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為何形似豬嘴
2008-09-0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與英法聯軍為爭奪比利時伊伯爾地區展開激戰,雙方對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長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劑。他們在陣地前沿設置了5730個盛有氯液的鋼瓶,選擇穩定的朝向英法聯軍陣地的順風打開了瓶蓋,180噸氯氣被釋放出去,頓時,一片綠色煙霧墻騰起,并以每秒二至三米的速度向對方飄移,一直擴散到聯軍陣地縱深達25公里處,致使英法聯軍5000多人喪命。防線一帶的禽獸也大都中毒。可是人們發現,野豬卻在毒氣中幸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生物學家的極大興趣。通過反復調查和研究試驗,結果發現,豬在嗅到刺激性氣味時,喜歡用嘴巴拱地來躲避刺激,這樣土壤顆粒就過濾了毒氣,才使它在毒氣到來時得救。于是,英法聯軍便根據這一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其外形也是依照豬嘴的形狀制成的,內裝可以過濾毒氣的材料。后來雖經多次改進,但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仍然保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