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征求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安監總廳政法函〔2011〕17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為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研究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擬與全國總工會(已征求省級總工會意見)聯合印發,F征求各單位意見,請于2011年10月14日前書面反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策法規司(聯系人及電話:李豪文、王翼;010-64463304)。
附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附件
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為暢通安全生產群眾監督渠道,積極主動發揮群眾監督作用,促進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一)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的重要意義。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舉措,是維護人民群眾安全健康權益的重要途徑。安全生產經營建設等各項活動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狀況最為關心,參與和監督安全生產工作的愿望最為迫切。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參與加強安全管理的作用,把安全生產經營建設等各項活動置于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之下,充分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立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不斷加強和創新安全管理,堅決有力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ǘ┛傮w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安全發展的理念,加強對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制度建設,構建有利于群眾監督的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增強群眾維權能力;認真、及時地做好安全生產信息發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提高和保護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廣泛開展多種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地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二、認真落實群眾安全生產知情權
。ㄈ﹪栏駡绦邪踩a信息公開制度。建立相關領域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豐富安全生產信息內容,向社會公眾及時發布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安全執法、應急管理等信息,對本地區、本行業和企業存在的危險源以及排查治理情況,要及時告知當地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落實防范應對措施。
。ㄋ模┩貙挵踩a信息公開渠道。落實安全生產公告制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以及通過設立安全生產公告、公示欄和警示牌等途徑,及時發布安全生產預警信息及防范知識。要不斷健全基層傳遞渠道,突出加強礦區、農村等偏遠地區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建設,擴大信息發布范圍,為增強群眾監督效果創造條件。
。ㄎ澹┒ㄆ诎l布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社會發布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和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政策措施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取得群眾支持,增強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嚴格落實安全生責任制,公開責任落實情況,充分接受群眾監督。
。┘皶r公布非法違法行為及事故查處情況。依靠和發動群眾,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對每一起非法違法較大事故查處的跟蹤督辦、重大隱患和重大事故查處的掛牌督辦,以及謊報、瞞報等各類事故查處的結果,都要及時通報發布,以強化警示和監督作用,深刻吸取教訓,推進安全生產法治建設。
三、完善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機制
(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網絡。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和《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工會參與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的三級網絡。一是在縣以上總工會、產業工會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依法履行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職責。二是在鄉鎮工會、城市街道工會、基層工會聯合會和企事業單位的各級工會組織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監督企業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三是在企事業單位生產班組設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落實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監督。
(八)完善勞動保護維權機制。各級工會與同級政府有關部門之間要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協商,及時解決本地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職工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在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職代會審議安全生產工作制度,企事業單位安全管理部門每年至少要向職代會報告一次安全生產工作,廣泛聽取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職工群眾提交的議案,必須認真研究并及時處理。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治、群專結合、依法監督的原則,注重研究不同類型企業工會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新特點、新途徑和新機制,認真解決職工群眾反映的侵害其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
。ň牛┞鋵嵑徒∪罕娕e報制度。通過擴大全國統一的“12350”安全生產舉報電話,設立電子舉報信箱和網絡微博等方式,暢通社會公眾和職工群眾舉報渠道。加強安全生產來信來訪處理接待工作。認真開展輿情搜集分析,主動發現舉報信息。積極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面向全社會的舉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獎勵辦法。采取有力措施保護舉報人個人信息及人身安全,嚴防打擊報復事件發生。
四、廣泛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
(十)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要深入總結提煉近年來“安康杯”競賽活動的經驗做法,加快完善與不斷發展的安全生產形勢相適應的工作機制,豐富創建內容,創新活動形式,充分發揮其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推進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溝通會商,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與工會組織、企業、職工群眾密切協調、有序高效的活動競賽網絡,對活動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推動“安康杯”競賽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ㄊ唬┓e極參與隱患排查治理。要發揮職工群眾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主力軍和監督員作用,主動發現和治理隱患,形成群眾廣泛參與、監督整改的良好格局,切實做到隱患排查治理的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不留死角。要堅持部門安全監管與工會組織的安全檢查相結合,發動群眾做好每一個班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崗位的安全監督工作,開展經常性的自檢自查活動,確保安全。
。ㄊ┰鷮嵧七M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組織職工群眾參與達標創建的全過程,開展經常性的專題檢查,抓好問題整改。實行達標考評結果公示制度,加強群眾監督,促進企業規范安全管理,改善職業衛生工作條件,加快推進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
。ㄊ┥钊腴_展群眾安全技術革新。注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建立完善激勵機制,積極創造條件,針對不同專業崗位的技術特點,鼓勵職工開展多種安全適用的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堅持群眾性技術創新與專業技術研發工作緊密結合,推進安全科技進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減輕職工群眾勞動強度,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ㄊ模┘訌姲嘟M安全建設。要把班組安全建設作為依靠職工群眾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牢固樹立班組崗位是第一道防線的安全理念,強化遵章守紀意識和監督防范意識,做到個人監督與相互監督相結合,提高職工群眾自主保安、相互保安和業務保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效防范事故。加強班組安全制度建設,逐步實現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要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先進班組安全管理經驗,不斷提升班組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強宣傳教育和組織領導
。ㄊ澹┱J真開展群眾性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要將群眾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制度化,通過多種形式,面向社會公眾、企業從業人員廣泛深入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管理、應急救援及舉報投訴知識。從強化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入手,加強對企業和作業場所的職工群眾、周邊人民群眾的專題宣傳教育,做到會監督、敢監督和有能力監督。
。ㄊ┘訌娊M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把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工作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安全生產總體部署,為廣大群眾開展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創造良好條件,使其在安全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企事業單位要把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擺在重要位置,在研究安全生產發展規劃時,認真傾聽廣大職工群眾的意見,堅持重大安全生產事項向職代會報告制度,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監督。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