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5年第5號
《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已于2005年4月6日經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長 張春賢
2005年5月9日
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公路工程建設管理,規范公路工程設計變更行為,保證公路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交通部批準初步設計的新建、改建公路工程的設計變更,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辦法所稱設計變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設計批準之日起至通過竣工驗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對已批準的初步設計文件、技術設計文件或
施工圖設計文件所進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動。
第三條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公路工程設計變更活動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 公路工程設計變更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公路工程強制性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質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環境保護的要
求。
第五條 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分為重大設計變更、較大設計變更和一般設計變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重大設計變更:
(一)連續長度10公里以上的路線方案調整的;
(二)特大橋的數量或結構型式發生變化的;
(三)特長隧道的數量或通風方案發生變化的;
(四)互通式立交的數量發生變化的;
(五)收費方式及站點位置、規模發生變化的;
(六)超過初步設計批準概算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較大設計變更:
(一)連續長度2公里以上的路線方案調整的;
(二)連接線的標準和規模發生變化的;
(三)特殊不良地質路段處置方案發生變化的;
(四)路面結構類型、寬度和厚度發生變化的;
(五)大中橋的數量或結構型式發生變化的;
(六)隧道的數量或方案發生變化的;
(七)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發生變化的;
(八)分離式立交的數量發生變化的;
(九)監控、通訊系統總體方案發生變化的;
(十)管理、養護和服務設施的數量和規模發生變化的;
(十一)其他單項工程費用變化超過500萬元的;
(十二)超過施工圖設計批準預算的。
一般設計變更是指除重大設計變更和較大設計變更以外的其它設計變更。
第六條 公路工程重大、較大設計變更實行審批制。
公路工程重大、較大設計變更,屬于對設計文件內容作重大修改,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未經審查批準的設計變更不得實施。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變更已經批準的公路工程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文件。不得肢解設計變更規避審批。
經批準的設計變更一般不得再次變更。
第七條 重大設計變更由交通部負責審批。較大設計變更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審批。
第八條 項目法人負責對一般設計變更進行審查,并應當加強對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實施的管理。
第九條 公路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及監理等單位可以向項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的建議。
設計變更的建議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并應當注明變更理由。
項目法人也可以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的建議。
第十條 項目法人對設計變更的建議及理由應當進行審查核實。必要時,項目法人可以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及有關專家對設計變更
建議進行經濟、技術論證。
第十一條 對一般設計變更建議,由項目法人根據審查核實情況或者論證結果決定是否開展設計變更的勘察設計工作。
對較大設計變更和重大設計變更建議,項目法人經審查論證確認后,向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提出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的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設計變更申請書。包括擬變更設計的公路工程名稱、公路工程的基本情況、原設計單位、設計變更的類別、變更的主要內容、變更的主
要理由等;
(二)對設計變更申請的調查核實情況、合理性論證情況;
(三)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要求提交的其他相關材料。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同意開展設計變更的勘察設計工作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 設計變更的勘察設計應當由公路工程的原勘察設計單位承擔。經原勘察設計單位書面同意,項目法人也可以選擇其他具有相應資質的
勘察設計單位承擔。設計變更勘察設計單位應當及時完成勘察設計,形成設計變更文件,并對設計變更文件承擔相應責任。
第十三條 設計變更文件完成后,項目法人應當組織對設計變更文件進行審查。
一般設計變更文件由項目法人審查確認后決定是否實施。項目法人應當在15日內完成審查確認工作。
重大及較大設計變更文件經項目法人審查確認后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審查。其中,重大設計變更文件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審查后報交通部批準
;較大設計變更文件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批準,并報交通部備案。若設計變更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內容不一致,應征得原可行性研究報告批
復部門的同意。
第十四條 項目法人在報審設計變更文件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設計變更說明;
(二)設計變更的勘察設計圖紙及原設計相應圖紙;
(三)工程量、投資變化對照清單和分項概、預算文件。
第十五條 設計變更文件的審批應當在20日內完成。無正當理由,超過審批時間未對設計變更文件的審查予以答復的,視為同意。
需要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上述期限內。審批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十六條 對需要進行緊急搶險的公路工程設計變更,項目法人可先進行緊急搶險處理,同時按照規定的程序辦理設計變更審批手續,并附相關
的影像資料說明緊急搶險的情形。
第十七條 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工程的施工原則上由原施工單位承擔。原施工單位不具備承擔設計變更工程的資質等級時,項目法人應通過招標選
擇施工單位。
第十八條 項目法人應當建立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臺帳,定期對設計變更情況進行匯總,并應當每半年將匯總情況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對管理臺帳隨時進行檢查。
第十九條 交通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公路工程設計變更文件時,工程費用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算、預算編制辦法》核定。
第二十條 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等有關單位的過失引起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并造成損失的,有關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費用和相關責任。
由于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發生的建筑安裝工程費、勘察設計費和監理費等費用的變化,按照有關合同約定執行。
由于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發生的工程建設單位管理費、征地拆遷費等費用的變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按照本辦法規定經過審查批準的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其費用變化納入決算。未經批準的設計變更,其費用變化不得進入決算。
第二十二條 設計變更審批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不按照規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審查批準公路工程設計變更文件的,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
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較大設計變更審批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可以暫停項目執行。
第二十三條 交通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設計變更審查批準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由主管部門或者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
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項目法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暫停項目執行。構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審查、報批公路工程設計變更文件的;
(二)將公路工程設計變更肢解規避審批的;
(三)未經審查批準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實施設計變更的。
第二十五條 施工單位不按照批準的設計變更文件施工的,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
理,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二十六條 交通部批準初步設計以外的新建、改建公路工程的設計變更,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廠區10KV架空線路跳閘事故的分析與防范措施
焦化廠廠區高壓供電線路的可靠與否,對確保焦爐安全生產和煤氣外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里通過對一起10KV架空線路瓷瓶受化工生產漂浮污染物的侵蝕,導致絕緣擊穿爬弧引跳閘事故的分析,以引起焦化企業從事生產,設備,規劃設計和安全管理部門的重視,從諸多環節上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1事故現象
1999年3月26日生期五凌晨5:50分,江蘇鎮江焦化廠總降變電所至廠生產區的一路10 kV 114#架空線路突然發生跳閘,總降變電所114#開關柜上速斷裝置動作,速斷信號掉牌,信號燈出現閃光,總控盤上光字牌顯示10kV配電裝置事故跳閘。據此,當班值班電工判斷該114線路上出現短路故障。此時,在10kV114線上受電力的為動為車間配電房電房1臺S7-1000kVA變壓器,運行負荷當時為550kW,供電范圍為一煉焦分廠、化工分廠和機爐車間。當114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短路故障波及正在運行的117線路,使117線路瞬間電壓下降,導致117線路供電的二煉焦分廠、余熱鍋爐等用電設備跳閘,停電約15min。
114線路故障后,廠調度協調將114線上的負荷轉至117線路上運行,至晨6:15分本廠生產恢復正常。
2 事故分析
該跳閘事故發生后當天,廠設備科立即組織調查,上午機爐車間反應,凌晨該車間大夜班操作工在5:50分左右發現廠區114-4#電桿上有很亮的放電火光(電弧光),此放電火光出現后,該機爐車間即發生停電。設備科同時在當天迅速組織10多名電工先后對廠區114架空線路的所有電桿、金具和總降出線電纜、閘刀以及由114線供電的4個車間配電房的進線閘刀、金具、避雷器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更換。上述各個配電房進線電氣設備及電纜經查確認無問題后,我們將4個配電房的桿上進線閘刀全部拉開,對該線路絕緣測試,此時絕緣電阻僅為0.5MΩ,說明短路故障仍在線路上(正常值應在300 MΩ以上)。同時,我們根據機爐車間大夜班操作工的反映,派電工登桿詳細檢查114-14#電桿上的角鋼橫金具及瓷瓶(該114-14 #桿為轉角桿),發現該電桿上的6組(每組2片)型號為XWP-6型的雙層傘型防污懸式絕緣瓶背面均有深藍色液體附著物,其中有2組瓷瓶表面有較明顯的爬弧痕跡,其瓷瓶上的金屬碗頭有放電閃絡痕跡。我們將這6組瓷瓶全部作了更換,并對拆卸下的瓷瓶一一作了交流耐壓試驗,發現有2組瓷(計4片),當電壓僅千至20KV時就被擊穿,而產品技術規范規定的XWP-6型雙層傘型防污懸式瓷瓶的工頻試驗電壓不小于50KV(濕閃絡),說明這2組瓷瓶的表面絕緣強度已受到嚴重損壞。我們更換了6組新瓷后,經對114線路全線測試,絕緣電阻達到1500 MΩ。我們于3月27日中午11:15分將修復后的114線路投入運行后,一切均正常。
在114-14 #桿和相鄰6m遠的117-26 #電桿附近現場觀察和調查后發現,這兩根電桿及桿上金具、瓷瓶、避雷器等表面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深藍色漂浮物污染,這是由于該電桿對面10多米處的化工分廠粗苯工段用于吸苯生產的洗油,于今年3月上旬在生產檢修過程中散發至空間隨風飄落到114線電桿一側的,而該電桿正好處于粗苯工段脫苯塔的下風向。架空線路睥的金具、瓷瓶被漂浮的藍色狀洗油附蓋在表面上20多天。同時,距114-14#桿線約15m處上風向的一座距地面8m高的循環水涼水架(該投施是1998年下半年新建的)上散發的霧狀水珠也飄落在瓷瓶及線路上,經長時間侵蝕,瓷瓶子表面逐步爬弧門絡,最終導致瓷瓶緣擊穿發生相間短路而跳閘。
3 防范措施
針對造成114線路發生跳閘事故的直接和間接原因,我們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認為要從根本上消除此類事故隱患必須要采取這幾措施:
1、 化工分廠精苯工段在日常生產和檢修過程中,要重視對脫苯設備各部位的檢查,嚴格按生產工藝指標要求操作,杜絕脫苯內的洗油或其他有害物質向外泄漏散發,影響電力設施的安全運行;
2、 處于化工脫苯塔下風向不遠的114-14#桿117-26 #桿位置作相應距離的移位,使這兩根電桿和架空線避開脫苯塔有害物質的直接影響和鼓冷工段涼水架不斷散發提水霧侵蝕;
3、 根據焦化企業生產環境的特點,在有可能受到到各種化工液體,氣體和其他污染物嚴重影響的高壓架空線電桿上的絕緣瓷瓶,除特別要求選用防塵型瓶、閘刀等外,可考慮在原有每組(2片)懸式瓷瓶中間再加裝1片懸式瓶,以增大爬弧間距,提高絕緣水平。目前我們已采取了這一措施,即在114-14#電桿上的6組瓷瓶上每組又分別加裝了1片瓷瓶。
4、 冶金焦化企業從事設計規劃的專業人員在新建、擴建、改建施工項目中,對企業內的電力線路的位置確定,各類生產設備的布局以及與相鄰相關的工業管網、線路的影響,均要作充分的調查比較和多方面的分析。尤其是要注意各類生產設施管網和線和具有一定高度的化工生產設備布局方案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經濟性,盡可能避免在投入生產運行后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