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只手》說起……
2006-02-14
來源:本站原創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曾經看過一幅畫,畫面上沒有血淋淋的場景,也沒有觸目驚心的標識,畫面上是六只手。這六只手中只有一只是五指齊全,其余的五只都殘缺不齊,而這唯一的一只五指齊全的手卻是一只假肢。在畫的背后,是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現代工業大廠房。這是法國攝影師羅伯特.杜瓦諾在1973年拍攝的一幅作品,名為《六只手》。它意在告誡人們:現代工業的發展,在帶給人類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它的副產品—工傷事故。
如果說血淋淋的場景帶給我們的是震撼,那么面對這樣一幅畫,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假如現代工業的發展,要以人的健康和生命作為代價,那么,人類社會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經歷了人治時代進入到法治時期,最終將走向自治,即高度文明社會。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建國以來,我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法》也已出臺,我們的企業也建立了一整套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少的企業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的就是使我們的安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使遵章守紀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真正做到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讓工傷事故遠離我們的身邊。
曾幾何時,打倒一切、橫掃一切的狂嘯肆虐神州,多少工廠倒閉、商店關門,國民經濟幾近崩潰的邊緣。在重建經濟的浪潮中,又有多少無辜的生命成為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殉葬品。聽著那痛徹心扉的哀嚎,望著那迷茫無助的眼睛,我們不得不把安全重新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安全?
當你因違章而給他人造成傷害和痛苦,你能心安理得,無動于衷?
當你作為一個兒女或為人父母,在未盡兒女之道或父母之責就撒手人寰,留給后人的將是怎樣的痛楚?
當你因工作失職釀成事故,給國家帶來多大的損失?給社會造成的是怎樣的混亂?
安全,其實就是一種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表明了我們國家抓安全工作的決心。
《職業病防治法》和《安全生產法》的頒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關心。
“安規是用鮮血和生命寫成,切莫再用鮮血去驗證”。如慈父的諄諄教誨,凝聚著多少關愛,我們有什么理由置若罔聞?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正因為此才顯得尤為珍貴,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在此,愿我們所有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請記住:安全責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