道被污垢堵塞或破裂;給水系統的閥門損壞。

 、吲盼坶y泄漏或忘記關閉。

 、酄t管或省煤器管破裂。

  4.3.7鍋爐滿水

 。1)滿水現象

 、偎桓哂谧罡咴S可線或高于水位計最高可見邊緣。

 、陔p色水位計呈全部水相指示顏色。

 、鄹叩退粓缶靼l出高水位報警信號。

  ④過熱蒸汽溫度明顯下降。

 、萁o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拚羝艿纼劝l出水錘聲,連接法蘭處可能向外冒汽滴水。

  (2)原因分析

  ①鍋爐運行人員對水位的監視不嚴,調整操作不及時或操作有誤。

  ②給水裝置或者監視表計出現故障。

 、劢o水管路的壓力突然升高,或者備用給水管路截止閥泄漏,也會引起滿水事故。

  4.3.8燃氣鍋爐的回火、脫火

 。1)回火及脫火的現象

 、贍t膛負壓不穩定、忽大忽小。

 、跓煔庵蠧O2和O2的表計指示值有顯著變化。

 、刍鹧骈L度及顏色均有變化。

  (2)原因分析

 、倏扇細怏w在燃燒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燒速度時,火焰就會向燃料來源的方向傳播而產生回火;鼗饘龘p燃燒器,嚴重時還會在燃氣管道內發生燃氣爆炸。

 、谌羧細怏w在燃燒器出口的流速高于燃燒速度時,會使著火點遠離燃燒器而產生脫火。脫火將使燃燒不穩定,嚴重時可能導致單只燃燒器或爐膛熄火。

 、廴細夤艿缐毫ν蝗蛔兓,或調壓站的調壓閥、鍋爐的燃氣調節閥性能不佳,入爐燃氣壓力忽高忽低,以及風量調節不當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燃燒器出口氣流的不穩定,引起回火或脫火。

  5預警和預防措施

  5.1預警機制基本要求

  根據當地政府應急管理要求,結合設備所在企業應急預案的規定與程序,在編寫本專項應急預案時應明確事故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發布程序。

  5.2預防機制

  5.2.1工業燃油燃氣鍋爐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

  5.2.2專門機構或者設專(兼)職人員。

  5.2.3定期分析工業燃油燃氣鍋爐安全狀況,完善事故應急預案。

  5.2.4使用登記、定期檢驗制度。

  5.2.5企業日常檢查制度。

  5.2.6消除事故隱患制度。

  5.2.7作業人員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制度。

  5.2.8XXX鍋爐安全狀況的定期報告制度。

  5.3常見事故預防措施

  5.3.1鍋爐爆炸預防措施

  為了杜絕鍋爐發生爆炸事故,除了要對鍋爐正確設計和選材,確保制造和安裝質量,以及進行定期檢驗,保持設備完好外,在運行中還要特別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防止超壓。①保持鍋爐負荷穩定,防止驟然降低負荷,導致汽壓上升。②防止安全閥失效,定期做自動排汽或人工排汽試驗。③定期校核壓力表。

  (2)防止過熱。①防止缺水,每班沖洗水位表,檢查所顯示的水位是否正確。定期清理旋塞及連通管,防止堵塞。定期維護檢查水位警報器或超溫警報設備,保持靈敏可靠。嚴密監視水位,萬一發生嚴重缺水,絕對禁止向鍋爐內進水;②防止積垢,正確使用水處理設備,保持鍋水質量符合標準。認真進行表面排污和定期排污操作。定期清除水垢。

 。3)防止腐蝕。根據鍋爐和水質采取有效的水處理和除氧措施,保證給水和鍋水質量合格。加強停爐保養工作,及時清除煙灰,涂用防銹油漆,保持爐內干燥。

 。4)防止裂紋和起槽。保持燃燒穩定,避免鍋爐驟冷驟熱。加強對封頭(管板)板邊等應力集中部位的檢查,一旦發現裂紋和起槽必須及時處理。

 。5)對其他鍋爐事故采取及時、正確的措施進行有效處理。

  5.3.2火災預防措施

 。1)確保油(氣)罐和油(氣)管道的安裝質量。

 。2)定期檢查油(氣)罐和油(氣)管道,發現泄漏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3)鍋爐房和油(氣)罐區域內嚴禁吸煙和明火作業。

  5.3.3爐膛爆炸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點火控制程序進行點火操作。

 。2)停爐或熄火時,應快速關閉燃料供應管道上的總切斷閥,而且關閉所有分閥門。關閉必須嚴密。

 。3)提高燃油燃氣鍋爐燃燒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包括點火程序控制、熄火自動保護、火焰檢測裝置、燃燒自動調節、鼓風機和引風機和電磁閥的聯鎖裝置和各種信號裝置等。

 。4)鍋爐運行中,操作人員要嚴密監視各種儀表和燃燒狀況,及時發現并準確判斷運行中出現的異,F象并正確處理。

  5.3.4受熱面管爆破預防措施

 。1)預防省煤器管損壞的主要措施

 、倏刂平o水流量。

 、跍p少給水中的含氧量并保證一定的省煤器管內水速。

  ③提高給水溫度,使壁面溫度高于煙氣酸露點。

  (2)預防水冷壁管(爐管)爆破主要措施有

 、贆z修時及時修復管子的缺陷。

 、诩訌娝|監督,保證鍋爐水質合格。

  ③做好排污工作。

 、苠仩t運行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密監視鍋筒水位的變化,經常檢查、及時發現并立即消除設備出現的故障。

  (3)預防過熱器管爆破主要措施有

  ①保證合格的爐水品質,提高汽水分離器的效率。

 、诩皶r調節鍋筒水位,防止和減少蒸汽的帶水量。

 、郾WC正常的燃燒工況,盡可能減少熱偏差。

 、苠仩t升火、運行、停爐時嚴格執行規程,操作準確無誤。

  5.3.5煙道二次燃燒預防措施

  提高油噴嘴的霧化質量,加強燃氣或油霧與空氣混合。

  合理配風,調整好燃燒工況,盡量減少不完全燃燒產物進入煙道并防止在受熱面上的沉積。

  若發現對流受熱面上的積灰加劇時,要及時進行吹灰,特別是停爐前要徹底除灰。

  鍋爐運行時空氣過量系數不宜過高,停爐后應嚴密關閉各門孔的煙、風道擋板,防止空氣漏入。

  停爐后要加強尾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在尾部安裝的滅火裝置應有足夠的消防能力。

  5.3.6鍋爐缺水、滿水預防措施

  加強運行人員責任心和業務素質,嚴密監視和檢查水位計的變化情況,發現水位異常情況時應做出正確判斷并及時處理。

  鍋爐檢修時,應確保給水裝置及各種監視儀表的性能。

  運行中,要經常沖洗水位計。

  5.3.7燃氣鍋爐的回火、脫火預防措施

  控制燃氣的壓力保持在規定的數值內。

  為了防止回火可能產生的事故,在燃氣管道上應裝有回火器。

  6應急響應

  6.1事故發生后的內部報告程序

  6.1.1明確事故發生后內部報告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內容和時限。

  6.1.2事故發生后,當班作業人員應在第一時間通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現場處置,同時迅速向應急值班室和本企業最高負責人報告。

  6.1.3報告的內容

  事故發生地點。

  事故設備型號、部位。

  事故類型(如爆炸、火災等)。

  有無人員傷亡情況。

  周圍環境情況(如有無易燃易爆危險品、建筑物性質、交通、人流等)。

  影響范圍。

  報告人姓名。

  6.2事故確認、分析和應急啟動程序

  事故確認的內容包括事故地點、影響范圍、事故類型等技術要求;分析程序的內容包括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趨勢;建立的應急啟動程序,要明確應急啟動的條件并規定進入應急啟動程序時的責任人和崗位,即明確什么崗位、誰、在什么條件或情況下采取什么方式、按照什么路徑實現啟動。

  6.3事故外部報告程序

  事故確認后,在自身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相應應急指揮中心等有關部門報告。

  6.4事故監控措施

  監控措施應當采用人員監控、設備監控等有效措施進行,對監控情況應當及時進行分析。對事故征兆明顯或已發生事故時,應在采取有效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行監控。包括監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擴大危險趨勢。

  6.5人員疏散與安置原則、措施及啟動條件

  可按照企業所在地政府和企業總體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編制。特別要注意結合設備實際位置,設立合理的疏散逃生路線,編入預案。

  6.6事故現場的警戒要求

  包括救援現場的警戒區域,設置事故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程序,救援隊伍、物資供應、人員疏散以及警戒開始和撤消步驟。

  6.7應急救援中的醫療、衛生服務措施和程序

  可按照企業所在地政府和企業總體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編制。

  6.8保護應急救援人員安全的準備和規定

  6.8.1人員進入和離開現場的程序。

  6.8.2根據事故性質,確保選配和使用正確、合理的個人防護設備。

  6.8.3應急救援人員在各種情況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當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搶修進度發生沖突時,首先要保證人身安全。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有關安全工作規程的相關規定做好安全措施。發電企業應按要求在生產現場配置應急設備,參加應急人員要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相關安監人員要做好安全監督工作,以確保應急人員的安全。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鍋爐承壓部件發生爆漏(泄漏)時,在系統隔離、消壓前嚴禁采用拆保溫的方式進行爆漏點檢查、確認。

 。2)嚴禁帶壓對承壓部件進行焊接、捻縫、緊螺絲等工作。

 。3)如需要進入爐膛、尾部煙道等設備內部進行搶修,工作負責人必須檢查確認內部溫度、無熾熱的積灰等,安全后方可進入。

  (4)應急搶修中高處作業,必須按規定搭設腳手架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6.9處理公共關系和求助程序

  6.9.1應急過程中對媒體和公眾的發布程序和原則。

  6.9.2請求有關部門或救援隊伍幫助程序。

  6.10現場恢復

  6.10.1撤離救援和宣布應急結束程序

  6.10.2重新進入和人群返回程序

  6.10.3現場清理和設施基本恢復要求

  6.10.4對受影響區域的連續檢測要求

  7應急技術和現場處置措施

  7.1應急作業技術內容

  7.1.1使用判斷事故災害擴展的趨勢所必需的檢測技術和裝備。

  7.1.2使用實施控制事故發展所必需的裝備、資源。

  必要的防毒器材、堵漏器材、滅火器材、應急設備或工具等應急物資應當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該位置應當有明顯標志。平時應當有專人進行維護。

  7.1.3應急人員采用的具體應急技術(如承壓設備封堵爆口、危險區域隔離等)。重點突出什么人、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時機、干什么、用什么裝備或手段、如何干。

  7.1.4應急技術采用后的效果判定。如事態發展控制不利,如何報告,如何請求增援和支持,如何請求啟動上級應急方案。

  7.2常見事故處理措施

  7.2.1鍋爐爆炸事故處理措施

  按照預案的要求報告,啟動應急預案,疏散周圍人員。一般鍋爐爆炸后果嚴重,常伴隨建筑物倒塌等,應在保證應急搶險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組織搶救遇險人員,注意切斷鍋爐的油氣供應,斷水、斷電,關閉各系統閥門,相關承壓的設備注意減壓,防止因鍋爐停運造成的系統(工藝)性的次生災害。

  7.2.2火災事故處理措施

  切斷鍋爐的油氣供應,并按照消防安全的要求處理。

  7.2.3爐膛爆炸事故處理措施

 。1)立即切斷燃料供應,關閉引風機及送風機和因爆震開啟的人孔門、看火孔等,嚴密關閉煙道、風道擋板。然后,仔細檢查各項設備,并修復好防爆門。

 。2)如果爆炸嚴重,使爐墻倒塌,橫梁變形,管子彎曲,鍋筒移位等,必須立即緊急停爐檢修。

  7.2.4受熱面管事故處理措施

  確定爆管事故發生后,應緊急停爐,盡快停止燃料供應,減少鍋爐過熱程度,引風機必須繼續運行,待排盡爐煙和蒸汽后方可停止,以降低爐膛溫度。如有數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故障鍋爐與蒸汽母管隔斷。具備條件后,進行檢修。

  7.2.5煙道二次燃燒事故處理措施

  發生煙道二次燃燒后,應立即切斷燃料和空氣的供應,嚴禁啟動引風機通風。

  必須嚴密關閉煙風系統各處的擋板和爐膛、煙道各孔、門,防止空氣漏入。

 。3)省煤器須通水冷卻,或開啟省煤器再循環門,以保護省煤器。

 。4)同時投入蒸汽滅裝置,燃油鍋爐也可利用噴油嘴的沖洗蒸汽進行滅火。

  (5)當排煙溫度接近噴入的蒸汽溫度,并已穩定1小時以上,才可打開檢查門檢查。

  (6)確認二次燃燒已完全撲滅后,啟動引風機抽出煙道中的煙氣和蒸汽,通風后方可重新點火。

 。7)如果鍋爐運行中發現有煙道二次燃燒現象,經調整后仍無效,當排煙溫度超過250℃時,應立即停爐,以防止引風機損壞,造成更大損失。

  7.2.6鍋爐缺水事故處理措施

  先校對各水位表所指示的水位,正確判斷是否缺水。在無法確定缺水還是滿水時,可開啟水位表放水旋塞,若無鍋水流出,表明是缺水事故,否則便是滿水事故。

  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叫水”;先開啟水位表放水旋塞,再關閉汽連接管旋塞,然后緩慢關閉放水旋塞,觀察水位表內是否有水位出現。此時,水位表的上部沒有壓力,只要水位不低于水連管孔,借助鍋筒內的汽壓就能將水位表內的水位升高,以至能夠看到,表面是輕微缺水。如果經過“叫水”水位表內仍無水位出現,表明是嚴重缺水。必須注意,“叫水法”不適用于水位表的水連管孔口低于最高火界的臥式鍋爐,因為即使“叫”出了水,鍋爐內的實際水位仍在最高火界以下,這是非常危險的。

  鍋爐輕微缺水時,應減少燃料和送風,減弱燃燒,并且緩慢地向鍋爐進水,同時要迅速查明缺水的原因,例如,給水管、爐管、省煤器管是否漏水或閥門是否開錯等。待水位逐漸恢復到最低安全水位線以上后,再增加燃料和送風,恢復正常燃燒。鍋爐嚴重缺水,以及一時無法區分是否缺水時必須緊急停爐。

  7.2.7鍋爐滿水事故處理措施

 。1)首先對照各水位表計的指示值,并沖洗鍋筒水位計,確定表計指示值的準確性。當看不見水位時應開啟水位表放水旋塞,若有鍋水流出,表明是滿水事故,否則便是缺水事故。當確認鍋爐發生滿水時,可將給水調節由自動改為手動操作,同時關小給水調節閥,減少給水量,必要時關閉給水閥。若手動給水調節仍無效時,可能是調節閥失靈,此時可暫時用給水切斷閥進行調節,也可切換到備用給水管道向鍋爐供水。

  (2)如果是輕微滿水,還應采取一些其他措施。開啟鍋爐的下部排污閥門或事故排水閥門;降低鍋爐負荷并打開過熱器及蒸汽管道的疏水閥;根據過熱器蒸汽溫度的下降情況,關小減溫器的冷卻水閥門或者停止減溫器的運行。待水位恢復正常后,關閉各疏水閥門,逐步開大給水調節閥,恢復正常運行。

 。3)如果是嚴重滿水,則應立即熄火,緊急停爐。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鍋爐受熱面。

  7.2.8燃氣鍋爐的回火、脫火事故處理措施

  首先應檢查燃氣壓力是否正常。若壓力過低,應對整個燃氣管道進行檢查。若鍋爐房總供氣管道壓力降低,先檢查調壓站的進氣壓力,進氣壓力降低時應聯系供氣站提高供氣壓力;若進氣壓力正常,則應檢查調壓閥是否有故障并及時排除,同時可切換投入備用調壓閥并開啟旁通閥;

  若采。1)中措施仍無效,則應檢查整個燃氣管道中是否有泄漏,應關閉的閥門(如排空閥)是否未關等情況,并設法消除和糾正。若僅爐前燃氣管道壓力降低,則應檢查該段管道上的各閥門是否正常,開度是否合適,是否出現泄漏現象。

  當燃氣壓力無法恢復到正常值時,應減少投運的燃燒器數目,降負荷運行,直至停止鍋爐運行。

  若燃氣壓力過高,應分段檢查整個燃氣管道上的各調節閥門是否正常,其次檢查各燃燒器的風門開度是否合適,檢查風道上的總風壓和各燃燒器前風壓是否偏高等,并作出相應的調整。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措施

  8.1.1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人員的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

  8.1.2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

  8.1.3保障報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證信息渠道24小時暢通。

  8.2救援裝備和物資保障

  8.2.1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與物資列表。要求明確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

  8.2.2設備、物資(經費)支持工作程序。

  8.3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本企業各專業應急隊伍及負責人的通信聯絡方式,要求附人員聯絡表。

  8.4經費保障

  在編制預案時應當明確應急所需專項經費來源,規定使用范圍和管理監督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及時到位。

  8.5培訓和演練

  8.5.1應急救援培訓

  企業應當制定應急培訓計劃及落實的措施。

  提出重點崗位,對重點崗位操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的培訓。

  提出對所轄范圍的應急隊伍與應急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實施培訓。

  (4)全員培訓,提高應急意識、自我保護和參與救援的措施與能力。

  8.5.2演習(演練)

 。1)應急預案演練的計劃、組織實施要求。

 。2)檢驗應急行動與預案的符合性,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缺陷的評估。

  (3)根據演練后實際對預案進行改進的要求。

  8.6其他保障

  建立應急搶險專家庫,包括化工設備、危化品和鍋爐等相關行業的專家信息。

  主要指需要請求援助的外部機構和組織的名單和聯絡方式。

  根據本單位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9預案編制、管理和更新

  9.1預案編制一般步驟

  9.1.1編制準備

 。1)成立編制小組,其組長應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

 。2)制定編制計劃。

  (3)收集資料,主要是本單位基本情況和特種設備基本狀況。

 。4)安全狀況分析和重大危險源分析。

  (5)資源和自身救援能力分析。

  9.1.2編制預案

  9.1.3審定和演練

  9.1.4改進措施

  9.2預案編制的格式要求

  9.2.1格式

  (1)封面。包括標題、單位名稱、預案編號、實施日期,編制、審核、簽發人(簽字)、公章。

  (2)目錄。

  (3)總則(引言、概況、目的、原則、依據)。

 。4)預案內容。

 。5)附件。

  (6)附加說明。

  9.2.2基本要求

  (1)使用A4紙打印文本。

  (2)正文采用仿宋四號字,標題采用宋體三號字。

  9.3應急預案的制訂與發布

  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預案編寫、修改、驗證。預案編制后組織或邀請專家進行審定,并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發布、實施。

  9.4預案的演練和更新

  9.4.1預案在發布后應組織預案所涉人員學習貫徹、演習演練。

  9.4.2演習演練至少一年一次,根據演練的情況,對預案進行更新。

  9.4.3根據人員變動、設備參數改變、演習演練驗證結果、新經驗新教訓,以及法律法規、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求的改變等實際情況,對預案進行更新和修訂。

  9.5預案上報

  預案發布或更新后報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備案。

  9.6監督檢查

  依據《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對本預案的制定、完善、演練進行監督檢查。

  10事故調查

  10.1事故現場的保護

  (1)強調除因搶救傷員和控制事態發展外,在事故調查尚未進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破壞和改變現場。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及相關單位和人員應當保護好事故現場。確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2)工業燃油燃氣鍋爐事故發生后,相關人員應收集相關的證據并保全。

  10.2事故調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0.2.1成立事故調查組,確定調查組成員組成。

  10.2.2了解事故概況。聽取事故情況介紹,初步勘察事故現場,查閱并封存有關檔案資料。

  10.2.3確定事故調查內容。

  10.2.4組織實施技術調查。必要時進行檢驗、試驗或者鑒定,注明檢驗、試驗、鑒定的機構。

  10.2.5確定事故發生原因及責任。

  10.2.6對責任者提出處理建議。

  10.2.7提出預防類似事故的措施建議。

  10.2.8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并歸檔。

  10.3情況調查

  向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詢問關于事故發生前后及事故過程的情況,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10.3.1有關人員基本情況

  10.3.2設備運行情況

  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有超溫、超壓、超載、超速、變形、泄(滲)漏、異常響聲、安全附件及保護裝置失效等異常情況。

  10.3.3運行管理及作業人員的操作情況

  10.3.4現場應急措施及應急救援情況

  10.3.5其他情況

  10.4資料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應當主動提供事故發生前后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下同)、檢驗、使用等檔案資料、運行記錄和相關會議記錄(包括工作日記)。調查組重點查閱以下資料。

  10.4.1工業燃油燃氣鍋爐的生產檔案資料

  工業燃油燃氣鍋爐結構、強度、材料的選用情況;工業燃油燃氣鍋爐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質量情況;型式試驗、安裝、改造、維修質量情況,并對工業燃油燃氣鍋爐損壞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10.4.2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定期檢驗情況及存在問題整改情況。

  10.4.3安全責任制、相關制度落實情況

  安全責任制、相關管理制度、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的制訂和執行情況;特種設備使用登記、作業人員持證情況;運行中違章作業、違章指揮或者誤操作情況,運行相關記錄情況,運行的參數波動等異常情況。

  10.4.4使用單位對存在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

  10.5現場調查

  事故現場的調查應當收集較完整的原始客觀證據,數據要準確,資料要真實。

  10.5.1事故現場檢查的一般要求

  仔細勘察記錄各種現象,并進行必要的技術測量。記錄特種設備的承壓、承重部件、事故發生部位及周圍設施損壞情況,要注意檢查安全附件及安全保護裝置等情況。

  10.5.2人員傷亡情況的調查

  包括:事故造成的死亡、受傷(重傷、輕傷可按GB644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界定)人數及所處位置、傷亡人員性別、年齡、職業、職務、從事本職工作的年限、持證情況等。

  10.5.3事故現場破壞情況的調查

  主要包括設備損壞的狀況,設備損壞導致的現場破壞情況與波及范圍,拍攝現場照片,繪制現場簡圖,記錄環境狀態。如屬爆炸事故,應當尋找爆炸源,收集設備爆炸碎片及其殘余介質。

  10.5.4設備本體及部件損壞情況的調查

  主要包括:部位、形狀、尺寸。

 。1)注意保護好嚴重損傷部位(特別注意保護斷口、爆破口),仔細檢查斷裂或者失效部位內外表面情況,檢查有無腐蝕減薄、材料原始缺陷等。

  (2)應當測量斷裂或者失效部件的位置、方向、尺寸,繪出設備損壞位置簡圖。

 。3)收集損壞碎片,測量碎片飛出的距離,稱量飛出碎片的重量,繪制碎片形狀圖。

  (4)對無碎片的設備,應當測量開裂位置、方向、尺寸。

  10.5.5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附屬設備(施)損壞情況的調查

 。1)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安全閥、壓力表、液(水)位計、測溫儀表、減壓閥、爆破片裝置、安全聯鎖裝置、緊急切斷裝置等。

 。2)安全保護裝置。主要包括:高低水位報警裝置、超溫超壓報警或者保護裝置、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爐膛熄火保護裝置等。

 。3)事故涉及的特種設備的附屬設備(施)。

  10.5.6事故發生過程中采取應急措施與應急救援情況

  10.5.7需要調查的其他情況

  11附則

  11.1有關術語和定義

  編制應急預案時,涉及到的專用或專有名詞術語應當進行定義。

  11.2預案的實施和生效時間

  11.3制定與解釋

  明確本應急預案負責制定與解釋的部門。

  12附件

  12.1相關的圖表

 。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相關人員崗位組織圖。

 。2)特種設備登記列表和分布圖。

 。3)重大事故災害影響范圍預測圖。

 。4)應急機構、隊伍、人員通信聯絡表。

 。5)應急裝備、設備、物資表。

  (6)疏散線路圖和安置場所分布圖。

  12.2外部機構通信聯絡表

 。1)政府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急主管部門和相應的應急中心及聯絡方式。

 。2)醫院、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門及聯絡方式。

 。3)應急物資供應企業名錄及聯絡方式。

  (4)經協議可求助的救援單位及聯絡方式。

  12.3重點設備事故救援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林口县| 罗山县| 金乡县| 堆龙德庆县| 蓝山县| 娱乐| 平度市| 托克托县| 平原县| 南阳市| 德保县| 遂溪县| 璧山县| 峨眉山市| 安西县| 东丰县| 临江市| 贵南县| 临洮县| 凌云县| 临湘市| 青州市| 汤原县| 阜康市| 合江县| 广昌县| 河间市| 麦盖提县| 昂仁县| 阳谷县| 抚宁县| 昭觉县| 山东省| 南充市| 武夷山市| 海安县| 涿州市| 祥云县| 仪征市|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