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等大城市進入了汽車消費時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汽車消費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視。尤其是前一階段,新聞媒體大量報道了起訴某汽車苯中毒事件,引起了社會較大反響和廣泛關注。為了對汽車駕駛艙內部的有害氣體問題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室內環境檢測中心對100余輛機動車采用隨意取樣方法進行了樣品采集,使用相關的標準分析方法進行了測試。
1. 有害氣體成分分析
1.1 方法
1.1.1 采樣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次研究采用隨意取樣方法確定樣品采集對象。根據進行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物品和設備的特點,確定采集靜態機動車駕駛艙內部有機揮發性氣體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以確定靜態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主要的危害物質。
本次研究確定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共6種物質。由于駕駛艙內部空間小,設置1個采樣點,使用雙氣路氣體采樣器同時采集上述6種物質。甲醛采用經純化過的蒸餾水富集后進行分析,其他物質采用高分子微球富集后進行分析。
1.1.2 測試
甲醛采用國家標準GB/T18204.26《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之一法“酚試劑分光光度法”進行測試;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采用“熱解吸—氣相色譜法”進行測試,以保留時間定性,以標準氣體定量。
1.2 結果
根據測試結果,靜態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甲醛濃度最高者為0.15mg/m3,最低者為0.01mg/m3,平均值為0.05 mg/m3;苯濃度最高者為1.13mg/m3,最低者為0.03mg/m3,平均值為0.09 mg/m3;甲苯濃度最高者為26.7mg/m3,最低者為0.04mg/m3,平均值為0.65 mg/m3;二甲苯濃度最高者為4.99mg/m3,最低者為0.01mg/m3,平均值為0.44 mg/m3;乙苯濃度最高者為1.30mg/m3,最低者為0.01mg/m3,平均值為0.12 mg/m3;苯乙烯濃度最高者為9.33mg/m3,最低者為0.01mg/m3,平均值為0.29mg/m3。
1.3 分析
通過測試結果發現,靜態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均存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鑒于國內外均無相應的空氣質量標準值或閾限值,本次研究參照國家標準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和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采用等標指數評價方法對測試結果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見表1)。本次研究只對各項有害物質的最高值和平均值進行評價。
等標指數評價方法即通過比較有害物質的實測濃度值與標準限值所得到的等標指數以評價有害物質,其計算公式如下:
Xi = Ci/S × 100
式中:Xi為等標指數;Ci為實測濃度值;Si為標準限值。
表1 等標指數評價結果
有害物質名稱 |
甲醛 |
奔 |
甲苯 |
二甲苯 |
乙苯 |
苯乙烯 | |
等級指數 (GB23-2001) |
最高值 |
30 |
19 |
53 |
10 |
1 |
19 |
平均值 |
10 |
2 |
1 |
1 |
1 |
1 | |
等級指數 (GB/T18883-2002) |
最高值 |
150 |
1027 |
13350 |
2495 |
- |
- |
平均值 |
50 |
82 |
325 |
220 |
- |
- |
注:(1)國家標準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規定的限值:
甲醛MAC0.5 mg/m3,苯PC-TWA6mg/m3,甲苯PC-TWA50mg/m3,二甲苯PC-TWA50mg/m3,乙苯PC-TWA100mg/m3,苯乙烯PC-TWA50mg/m3。
(2)國家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的限值:
甲醛0.1mg/m3,苯0.11mg/m3,甲苯0.2mg/m3,二甲苯0.2mg/m3,乙苯無,苯乙烯無。
通過表1可以發現,無論是參照國家標準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還是國家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甲苯的等標指數均遠大于其他物質,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甲苯是靜態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最具危害的物質。
2. 安全評價
2.1 甲苯的危害
甲苯是一種無色、透明、揮發性液體,主要通過呼吸道被人體吸收,通過皮膚也有少量的吸收。甲苯的急性毒性在一定程度上比苯更強。在濃度約為200-240ppm時,3至7小時后,它會引起眩暈、頭暈眼花、難以保持平衡并伴有頭痛。更高的濃度會導致麻醉昏迷。暴露于高濃度甲苯蒸氣中會產生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及麻醉感,協調能力減弱,精神混亂,頭痛,四肢無力,惡心、胸悶、疲倦、步態蹣跚,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長期接觸會使大腦和腎受到永久損害。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受到嚴重暴露,毒性可能會影響嬰兒而產生缺陷。甲苯對骨髓沒有影響。理論上,甲苯可能引起一種類似于Goodpasture綜合癥(自身免疫血管球性腎炎)的自身免疫疾病。
2.2 安全分析
根據測試結果,甲苯的實測濃度值低于閾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值和短期暴露限值),但是已遠遠超過長期暴露限值(如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值),說明長期暴露在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可能會形成損害,而短期暴露在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是安全的。通過分析甲苯的毒性與危害,長期暴露在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可能會使大腦和腎受到永久損害。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受到嚴重暴露,毒性可能會影響嬰兒而產生缺陷。
另外,通過分析甲苯的毒性與危害,可以發現暴露于高濃度甲苯蒸氣中會產生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及麻醉感,協調能力減弱,精神混亂,頭痛,四肢無力,惡心、胸悶、疲倦、步態蹣跚等中毒癥狀,而上述癥狀的出現對于機動車駕駛員來說是致命的,是嚴重的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遠超過甲苯毒性本身的危害。由于駕駛機動車需要精神集中、反應靈活,遇有緊急情況應迅速采取避險措施,因此,上述癥狀的出現可能會導致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嚴重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通過上述分析,本次研究認為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存在的甲苯的主要危害是能夠引發交通事故,是交通安全的隱患。如果長期暴露在機動車駕駛艙內部空氣中,能夠引發永久損害,特別是孕婦。
2.3 對策措施
鑒于測試結果和分析評價結果,本次研究認為解決該問題的對策措施應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1)源頭治理。機動車生產者通過清潔生產,降低機動車駕駛艙內部材料甲苯的釋放量,從根本上消除機動車本身造成的甲苯危害。
(2)開窗通風。駕駛員在駕駛時開啟車窗,使車外清潔空氣進入車內,降低車內空氣中甲苯的濃度。
3. 結論
本次研究通過對機動車駕駛艙內部有害氣體成分的分析測試,發現了其主要成分是甲苯。雖然該物質的濃度低于閾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值和短期暴露限值),但是其濃度已超過長期暴露限值(如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值),對駕駛者和乘員的身體可能產生危害。尤其是甲苯本身所具有的麻醉作用可能會對駕駛者產生嚴重的影響,以至影響行車安全,是交通安全的嚴重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