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煤礦安全評價工作的現狀,安全評價工作目前仍需大量的手工輸入和簡單的計算機操作的現狀,提出了可實現自動生成安全評價報告和安全評價報表的軟件設計方案。
關鍵詞:安全評價;軟件系統;安全現狀評價
隨著對煤礦企業安全狀況的監管力度加大,安全評價的市場正在形成,安全評價作為煤礦安全工作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評價質量對安全評價市場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至關重要。由于安全評價工作的主觀性和采用手工評價,不但隨意性很強而且工作量很大,對于安全評價工作的季節性,形成了忙時連軸轉閑時無事可作的狀況。我國的安全評價工作起步較晚,對計算機的應用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Word Excel 和AutoCAD 上。在安全評價工作中,需要手工完成一系列的計算和報告的編寫工作,沒有實現安全評價計算和編寫的自動化。在目前的手工計算和編寫工作中,數據的輸入和參數的選取有很大的隨意性,而且不利于安全評價審批部門的審查和管理。安全評價報告包括評價報告的封面、摘要、目錄、正文、附錄等,報告書有的章節不全、報告編寫的格式內容不規范,降低了同級安全評價機構評價質量的可比性,更談不上安全評價工作的標準化,基本為手工輸入。也就是說現有的安全評價工作隨意性強,很不正規,效率低,根本無法再次審查。這種狀況不利于安全評價市場的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自動生成安全評價報告和安全評價報表的設想,并采用可視化可移植性好功能強大的visual c + +語言來編寫軟件。以提高安全評價工作的客觀性,減少人為的弄虛作假,同時提高了評價效率,降低安全評價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1 評價系統的評價原則
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現狀進行評價是對一個復雜系統的評價,其涉及的內容較多,安全的因素也較廣泛。安全現狀評價具有多層次、多指標的特點,它從一個企業整體的角度考核企業的安全技術能力及安全水平,同時,也能對企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不足起到安全預警的作用,達到提前改善的目的。從這一目的出發,安全評價研究的關鍵問題就轉向系統的建立和各子系統相互關系的確立、評價指標值和權系數的確定以及合成關系的處理。其中,評價系統的建立及子系統相互關系的確定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步驟,它的確立對安全評價來講,起到方向性的作用,也直接關系到安全評價的質量。
1. 1 科學性原則
礦井事故的發生及其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狀態危險性具有絕對的確實性,這就要求對其評價的系統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評價系統必須通過客觀規律理論知識分析獲得,形成知識與經驗的互補。科學性必須保證評價系統的概念和外延的明確性,對一些模糊性的地方,即使無法做到其外延明確,也必須保證其概念明確。
1. 2 系統性與全面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目的性。安全評價系統的目的是對礦井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評價,圍繞這個目的就必須建立反應安全評價系統的特征的指標,然后進行優化和控制。
(2) 整體性。各個評價子系統必須服從安全評價整體目標和功能,安全評價系統的結構才能反應整體性。
(3) 層次結構性。安全評價系統應形成一個有序的層次結構才能更好的反應系統安全評價的功能。
(4) 相關性。要對評價系統內部的指標屬性進行相關性分析,要使評價指標的相互關系明了、準確。
(5) 實用性。企業自身生產特點的特殊性,要根據企業的特點確定不同級別的評價系統。
(6) 全面性。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現狀評價是一種全面性的多因素的綜合評價,為此評價因素的選取要全面。
1. 3 系統劃分與合成原則
直接對整個礦井進行安全評價是困難的,必須根據其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子系統進行評價。在子系統獲得評價結果后,采用某種合成方法進行合成,得出評價值。
1. 4 可量化原則
為了便于比較,評價因素應當量化。在采用廣義多指標評價時,必須采用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只采用煤礦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顯然是不全面的,煤礦安全既包括煤礦安全技術又包括煤礦安全管理,即具有技術和管理的雙重性,評價對象比較雜,其中有些因素(尤其是管理因素) 難以量化。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會是質變和量變的統一,事物的質是要通過一定的量表現出來的。因此,評價因素應盡可能量化,安全評價實現定性分析是基礎,定量分析目標。只有量化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
1. 5 穩定性原則
建立評價因素體系時,選取的因素必須變化比較有規律性的。
1. 6 可考核性原則
安全評價的目的是要對近一個評價周期內的安全工作進行考核、評價。因此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還應符合可考核性原則。
1. 7 可行性原則
建立的評價因素體系應該能方便數據資料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評價程序與工作盡量簡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瑣復雜。
2 系統功能設計與系統開發
2. 1 系統設計中問題分析
(1) 安全評價工作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高技術性工作,科學性和客觀性是前提條件。在安全評價的資料收集過程中存在資料收集不全的問題,即使資料齊全但是數據的可靠性也是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是沒有意義的。
(2) 在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上東北大學陳寶智教授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兩類危險源理論,即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西安科技大學田水承教授在兩類危險源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第三類危險源,第三類危險源是由于人的安全管理決策、組織失誤(組織程序、組織文化、規則) 、不安全行為、失誤等造成系統失衡的危險源。結合前面的兩類危險源來看,第三類危險源是潛在于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背后的神秘殺手,不易辨識,第三類危險源出現為危險源辨識戴上新的辨識眼鏡。我國在危險源辨識理論的起步較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不能滿足現實安全評價工作的需要。本人提出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應利用專家系統知識庫來驗證辨識理論和辨識方法的科學性,來實現安全評價工作的智能化分析處理。
(3) 安全評價工作中的定量評價如生產能力核定,在數據準確可靠的前提條件下,是完全可以實現核定的計算機化,但是目前國內還有此類軟件,仍需要人員的手工輸入。許多可重復使用的礦山安全裝備可以制作成數據庫,方便安全評價人員編制表格和報告。
總之,目前的安全評價工作只是簡單的計算操作和大量的重復性勞動,工作效率很低,經過對安全工作的深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安全現狀評價系統軟件是可行的,筆者提出了基于煤礦的智能安全現狀評價系統。
2. 2 建立安全現狀評價系統
(1) 評價系統特點: ①建立礦山設備數據庫、安全評價模版庫、安全評價方法知識庫; ②可制定模版庫和修改模版庫; ③對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更容易。
(2) 本安全評價系統很好的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①礦山設備庫的建立減少了安全評價人員數據查詢的時間,方便快捷。②安全評價模版庫的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安全評價報告的編制,提高了安全評價人員的評價效率。③對于定量計算部分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科學性和客觀性得到有效保證,而且方便安全評價報告的再次審查。
2. 3 安全現狀評價系統設計的框架設計,安全現狀評價系統的系統結。該安全評價系統分為6 個模塊,各個模塊及其功能如下:
(1) 設備庫模塊:建立煤礦生產設備的數據庫,詳細記錄各種設備的參數,以備安全評價人員查找,數據庫要具備修改更新能力,向生產能力核定系統提供設備參數信息。設備庫包括礦山安全設備大全,通過選取可以自動生成表格,并將表格傳輸給安全評價模版庫的指定的模版。
(2) 模版庫: 模版庫是安全評價報告和報表的框架,并且內部關聯,負責安全評價報表和報告的雛形的形成。接受設備庫、知識庫、方法庫參數庫傳遞的數據。收集實際評價項目的報表和報告,并依據評價方法的基本表格,建立各評價方法的評價報表模版和評價報告模版,以備生成統一格式的安全評價報表和報告。
(3) 知識庫:負責各評價方法的選取依據,通過安全評價指南和收集專家意見分類,把各安全評價方法對應的選取依據存入專家知識庫,以備方法庫調用。
(4) 方法庫: 收集所評價對象的各種安全評價因素,確定評價方法,將評價方法確定的依據輸出,使安全評價方法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
(5) 參數庫:負責維護評價過程中所用到的各種指標,以備評價報告和評價報表生成時實用。
(6) 報告報表:負責安全評價原始數據的錄入和中間評價過程管理,最終生成安全評價報告。
2. 4 系統開發
本安全評價系統開發主體采用visual c + + 語言,VC語言是可視化的c + + 語言,是微軟開發的編程語言兼容性好,同屬于Windows 平臺的Word 和Excel有很好的接口。采用的輔助工具是ACCESS 數據庫開發工具。作為單個的開發人員不可能在很短的一年時間內開發上述程序,所以本人選擇了安全現狀評價系統的部分功能開發。開發中的問題是面對眾多的問題如何從簡單的地方入手,有重點的實現軟件開發;安全評價方法的選取和比較,如何把定性的部分實現定量評價,用VC 語言實現上述功能;數據庫開發中面對如此多的礦山設備如何分類編碼。系統的開發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首先是設備庫的模塊,相對于后續的開發,這一部分比較容易實現簡單的功能,開發出設備庫模塊。
(2) 開發模版庫,模版庫是安全評價系統的平臺,是基于word 文檔的應用程序,大部分的功能是安全評價基本格式。
(3) 開發知識庫和方法庫,這是實現安全評價系統智能化的關鍵,關鍵的地方是實現安全評價方法的選取,如何更好的利用專家的經驗。
(4) 參數庫的開發,確定參數庫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參數庫開發的關鍵,針對不同的礦山如何實現參數庫的更新維護工作。
3 應用實例
本應用程序對能安公司已完成的評價報告利用軟件進行了再評價,評價的實例鄂克托前旗的吉祥煤礦和千里溝萬盛煤礦,評價結論同手工評價基本符合,達到了論文研究的目的,建立評價系統的構想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可行的。
4 結論
本安全評價軟件,雖然功能上仍有許多不足須進一步完善,但是也部分解決了目前安全評價工作中的現實問題,對安全評價工作的自動化做了必要的探索,希望能給以后的研究者以幫助。
上一篇:地下金屬礦山安全評價體系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