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武漢通信電纜檢修出意外4人沼氣中毒3人遇難
楚天都市報2010年5月30日訊(記者陳希李力力 張皓 通訊員田景超 桂小桃 李長洋 鄭偉)昨日下午,光谷一工地現悲壯一幕:一人下井檢修通信電纜遇險,3名工友接力下井施救,均被井下沼氣熏倒。消防官兵聞訊趕到將4人救出,但3名救人者已不幸身亡。
下午5時30分,位于武漢關山大道與關南路交會處光谷坐標城內的建筑工住宿區(qū),11名維修人員在此檢修聯(lián)通公司通信電纜。他們打開一個管道井蓋,該井深約5米,里面全是污水淤泥,23歲的張永生先行順著竹梯進入井內,不到3分鐘,井內發(fā)出微弱的聲音:“我不行了……”大伙朝井內一看,小張趴在梯子上奄奄一息。“我下去救他!”維修隊隊長45歲的朱巨文第一個沿著竹梯進入井內,下到一半時,他準備用手拉張永生,但張永生一點力氣沒有,朱巨文只好下到井底,用雙手向上推舉,孰料自己也沒力氣了。
44歲的朱亞平見狀也下井施救,他站在竹梯上用力拉小張,結果也倒在窨井內。地面上的段國忠見狀按捺不住,也匆匆下井,想助一臂之力,也被熏暈在井內。
井上工友急忙撥打119報警。在等待消防官兵時,他們還借來電扇朝窨井內猛吹風。
下午6時7分,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調集高新、關山消防中隊5輛消防車和25名官兵趕往現場救援。
5分鐘后,消防官兵到達事發(fā)現場,立即采取救援措施,首先用安全繩將兩具空氣呼吸氣瓶吊下,給井下被困人員供氧。同時架起消防救援三腳架,選派救援經驗豐富、體能充沛的戰(zhàn)斗員李建下井救人。
很快,李建在井下發(fā)現只有張永生一人半蹲著,其他三人都倒在污水中。李建立即將消防安全帶系在張永生身上,然后將安全帶連上三腳架的掛鉤,地面上的消防員隨即搖動手柄,張永生第一個被成功救到地面。至下午6時40分,井下最后一名被困者也被救出。
4人隨后立即被送往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救治。記者昨晚從醫(yī)院了解到,除張永生獲救外,其他3名施救工友均因沼氣中毒窒息死亡。
1. 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yè)控制措施
①. 檢測發(fā)現有害氣體超標,人井應設置有害氣體警示標識,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
②. 進入超標有害氣體人井內作業(yè)前,應進行有害氣體危害因素識別和評價。
③. 制定和實施有害氣體中毒的危害防護控制計劃、進入許可程序和安全作業(yè)操作規(guī)程。
④. 進入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yè)前,應采取凈化、通風等措施,對人井內空間充分清洗。提供符合要求的監(jiān)測、通風、通信、個人防護用品設備、照明、安全進出設施以及應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設備,并保證所有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勞動者能夠正確使用。
⑤. 在進入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yè)期間,至少要安排1名監(jiān)護者在人井外持續(xù)進行監(jiān)護。
⑥. 指定專人按要求培訓作業(yè)者、監(jiān)護者和作業(yè)負責人。
⑦. 制定和實施許可進入程序、應急救援程序與呼叫程序,配備符合要求的通風設備、個人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設備,防止非授權人員進行急救。
⑧. 當按照有害氣體中毒的危害防護措施不能有效保護勞動者時,應對進入有害氣體超標的人井內作業(yè)進行重新評估,并且要修訂控制計劃。
2. 窒息性氣體中毒事故應急救援
①. 救援機構應具備有效實施救援服務的裝備;具有將作業(yè)者從特定密閉空間或已知窒息性氣體危害的密閉空間中解救出來的能力。
②. 救援人員應經過專業(yè)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基本的窒息性氣體中毒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每個救援機構至少確保有1名人員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技能。還要接受作為密閉空間作業(yè)者窒息性氣體中毒所要求的培訓。
③. 救援人員應具有在規(guī)定時間內在密閉空間窒息性氣體危害已被識別的情況下,對受害者實施救援的能力。
④. 救援吊救設施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條件:每個作業(yè)者均應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繩索應從頭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證明從身體側面也能將工作人員移出密閉空間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況下,可使用腕套,但須確認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選擇。在密閉空間外使用吊救系統(tǒng)救援時,應將吊救系統(tǒng)的另一端系在機械設施或固定點上,保證救援者能及時進行救援。
⑤. 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立即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暢。
⑥. 呼吸抑制時給予呼吸興奮劑,心跳及呼吸停止者,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術,直至送達醫(yī)院。
⑦. 凡硫化氫、一氧化碳、氰化氫等有毒氣體中毒者,切忌對其口對口人工呼吸(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氣體除外),以防施救者中毒;宜采用胸廓按壓式人工呼吸。
下一篇: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