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關于持續加大安全社區推進力度全面提升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水平的通知
安監總宣教〔2015〕1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有關直屬事業單位、社團組織,有關中央企業:
2011年10月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深入推進安全社區建設的通知》(安委辦〔2011〕38號)精神,積極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安全社區建設還存在認識不到位、發展不夠平衡、質量水平不夠高、重形式輕內容以及政策、資金、技術支持不到位等問題。
為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深化、扎實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建設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認識安全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明確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重要意義。安全社區建設將生產安全與公共安全、社區安全與企業安全、個人安全與集體安全融為一體,是一項立足基層、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秉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綜合治理、持續改進的理念,實行壓減各類事故傷害的安全項目引領,是科學理念與安全發展實踐的有機統一。持續開展、扎實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是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強化安全生產“三基”(基層、基礎、基本功)建設、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需要,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
(二)指導思想。強化紅線意識,推進依法治安,堅持“貼近百姓、貼近實際、貼近民生”的工作原則,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向經濟開發區、城鄉結合部(區)、礦(山)區、企業和其他人員密集區以及“農轉非”社區等事故傷害易發區、多發區傾斜,全方位構建社區公共安全網,不斷提升社區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社區安全生產、居民生活幸福貢獻力量。
(三)總體目標。到2015年年底,我國80%的省級區域開展安全社區建設,50%以上的省級區域有被命名的安全社區,建成全國安全社區600家。力爭到2020年,啟動安全社區建設單位1萬家,覆蓋人口5億,實現省級行政區域、計劃單列市與省會城市全覆蓋;各省級行政區域基本建成安全社區地區支持中心,發展全國安全社區評審員不少于500名。
二、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深入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蓬勃開展
(一)提升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定位。要把安全社區建設作為保障社區長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統攬基層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級五覆蓋”的重要環節,作為履行安全監管監察責任的一項重要任務,融入日常各項工作中。要將安全社區建設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范疇,作為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等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標。
(二)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明確工作任務、明確領導分工、明確責任部門。各地區要成立安全社區建設推進領導機構,建立健全安全社區建設推進機制。已啟動建設的地區要對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加大推進力度。未啟動建設的地區和符合建設要求的行業企業社區要抓緊啟動。
(三)抓好統籌推進。各地要開展一次調查摸底,深入調查了解轄區社區安全狀況和需求,整合優化有關社區建設和安全建設的內容、標準,認真編制好“十三五”期間安全社區建設規劃,統籌推進安全社區建設相關工作。要結合實際,制定各階段的工作計劃和目標,明確建設重點,完善保障措施。
(四)建立健全財政扶持政策。各省級安全監管局要協調落實安全社區建設的財政扶持政策。為安全促進項目策劃實施、跨界合作、人員培訓等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對于各社區、各部門、社會單位和公眾在安全社區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要給予表楊。
(五)大力培育地區支持中心。各省級安全監管局要加大支持中心建設力度,保障必要的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沒有支持中心的地區,要根據工作實際確定安全社區建設技術支持單位;已有地區支持中心的,要充實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機制。
(六)抓好安全社區建設示范。各地區要不斷總結典型經驗,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有利于推動安全社區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培養安全社區建設典型,樹立一批安全社區建設示范單位,確定并積極推廣一批安全促進示范項目。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召開安全社區建設工作交流會、觀摩會、社區互動互學考察等方式,加強信息交流。
(七)加強宣教培訓和督促檢查。各地要充分利用各類輿論媒體,采取各種方式,做好安全社區建設內容的宣貫工作,大力宣傳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著力營造安全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定期對地區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開展督促檢查,建立公告制度,適時發布安全社區建設進展情況,及時公布獲得和撤銷安全社區稱號的社區名單。
(八)促進國際安全社區有序發展。各地要鼓勵支持建設單位在建成全國安全社區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安全社區建設。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作為國際安全社區支持中心,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推薦符合國際安全社區準則要求的社區加入國際安全社區網絡,促進國際安全社區有序發展。
三、抓好重點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水平
(一)規范安全社區建設過程。各建設單位要充分理解、掌握和運用安全社區理念、標準和建設方法,實施好基層安全管理網絡建設、跨界組織機構設計、社區安全診斷、安全促進項目策劃實施、績效評估等關鍵環節。要針對轄區在生產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事項,策劃實施安全促進項目,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二)完善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地方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合理界定安全監管、消防、交通、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門在建設工作中的職責。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強化對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行業指導和對口幫助。
(三)充實加強安全社區建設隊伍。各建設單位、相關職能部門要安排專(兼)職工作人員,不斷充實安全社區建設隊伍。各地區要加強政策宣傳和開展專項培訓,著力培養一支掌握和應用安全社區理念、標準和方法的人才隊伍,不斷提升隊伍綜合素質。
(四)加強安全社區建設技術指導。各安全社區地區支持中心要依托同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專家資源,整合交通安全、旅游安全、校園安全、家居安全等相關行業專家,搭建技術指導平臺,加強對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技術指導,提升安全干預水平。
(五)嚴格組織安全社區現場評定。各地要嚴格組織現場評定、嚴格進行預審、嚴格工作標準,做到不符合標準的不推薦、現場評定發現的問題未整改完成的不推薦、不符合要求的不通過。
(六)規范安全社區證后管理。各建設單位命名后要做到建設隊伍不散、人員不撤、機制不變,持續策劃實施安全促進項目。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把安全社區證后管理納入日常動態管理范疇,不定期采用專項監督檢查或其他類型的安全檢查、督查,對已命名單位的持續改進工作進行抽驗,督促其改進提升,并建立獎懲機制和摘牌機制。
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監管局要認真總結本地區安全社區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措施建議,形成總結報告,于2015年11月底前報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社區綜合審定委員會(聯系人及電話:葛世友、李亞南,010-64464566、64463959,電子郵箱:safecpc@sina.com)。
安全監管總局
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