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 5002—91

2007-01-25   DL 5002—91   |   收藏   發表評論 0

  地區電網
  
  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Dispatching
  
  Automtion in District Eleactric Power Sytems
  
                    主編部門: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
  
                    施行日期:1991年12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
  
  關于頒發《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
  
  技術規程》電力行業標準的通知
  
  能源電規[1991]1242號
    
  
  為了適應電力建設發展的需要,我部委托西北電力設計院編制了《地區電網 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經組織生產調度、設計、科研和生產等單位進行審 查,現批準頒發《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電力行業標準,標準的編 號為DL5002—91,自頒發之日起執行。
  
  各單位在執行過程中如發現不妥或需要補充之處,請函告電力規劃設計管理 局。
  
  標準的出版和發行由水利電力出版社負責。
  
  1991年12月24日

[NextPage]


  
  1 總   則
  
  1.0.1 為了實現地區電網調度管理現代化的目標,統一設計技術標準和執行國家有 關政策,特制定本規程。
  
  1.0.2 本規程適用范圍:
  
   (1)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和可行性研究。
  
   (2)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工程和地區電網調度中心(以下稱地調)管轄范圍內新 建小型水、火電廠和變電站工程。
  
   (3)地區電網中的改(擴)建發電、變電工程可參照使用本規程。
  
  1.0.3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應以經審查的地區電網(一次)系統設計為依 據。并在系統調度管理體制和調度管理范圍劃分原則明確的前提下進行。
  
  1.0.4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的設計水平年宜與地區電網(一次)系統的水平 年一致。
  
  1.0.5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應與電力系統統一調度分級管理體制相適應并 實行分層控制。信息宜采用逐級傳送原則。
  
  1.0.6 經審查的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可作為進行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工程可行 性研究、調度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發電、變電工程中調度自動化項目初步設計 的依據。
  
  1.0.7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應在分析電力系統特點、運行需要和通道條件 的基礎上提出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功能要求、技術指標、遠動信息內容和信息傳輸 網絡,提出遠動、計算機和人機聯系系統設計。
  
  1.0.8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調度端設計,應根據經審查的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 設計確定各類設備的型式和規范,以及系統實施方案配置圖,編制功能說明、實 時數據庫資料清冊、顯示畫圖冊和打印表格圖冊,并編制訂貨圖和安裝設計。
  
  1.0.9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廠站端工程設計應根據經審查的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 統設計,核實調度關系和遠動信息內容,落實設備的規范、型號及遠動通道,并 編制原理接線和安裝接線圖。
  
  1.0.10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備應立足于國內。
  
  1.0.11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除應執行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 和部頒發的有關規范和規程的規定。
  
  2 調 度 端 部 分
  
  2.1 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
  
  2.1.1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應根據調度職責范圍實現程度不同的數據采集及監 控(SCADA)功能。
  
  2.1.2 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的實施可分階段進行。應首先實現與安全運行、經濟效 益有密切關系的基本功能。對某些因基礎設備自動化條件不具備的功能可暫緩實 現。
  
  2.1.3 各類地調,在經過試點和具備條件時,可逐步實現遙控和遙調的功能。
  
  2.1.4 集控站為地調派出的基礎操作維護機構。既是地調下屬的一個遠動終端,又 具備有對所轄廠站集中監控和信息匯總向地調發送的功能。
  
  2.2 技 術 要 求
  
  2.2.1 調度端與遠動終端、上下級調度端間的通信規約應符合有關標準。在地調范 圍內宜采用一種遠動規約。若地調范圍內有其它遠動規約時,可采用規約轉換或 其它方式解決。
  
  2.2.2 數據采集、處理和控制類型。
  
   (1)遙測量:模擬量、脈沖量、數字量。
  
   (2)遙信量:狀態信號。
  
   (3)遙控命令:數字量。
  
   (4)遙調命令:模擬量、脈沖量。
  
   (5)時鐘對時。
  
   (6)計算量。
  
   (7)人工輸入。
  
  2.2.3 調度端應具備有毫秒級分辨率的內部日歷時鐘并能接收標準時鐘的對時命 令。
  
  2.2.4 遠動技術指標。
  
  2.2.4.1 遙測量:
  
   (1)遠動系統遙測誤差不大于±1.5%。
  
   (2)越死區傳送整定最小值不小于0.5%(額定值)。
  
  2.2.4.2 遙信量:
  
   (1)正確率不小于99.9%。
  
   (2)事件順序記錄站間分辯率不大于20ms。
  
  2.2.4.3 遙控正確率不小于99.99%。
  
  2.2.4.4 遙調正確率不小于99.99%。
  
  2.2.5 實時性指標:
  
   (1)重要遙測傳送時間不大于3s。
  
   (2)遙信變位傳送時間不大于3s。
  
   (3)遙控、遙調命令傳送時間不大于4s。
  
   (4)全系統實時數據掃描周期(30個接口)為3~10s。
  
   (5)畫面調用響應時間:85%的畫面不大于3s,其它畫面不大于5s。
  
   (6)畫面實時數據刷新周期為5~10s。
  
   (7)打印報表輸出周期可按需要整定。
  
   (8)雙機自動切換到基本監控功能恢復時間不大于50s。
  
   (9)模擬屏數據刷新周期為6~12s。
  
  2.2.6 可靠性指標:
  
   (1)單機系統可用率不小于95%。
  
   (2)雙機系統可用率不小于99.8%。
  
  2.2.7 與上級調度計算機數據通信通道:
  
   (1)傳送速率為1200、2400Bd。
  
   (2)誤碼率在信雜比為17dB時,不大于10-5。
  
   (3)采用全雙工專用通道。必要時可設置主備通道。
  
  2.3 計算機選型和硬件配置原則
  
  2.3.1 計算機系統硬件包括以下內容:
  
   (1)計算機(包括前置機或通信控制器)。
  
   (2)外存貯器。
  
   (3)輸入輸出設備。
  
   (4)通道接口。
  
   (5)專用不間斷電源。
  
  2.3.2 計算機系統配置原則:
  
  (1)應能完成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并滿足系統技術要求。
  
  (2)新建計算機系統應具有較好的可擴性、可維護性、兼容性及較高的可靠性 和性能價格比。
  
  2.3.3 計算機選型原則:
  
   (1)同一省網的地調計算機機型系列宜統一或相兼容。
  
   (2)大型地調主計算機宜采用字長32位的高檔微機或小型機。
  
   (3)中型地調主計算機宜選用字長32位的微機,也可采用16位微機。
  
   (4)小型地調主計算機宜選用字長16位的微機。
  
  (5)省網內各級調度的計算機型號不統一時,應采用標準接口,統一通信規約。
  
  2.3.4 根據設計水平年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并考慮投運后10年發展的需要,應 按以下條件,確定計算機系統的規模:
  
   (1)數據采集與監控對象的容量。
  
   (2)遠動終端類型及數量。
  
   (3)上下級調度自動化系統數據交換的類型和數量。
  
   (4)外部設備的類型及數量。
  
   (5)通道數量及傳送速率。
  
   (6)計算機中央處理器負荷率及其估算條件。
  
  2.3.5 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平均負荷率在電網正常運行時任意30min內宜小于40%, 在電網事故情況下10s內宜小于60%。
  
  2.3.6 計算機應配置與上級調度計算機進行數據通信的接口。
  
  2.3.7 應配置用于系統維護、程序開發的程序員終端和打印機各一臺。
  
  2.3.8 根據遠動終端和信息傳輸方式對通道的技術要求,配置必要的通道接口,并 提出對通道數量、質量的要求。
  
  2.4 人機聯系系統
  
  2.4.1 人機聯系系統包括以下內容:
  
   (1)屏幕顯示設備。
  
   (2)打印和記錄設備。
  
   (3)電網調度模擬屏、調度臺。
  
   (4)調度模擬屏控制器。
  
  2.4.2 人機聯系系統技術指標及功能應滿足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總體要求。
  
  2.4.3 人機聯系系統應具有安全保密措施,其安全等級不少于3個。
  
  2.4.4 人機聯系系統應具有自調、自診斷能力,操作方法應簡單、靈活。
  
  2.4.5 顯示器宜選用不小于51cm(19in)的半圖形中分辨率彩色顯示器。對非調度員 使用的顯示器亦可選用性能較低的顯示器。
  
  2.4.6 屏幕顯示應具有中文顯示功能。
  
  2.4.7 人機聯系系統宜配置1~4臺顯示器及相應的顯示控制器、鍵盤、鼠標器 (跟蹤球)。
  
  2.4.8 調度模擬屏可采用不下位操作。不下位操作宜采用與屏幕顯示器合用的鍵盤 完成。
  
  2.4.9 宜配置1~3臺具有漢字打印功能的運行記錄和事件記錄用打印機。
  
  2.4.10 調度模擬屏控制器與計算機接口宜采用串行方式。
  
  2.4.11 地區電網調度中心可配置阻燃型鑲嵌式或其它形式的調度模擬屏以及1~ 3席調度臺。
  
  2.5 軟 件 要 求
  
  2.5.1 在購置計算機系統時應配備必要的計算機系統軟件。不對系統軟件作任何變 動。
  
  2.5.2 應具有適合電網特點的、維護性和可擴性好的實時數據庫系統。
  
  2.5.3 數據采集和監控的軟件應滿足功能要求并實現模塊化。
  
  2.5.4 根據需要配備相應的支持軟件。
  
  2.5.5 應選用成熟的應用軟件包,各類應用軟件可根據需要逐步擴充。
  
  2.5.6 系統應具有對各類應用軟件進行調試、維護、在線生成的功能。
  
  2.6 電源和機房要求
  
  2.6.1 交流供電電源必須可靠。應有兩路來自不同電源點的供電線路供電。電源質 量應符合設備要求,電壓波動宜小于±10%。
  
  2.6.2 為保證供電的可靠和質量,計算機系統應采用不間斷電源供電,交流電源失 電后維持供電宜為1h。
  
  2.6.3 應保持機房的溫度、濕度。機房溫度為15~28℃。溫度變化率每小時不超 過±5℃;濕度為40%~75%。
  
  2.6.4 機房內應有新鮮空氣補給設備和防噪聲措施。
  
  2.6.5 機房應防塵,應達到設備廠商規定的空氣清潔度,對部分要求凈化的設備應 設置凈化間。
  
  2.6.6 計算機系統內應有良好的工作接地。如果同大樓合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宜 小于0.5Ω,接地引線應獨立并同建筑物絕緣。
  
  2.6.7 根據設備的要求還應有防靜電、防雷擊和防過電壓的措施。
  
  2.6.8 機房內應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防水、防火和滅火設施。
  
  2.6.9 機房內照明應符合有關規定并應具有事故照明設施。
  
  3 廠 站 端 部 分
  
  3.1 有人值班廠站的遠動信息
  
  3.1.1 直接調度的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輸變電部分遙測、遙信信息內容,可參照 部頒DL5003—91《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
  
  3.1.2 發電廠、變電站應向直接調度的地調傳送下列遙測量。
  
   (1)發電廠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及總有功電能量。
  
   (2)調相機組總無功功率。
  
   (3)跨地區聯絡線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及分別計算的雙向有功電能量。
  
   (4)110kV輸電線路的有功功率或電流。
  
   (5)35kV輸電線路的電流或有功功率。
  
   (6)旁路斷路器的測量內容與同級電壓線路相同。
  
   (7)三繞組變壓器兩側有功功率和電流。
  
   (8)雙繞組變壓器的單側有功功率和電流。
  
   (9)計量分界點的變壓器加測無功功率和雙向有功電能量。
  
   (10)母聯、分段、分支斷路器電流。
  
   (11)10~110kV系統電壓監視點電壓。
  
  3.1.3 根據調度的需要和設備的可能,發電廠、變電站可向直接調度的地調傳送下 列遙測量的一部分。
  
  (1)梯級水電廠上下游水位。
  
  (2)當發電廠單機容量超過地區電網總負荷的5%且不小于50MW時,加測單 機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
  
   (3)110kV輸電線路的無功功率。
  
   (4)10kV重要線路的電流。
  
   (5)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用戶直配線路有功功率,必要時加測有功電能量。
  
  3.1.4 發電廠、變電站應向直接調度的地調傳送下列遙信量。
  
   (1)廠、站事故總信號。
  
   (2)調度范圍的斷路器位置信號。
  
   (3)110kV聯絡線主要保護(一般為高頻、距離、零序保護)和重合閘動作信 號。
  
   (4)樞紐變電站110kV母線保護動作信號。
  
  3.1.5 根據調度需要和設備可能,發電廠、變電站可向直接調度的地調傳送下列遙 信量的一部分。
  
   (1)發電機、變壓器、調相機內部故障總信號。
  
   (2)發電機由發電轉調相運行方式的狀態信號。
  
   (3)有載調壓變壓器抽頭位置信號(無條件時可給出上下限位置信號)。
  
   (4)自動調節裝置運行狀態信號(如中小型水電廠發電機功率成組調節裝置 等)。
  
  (5)影響系統安全運行的越限信號(如過電壓、過負荷,這些信號也可在調度端 整定)。 
  
  (6)110kV旁路斷路器主要保護(一般為高頻、距離、零序保護)和重合閘動作 信號。
  
  3.1.6 根據調度需要和設備可能,地調可向直接控制的發電廠、變電站傳送下列遙 控、遙調命令。
  
   (1)重要的110kV以下斷路器的分合。
  
   (2)成組控制裝置的投切。
  
   (3)無功補償裝置斷路器的投切(包括電容器組、電抗器等)。
  
   (4)有載調壓變壓器抽頭位置調整。
  
   (5)成組控制裝置整定值調節。
  
  3.2 無人(少人)值班廠站的遠動信息
  
  3.2.1 根據調度管理的需要和電氣設備狀況,地區電網的變電站和小型水電廠可按 無人值班遙控方式設計。
  
  3.2.2 遙控方式無人值班廠站遠動信息應遵照本技術規程第3.1條和本節各條的規 定。少人值班和非遙控方式無人值班廠站遠動信息可視具體情況參照執行。
  
  3.2.3 無人值班廠站根據調度需要和設備可能,可向地調增送下列遙測量的一部 分。
  
   (1)10kV線路電流。
  
   (2)10kV母線電壓。
  
   (3)10kV母線旁路、母聯、分段、分支斷路器的電流。
  
   (4)三繞組變壓器第三側電流。
  
   (5)并聯補償裝置的電流。
  
   (6)站用變壓器低壓側電壓。
  
   (7)直流母線電壓。
  
   (8)110kV線路有功電能量。
  
   (9)110kV降壓變壓器的有功電能量。其中三繞組變壓器有兩側測量。
  
  3.2.4 無人值班廠站根據調度的需要和設備可能,可向地調增送下列遙信量的一部 分:
  
   (1)反映運行方式的隔離開關位置信號。
  
   (2)110kV線路主要保護(宜為距離、高頻、零序保護)和重合閘動作總信號。
  
   (3)主變壓器重瓦斯、差動保護和復合電壓電流閉鎖保護動作總信號。
  
   (4)低頻減載動作(按組)信號。
  
   (5)10~35kV斷路器事故跳閘總信號。
  
   (6)10~35kV系統接地信號。
  
   (7)直流系統接地信號。
  
   (8)控制方式由遙控轉為當地控制的信號。
  
  3.2.5 無人值班廠站根據調度的需要和設備可能,可向地調增送下列全部或部分預 告信號:
  
   (1)斷路器控制回路斷線總信號。
  
   (2)斷路器操作機構故障總信號。
  
   (3)變壓器油溫過高、繞組溫度過高總信號。
  
   (4)輕瓦斯動作信號。
  
   (5)變壓器或變壓器調壓裝置油位過低總信號。
  
   (6)繼電保護、故障錄波器、調壓裝置故障總信號。
  
   (7)距離保護閉鎖信號。
  
   (8)高頻保護收信信號。
  
   (9)消防報警信號。
  
   (10)大門打開信號。
  
   (11)遠動終端遙控電源消失信號。
  
   (12)遠動終端UPS交流電源消失信號。
  
   (13)遠動終端下行通道故障信號。
  
  3.2.6 根據調度需要和設備可能,地調可向無人值班廠站增發以下遙控命令:
  
   (1)110kV以下斷路器分合。
  
   (2)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刀閘分合。
  
   (3)高頻自發信起動。
  
   (4)距離保護閉鎖復歸。
  
   (5)預告信號的復歸。
  
  3.2.7 不宜用遙控方式進行同期操作,同期操作宜由廠站同期裝置實現。
  
  3.2.8 不用遙控方式進行事故后保護裝置的復歸。保護裝置的復歸應在現場進行。
  
  3.3 遠 動 設 備
  
  3.3.1 遠動終端應滿足遠動信息采集和傳遞要求。應選用性能良好、運行可靠的定 型產品。
  
  3.3.2 一個廠站宜采用一套遠動終端。
  
  3.3.3 屬雙重調度的發電廠、變電站宜將遠動信息直接送往一個調度端,另一個調 度端所需信息通過該調度轉發。
  
  3.3.4 對調度端已建成的調度自動化系統無轉發功能時,屬雙重調度的廠站可以向 兩個調度端直接發送遙測、遙信信息,但同一被控設備不允許執行兩個調度端的 遙控、遙調命令。
  
  3.3.5 遠動終端的制式應與調度端自動化系統制式一致。當選用的遠動終端的制 式、遠動規約與調度端已有系統不一致時,工程中應解決與調度端已有系統的接 口問題。
  
  3.3.6 按廠站傳送遠動信息的需要和發展,以中檔實用原則確定遠動終端的檔次、 功能和容量,并優先選用功能和容量可靈活組合的遠動終端。
  
  3.3.7 遠動終端有條件時可以適當兼顧廠站電氣監測功能,但不應因此而影響遠動 終端的功能和技術指標。
  
  3.3.8 遠動終端主要技術指標:
  
  (1)遙測精度:0.5級。
  
  (2)模擬量輸入:4~20mA;±5V。
  
  (3)遙信輸入:無源觸點方式。
  
  (4)事件順序記錄分辨率不大于10ms。
  
  (5)電能量累計容量:2 16?。
  
  (6)模擬量輸出:0~10V;4~20mA。
  
  (7)遙控輸出:無源觸點方式,觸點容量為直流220V、5A,110V、5A或 24V、1A。
  
  (8)遠動信息的海明距離不小于4。
  
  (9)遠動終端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宜不低于10000h。
  
  (10)遠動通道誤碼率為10-4時,遠動終端應能正常工作。
  
  3.3.9 調制解調器技術指標:
  
   (1)速率為50(75)、(200)300、600、1200Bd。
  
   (2)雙工、半雙工、單工通道。
  
   (3)頻譜符合國家標準。
  
   (4)通道信雜比在17dB時誤碼率不大于10-5。
  
  3.3.10 遙測變送器的精度宜為0.5級。模擬量輸出宜采用恒流輸出。
  
  3.3.11 遠動終端應有抗電磁干擾的能力。其信號輸入應有可靠的電氣隔離,其絕 緣水平應符合有關標準。
  
  3.3.12 遠動終端應有防雷擊和防過電壓的措施。
  
  3.3.13 遠動終端與遙測變送器和通信設備之間的電纜宜采用多芯雙絞屏蔽電纜。
  
  3.3.14 遠動終端和遙測變送器屏應可靠保護接地。
  
  3.3.15 遠動終端和遙測變送器屏安裝地點應考慮對環境的要求和運行上的方便。
  
  3.4 其   它
  
  3.4.1 遠動設備應配備不間斷電源,交流電消失后不間斷電源維持供電時間宜不小 于20min,無人值班廠站宜不小于30min。
  
  3.4.2 遠動設備應配備相應的調試儀表。其配置標準按遠動專用儀器儀表的配置標 準執行。
  
  3.4.3 在工程設計中應考慮遠動終端必要的備品備件。
  
  附加說明:
  
  本規程由能源部電力規劃設計管理局提出。
  
  本規程由能源部電力規劃設計管理局歸口。
  
  本規程由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負責起草。
  
  本規程主要起草人:范家正、楊鳳英、任當勤。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
  
  DL 5002—91
  
  條 文 說 明
  
  1 總   則
  
  1.0.1 本條說明了規程編制目的。自1985年全國電網調度自動化規劃座談會召開 以來,能源部有關司局陸續頒布電網調度自動化的有關技術文件有:《全國電網 調度自動化振興綱要》、《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功能規范》、《地區電網調度自 動化系統基本指標》、《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參數配置要求》、《地區電網 調度自動化系統配套附屬設施要求》及《電網調度自動化實用化要求》(試行)等。 這些文件的貫徹促進了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工作的開展。為了在地區電網調度自 動化設計中統一技術標準,根據以上文件精神編制了本規程。
  
  現階段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的主要任務是安全監控。與之相適應,本規程分 調度端和廠站端兩部分,這兩部分互有聯系,在技術上是有機的整體,設計中應 注意互相配合。
  
  1.0.2 本條明確了本規程的適用范圍。
  
  地區電網量大面廣,其運行特點和調度管理任務與大區電力系統和省電力系 統不同,其調度自動化具體功能、信息采集內容和設備配置要求都有所區別。這 些情況在本規程中都得到反映。
  
  一般根據一次電網設計年限編制相應的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經審 定后作為地區電網調度中心及其所管轄的廠站調度自動化設計的依據。
  
  1.0.3 明確開展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的所需條件。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必 須在一次系統設計和調度管理范圍劃分原則明確的前提下進行。經審查的一次系 統設計是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的依據和基礎。一次系統設計明確了電網的規 模、網絡地理分布、主接線、典型運行方式、電氣計算結論及負荷性質等,為分 析電網特點提供了條件,以便于確定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及信息采集內容。
  
  有關調度管理體制的資料(包括調度管理范圍和職能劃分、調度所的設置及所 址等),一般由電網主管部門提供。遠期調度管理體制生產部門一時提不出,也可 由設計部門提出原則性意見,由電網主管部門確認后作為設計依據。
  
  1.0.5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是為地區電網調度管理服務的,因此調度自動化系統設 計應與調度管理體制相一致,F代化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應與統一調度分級管理 相適應。這樣可節省通道和提高投資效益。在實現電網分層控制時各級調度間應 組成信息交換網,信息一般采用逐級傳送的方式。
  
  1.0.7~1.0.9明確了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調度中心工程和發變電工程 中調度自動化設計的內容劃分。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是從電網特點、運 行需要和通道條件以及各級調度中心、各廠站間的相互協調出發,提出調度自動 化功能要求,技術指標,計算機和人機聯系系統配置與設備選型意見,遠動信息 內容和組織信息傳輸網絡,明確遠動設備性能和制式要求等,完成遠動、計算機 和人機聯系系統設計。系統設計主要解決系統性問題,而具體實施則在調度中心 工程和發變電工程中進行。調度中心工程和發變電工程中自動化設計應以電網調 度自動化系統設計為依據,并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進行核實,做出具體工程設計。 應避免工程設計不符合總體要求情況的出現。當二者不相符需進行原則性變更 時,需在工程設計文件中進行必要的說明供有關部門審批。
  
  2 調度端部分
  
  2.1 調度自動化系統功能
  
  2.1.1~2.1.2列出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功能。
  
  調度自動化系統收集、處理電網運行實時信息,通過人機聯系系統把電網運 行狀況集中而有選擇的顯示出來進行監控。運行人員可借此統觀全局,集中全力 指揮全網安全、經濟和優質運行。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監控功能的實現,可以提 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提高處理事故能力,減少停電損失。各類地調在考慮調度 自動化系統時,應使其具有數據采集和監視、控制(SCADA)的功能,但在具體實 施過程中應根據調度職責范圍、調度自動化現狀、基礎設備自動化條件,按照由 低至高、由易到難的原則恰當確定總體功能。
  
  2.1.3 各類地調應該逐步實現遙控和遙調功能,有條件時可建設無人值班遙控變電 站。但遙控、遙調功能實現取決于調度需要、良好的一次設備、高可靠性的遠動 終端和通道等因素,其中良好一次設備和通道對于眾多地調說來不是短期內可以 解決的。各類地調應本著穩妥可靠的方針,經過試點逐步的實現遙控、遙調的功 能。
  
  2.1.4 一些地調根據調度管理的需要下設若干集控站,每個集控站管理若干廠站。 在這種情況下,地調對集控站監控和信息采集,并通過集控站對所轄廠站集中監 控和信息采集。要求集控站的遠動設備既具有主站功能又具有遠方終端功能。
  
  2.2 技 術 要 求
  
  2.2.1 當新建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時,應擇優選用在地調范圍內符合有關標準 的統一遠動規約。有條件時,如能做到在省(網)調范圍內的地調有統一遠動規約則 更利于信息交換網的建立。當地調范圍內有其他遠動規約時,可利用規約轉換或 設置多規約處理前置機方式加以解決。
  
  2.2.2~2.2.7主要參照部頒有關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文件及其他關資料列出 了調度自動化系統應達到的系統性技術要求和指標。
  
  對其中某些技術要求和指標簡要說明如下:
  
  一、在第2.2.2條中列出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應該具備采集、處理和控制 各個類型數據的能力。
  
  二、第2.2.3條為了保證省網和地區電網事件記錄時間參數的一致性,地調設 置月歷時鐘是必要的。
  
  三、遠動系統遙測誤差是指變送器、遠動終端、遠動信道、調度端各個環節 誤差的綜合。根據調度管理的需要和設備水平現定為±1.5%。
  
  四、事件順序記錄主要用于記錄電網中重要斷路器和繼電保護動作信號。站 間分辨率的含義是在不同廠站兩個相繼發生事件其先后相差時間大于或等于分辨 率時,調度端記錄的兩個事件前后順序不應顛倒。此指標過低不利于事故分析, 太高實現起來困難。根據國內運行經驗和調度分析事故要求現制定本指標。
  
  五、第2.2.5條中的實時性指標共9項,現對其中(1)、(2)、(5)、(8)加以說明。
  
  (1)、(2)遙測和遙信傳送時間是考慮遠動終端具有遙信優先傳送,遙測量64 個,通道速率為600bit/s時所能達到的系統指標。
  
  (5)畫面調用響應時間是指按下調用鍵至整體畫面顯示完成的時間,此指標是 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主要指標之一。
  
  (8)雙機切換到基本功能恢復時間是指雙機切換發出指示至CRT畫面數據重新 開始更新的時間。
  
  六、在第2.2.7條中提出的信道指標是根據調度自動化系統在近幾年能達到的 技術指標而擬定。這需要系統通信專業配合與協作并將隨系統通信專業相關指標 的修訂而改變。
  
  2.3 計算機選型和硬件配置原則
  
  2.3.1~2.3.3這3條明確了計算機系統硬件內容、配置原則及選型原則。
  
  由于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本規程不可能對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計算機型號、 內外存貯器容量和其他一些主要技術指標作定量的規定。在設計中可根據計算機 發展情況和本規程的選型原則合理地選擇計算機系統。
  
  在機型選擇上,少數地調可選用小型機,大部分地調宜選用微機,同一省網 地調計算機機型系列應盡量統一。目前微機機型系列種類較多,應盡量選用配套 全、比較成熟的工業控制型微機系列。
  
  2.3.4 本條明確了計算機系統在設計中一般考慮投運后至少使用十年,并提供了確 定計算機系統規模的條件。其中(1)~(5)項應根據調度職責范圍和系統功能要求確 定。第(6)項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的負荷率是表明計算機系統荷載程度的一個重要指 標。為確保在電網發生重大事故時計算機系統能實時正確反映事故狀況,這就要 求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的負荷率符合第2.3.5條的規定。中央處理器的估算條件是指 在電網事故時,合理確定在規定時間內發生遙信變位、遙測越死區的數量和工況 越限,事件處理的類型與數量以及事故、事件打印、顯示的種類和數量等,以供 廠家在系統設計時考慮計算機系統規模,并可在系統驗收時做為驗收中央處理器 負荷率的依據之一。
  
  2.4 人機聯系系統
  
  2.4.1~2.4.2這兩條明確了人機聯系系統的內容和總要求。人機聯系系統是調度 自動化系統的窗口,而各廠家提供的人機聯系系統設施各具特色,應根據調度管 理需要和調度自動化系統總體功能要求合理選擇。
  
  2.4.3 為了保證系統正常工作必須有一個完善的管理手段,對各個調度控制臺及各 類人員賦予不同使用范圍及使用權限。一般根據業務需要至少應有3個等級,如:
  
  1)操作員級:可以進行全部操作。
  
  2)調度員級:除系統管理外的其它操作。
  
  3)其他運行管理人員級:只能調看畫面,修改相關表格。
  
  2.4.7~2.4.11 這幾條提出了人機聯系系統配置的基本要求。
  
  第2.4.8條說明為方便調度操作人員使用系統,應將調取畫面、遙控操作、調 度模擬屏不下位操作、音響報警解除等操作合用1個鍵盤。
  
  2.5 軟 件 要 求
  
  軟件可分為系統軟件、支持軟件和應用軟件。在新建調度自動化系統時,應 由廠家配齊必要系統軟件和支持軟件。系統應有良好的數據庫系統和數據采集、 監控程序。應用軟件項目可根據需要逐步擴充。目前對軟件很難提統一指標和要 求,有待今后補充。
  
  2.6 電源和機房要求
  
  本節明確了調度自動化系統正常運行時,對環境的基本要求,機房環境設 計,包括空調、電源、照明、接地、防水、防火及滅火等應遵照相應的設計技術 規程。
  
  3 廠站端部分
  
  這部分是根據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總體功能要求,總結了地區電網調度自動 化實踐經驗擬定的?紤]到各地區電網對具體調度自動化功能要求的差異,在條 文中考慮了一定的靈活性。
  
  3.1 有人值班廠站的遠動信息
  
  3.1.1 明確了屬地調直接調度管轄的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輸變電部分的遠動信息 可參照部頒DL5003—91《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的有關部分。
  
  3.1.2~3.1.4列出了屬地調調度管轄的廠站必須向地調傳送的上行遠動信息內容。
  
  一、第3.1.2條中(1)~(3)主要用于掌握地區電網有(無)功率平衡情況和地區電 網的負荷水平。
  
  二、第3.1.2條中(4)~(8)項為了用于掌握電網潮流、各級電壓網絡和各縣(區) 負荷情況,為全網的安全監視提供條件,并可監視計劃用電執行情況。
  
  三、3.1.4中(1)項用于提高判斷事故的速度和準確性。
  
  四、3.1.4中(2)項用于掌握電網內斷路器的運行情況及電網實時接線情況。 (3)、(4)兩項為分析事故和處理事故提供條件。
  
  3.1.3~3.1.5列出了根據電網調度的實際需要在設備可能條件下,廠站可有選擇 的向地調傳送的上行遠動信息內容。
  
  一、對發電廠除了遙測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及總有功電能量外,對符合 3.1.3中(2)項條件的可加測單機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對水電廠加測上、下游水 位,以便調度及時掌握網內主要發電機組出力和全網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的平 衡,提供發電、防洪及下游用水的綜合調度的條件。
  
  二、第3.1.5條中(1)、(2)項只要廠站二次回路能提供信號觸點就應向地調傳 送。(3)項有載調壓變壓器抽頭如果是遠方控制則抽頭位置信號應向地調傳送。位 置狀態可用BCD碼、十進制碼或上、下限位置表示。(5)項調度運行需要這些信 號。調度自動化系統主站端一般都具有工況越限判斷功能,如果遠方終端或廠站 二次回路能引出這些越限信號,也可以向地調傳送。但在地調范圍內這些越限信 號的采集宜采用統一模式。(6)項與第3.1.4條中(3)項配套,即廠站有110kV聯絡 線時,旁路斷路器主要保護信號也應向地調傳送。
  
  3.1.6 對于有人值班的廠站,遙控遙調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區電網安全運行。對電 網安全運行需要而又具備可控條件的設備,可以按遙控遙調方式進行設計。這類 設備一般在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中統一考慮。
  
  3.2 無人(少人)值班廠站的遠動信息
  
  3.2.1~3.2.2廠站按無人值班集中維護管理方式運行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運行人 員,改善運行人員工作、學習條件,提高運行維護質量,減少運行費用。無人值 班變電站中設備較少、接線簡單、不經常改變運行方式的可以不需要遙控。而設 備較多、接線比較復雜、操作次數較多的需要采用遙控手段滿足運行要求。對于 距離集中維護中心較遠或交通不便的變電站可以配備少量留守人員。在基建階段 按無人值班進行設計,還可以簡化生活設施,節約用地。
  
  3.2.3~3.2.4無(少)人值班廠站遠動信息是在有人值班廠站遠動信息基礎上增加這 兩條內容,以便地調能較全面掌握無人值班變電站運行狀況,提高其運行可靠性 和操作質量。
  
  3.2.4 (1)反映運行方式隔離開關位置信號是指雙母線(包括帶旁路)接線時,變壓 器、線路(旁路)斷路器母線側隔離開關、旁路隔離開關和可能改變運行方式的變壓 器中性點隔離開關等。
  
  (2)110kV線路主要保護和重合閘動作總信號是指所有110kV線路主要保護和 重合閘動作信號按類分別并接形成的總信號。如將所有距離保護動作信號并接后 形成距離保護動作總信號。
  
  3.2.5 預告信號共13項,前6項是同類信號的總信號。這些信號是維護無人值班 變電站所需要的,但在設計和施工中全部引出困難較多,因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 選用。
  
  3.2.6~3.2.8 這3條明確了無人值班變電站可以增加的遙控和遙調的內容及不能 進行遙控的內容。
  
  3.3 遠 動 設 備
  
  3.3.1 遠動終端的選擇應考慮其功能、制式、容量和技術指標能否滿足調度自動化 系統的要求,并應為定型產品。定型產品是指經部一級鑒定,并由工廠定型批量 生產的產品。未鑒定的產品或新研制的產品可在個別工程中試運行但不推廣使 用。
  
  3.3.2~3.3.4 這3條明確了遠動設備的配置要考慮節約投資和簡化二次接線。屬 一個調度中心調度的廠站向直接調度的調度中心發送遠動信息并接受其控制命 令。非直接調度中心所需遠動信息可通過轉送方式取得。設備分屬2個調度中心 調度的廠站一般由存在主要運行關系的調度中心直接采集遠動信息,另一個調度 中心所需信息可通過前一個調度中心轉發。也可根據信息流向合理性和傳送時間 要求,廠站端遠動信息直接向2個調度中心發送,但同一被控設備不允許執行2 個調度中心的遙控、遙調命令。以便保證運行安全并明確調度操作責任。
  
  3.3.5 為確保遠動終端與調度端通信,工程設計中應注意解決通信規約問題。
  
  3.3.6~3.3.7 這2條明確了遠動裝置的選型原則。在確定容量時要適當考慮發展 需要。在保證調度監控需要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兼顧廠站當地電氣監測功能。
  
  3.3.8 遠動終端主要技術指標是綜合考慮了系統需要和目前設備生產水平。
  
   (1)一般要求遠動終端遙測精度為0.5級。不包括變送器誤差。
  
  (2)遠動終端模擬量輸入采用4~20mA或±5V。設計應注意與變送器匹配。
  
  (3)遙信輸入要求為無源觸點。為方便施工和運行管理,一般需裝設遙信轉接 端子,遙信轉接端子視不同工程情況可安排在遠動終端、變送器屏中,也可單獨 設置遙信轉接屏。
  
  (4)事件順序記錄分辨率這里提出不大于10ms,主要考慮國產設備的指標, 對引進技術生產的遠動終端可以適當提高。
  
  (5)電能量累計容量一般按24h累計值需要考慮,按二次側每千瓦時1800個脈 沖計需216。若累計容量小于216應對變送器進行相應調整。
  
  (7)遙控輸出采用無源觸點方式,觸點容量應考慮可直接接入斷路器控制回 路,因此觸點容量不宜過小,一般為直流220V、5A。遙控輸出也可經遙控執行 繼電器接入斷路器控制回路,這時觸點容量視重動繼電器參數可選用直流110V、 5A或24V、1A。所有重動繼電器宜統一裝屏。
  
  (8)為了保證遠動系統具有一定的糾錯檢錯能力,以保證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 準確性,遠動信息編碼海明距離應不小于4。
  
  (9)對遠動終端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的要求不僅出于減少維修工作量,更重要的 是出于調度自動化系統協調工作的需要。從目前國產元器件質量和工藝水平考慮 暫定為不低于10000h。
  
  (10)目前地區電網的遠動通道質量一般都比較差又不能全部新建。這就要求遠 動終端在通道質量比較差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工作。
  
  3.3.10 根據系統綜合準確度的要求,遙測變送器的準確度等級一般要求0.5級。 為保證遙測的準確度和穩定度,要求遙測變送器應有恒流或恒壓輸出。
  
  3.3.11 遠動終端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一般包括串模干擾抑制比和共模干擾抑制比, 其具體指標應符合遠動終端國標規定。
  
  3.3.12 為防止雷擊時感應過電壓損壞遠動終端部件,遠動終端應有防過電壓措施。
  
  3.3.13 目的在于減少電磁干擾影響。
  
  3.3.14 目的在于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
  
  3.3.15 環境要求主要是指溫度、濕度、潔凈度要滿足設備運行需要。并盡量縮短 電纜長度。
  
  3.4 其   它
  
  3.4.1 為保證遠動設備可靠供電,要求遠動設備配備不停電電源(UPS)。UPS的維 持供電時間應滿足在電網發生事故時,可保證遠動設備能正確傳送事故時的遠動 信息。一般不小于20min。無人值班廠站一般不小于30mi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万源市| 民权县| 平泉县| 金湖县| 贵南县| 高陵县| 凤城市| 临澧县| 丽江市| 孙吴县| 洪雅县| 保亭| 富锦市| 平乡县| 盘山县| 遂平县| 拉孜县| 江源县| 安远县| 遂溪县| 昌宁县| 抚松县| 绍兴市| 蓬安县| 江孜县| 封丘县| 竹山县| 珲春市| 太白县| 凤凰县| 湘潭市| 广水市| 辉南县| 大理市| 公安县| 修水县| 通河县| 大厂| 宣恩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