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本著對職工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采取一切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和監控手段,千方百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確保一旦發生事故,有效地將事故的影響、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結合本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1、 應急救援領導組:
救援總指揮: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
2、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經理室
電話:
3、應急響應分工
(1)主管安全負責人:協助總指揮下達總體方案的實施,負責指揮人員的疏散和救護傷員,并及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
(2)主管技術總工:協助總指揮下達總體方案的實施,負責撲滅組、搶救組進行現場救護傷員、搶救物資、現場撲救。
(3)主管物資材料負責人:負責生產安全應急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負責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事故處理記錄。
(4):辦公室負責辦公區域環境保護、衛生防疫、中暑應急事件的報告、調查和處理,負責聯絡相關醫院及處理記錄。
(5)后勤負責人:負責交通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負責協調現場救援,并建立應急事故記錄。
(6)項目安全部:負責安全知識的培訓、應急演練,負責落實應急設備、設施配備和使用。
(7)報警組: 負責上下內外聯絡,撥打119、120。
(8)接車組 :負責到指定路口迎車,帶領救援車輛趕赴事故現場。
(9)搶救組: :負責搶救受傷人員及物資,確保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1、凡接到到事故施工隊的報告要以最快的速度,組織應急救援小組全體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做到臨危不懼,正確指揮,有條不紊的處理和控制事故。
2、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當地主管部門進行事故報告。
3、迅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記明數據和繪制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源。
4、接待并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并籍慰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
5、組織、調查事故人員的救治和事故現場的整頓和整改。
6、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7、組織成員每季度學習滅火演習、搶救、救護、疏散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熟悉掌握危險源辨識和評價,確定哪些是重大危險源以及危險源的類型、特點、危害程度、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預防措施等。
8、了解危險品的存放、保管、使用、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9、根據各施工隊施工進展情況,做好全過程的安全監控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演練、改進,并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比。
10、督促、指導各施工隊應急救援組織、器材、設備的到位及演練工作。
四、人員分工及職責
1、組長:項目部經理擔任,負責組織指揮本單位的應急救援。
2、副組長:由項目部工程部及安全部負責人擔任,負責協助組長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領導組成員及響應組成員:在項目部應急救援組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工作。
4、項目部安全部:事故隱患和緊急情況處理、日常安全監督管理,一旦發生事故,組織人員將傷員送就近醫院搶救。
5、項目部辦公室:負責消防、治安、交通等緊急事件的處理。
6、項目部物資部:負責危險品儲存、保管、使用的日常安全管理,檢查、維護應急救援的器材、設備等。
7、項目部工程部:負責協調應急救援人員疏散、保護事發現場工作。
8、項目部財務部: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以及資金的保障工作。
五、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紀律和獎懲規定
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
2、 應當樹立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第一的思想。
3、 在救援組織機構內,當正職休假、開會、外出等情況時,副職必須承擔起正職應當承擔的責任。
4、 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應當勇敢、科學、冷靜(而不能盲目、蠻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質或有其它潛在危險時,必須有防范措施或請專業隊伍進行搶險工作。
5、 在搶險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
6、 對于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無故不到位或遲到及臨陣逃脫者,將給予批評、處罰或給予行政處罰。
7、 在搶險救災過程中,不服從命令的,將給予批評或處罰。
8、 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將給予表揚或獎勵。
9、 在搶險救災中,受到傷害的,按照工傷待遇處理。
10、 事故處理完畢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情況,受表揚、獎勵、批評、處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相關部門,并在本企業存檔備案。
11、六、應急預案小組網絡圖(見附表)
上一篇:隧道坍塌、冒頂片幫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