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昆明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2007]

2007-08-08   昆政辦〔2007〕63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昆明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昆明市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體現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落到實處。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維護全市安全和社會穩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原則:堅持生命救助第一、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1.4適用范圍

  在我市轄區內發生的各類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

  1.5啟動標準

  在我市轄區內發生的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有下列情況之一應當啟動本預案:

  (1)發生一次死亡(含失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2)危險化學品由于泄漏、火災、爆炸等各種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較多人員急性中毒、傷害或死亡等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及其他對社會有較大危害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3)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2.1.1成立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市長;

  副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秘書長、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和駐昆防化部隊負責人;

  成員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總工會、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市民政局、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工商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市監察局、市新聞辦、有關縣(市)區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駐昆防化部隊等。

  2.1.2成立現場指揮部

  在處置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市應急指揮部在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

  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安全監管的副市長或副市長指定的人員;

  現場指揮部成員:事發地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縣(市)區有關部門責任人、應急隊伍負責人等組成。

  2.2工作職責

  2.2.1指揮部職責

  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全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1)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后,根據《昆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九.預案啟動)啟動本預案,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擬定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2)發生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社會媒體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3)負責組織全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指導各部門、各縣(市)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及救援工作。

  現場指揮部職責

  以搶救受災人員生命、控制事態擴大為第一目標,按照本應急預案和現場實際情況,負責受災人員搶救和搶險救災工作;向上級匯報和向社會媒體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2.2.2成員單位職責

 。1)市政府辦公廳:承接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報告事故和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2)市安監局:負責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監督、檢查、指導各縣(市)區政府和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和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組織全市應急救援模擬演習;負責建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組織專家開展應急救援咨詢服務工作;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調查處理。

 。3)市公安局:負責制定人員疏散和事故現場警戒預案。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管理;對事故現場區域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4)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制定公安消防部隊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預案。負責事故現場的偵檢、警戒、救護、控險、滅火、堵漏、輸轉、洗消、清理等任務。

 。5)市衛生局:負責制定受傷人員治療與救護應急預案。確定受傷人員專業治療與救護定點醫院,培訓相應醫護人員;指導定點醫院儲備相應的醫療器材和急救藥品;負責事故現場調配醫務人員、醫療器材、急救藥品,組織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負責統計傷亡人員情況。

  (6)市財政局:負責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所需資金的財政預算。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資金的保障。

 。7)市環保局:負責組織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監測,及時測定事故現場危害物質的成分及可能影響區域的濃度。對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環境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進行監測;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導現場遺留危險物質對環境產生污染的消除。負責調查重大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

 。8)市交通局:負責指定搶險運輸單位。負責監督搶險車輛的保養,駕駛人員的培訓,負責組織事故現場搶險物資和搶險人員的運送。

 。9)市質監局:負責組織對事故所涉及的特種設備的檢測、認定,組織專家對事故現場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的處置提出建議和意見,負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

 。10)市總工會:負責維護在危險化學品事故中受害群眾的合法權益,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現場救護、善后處理工作,參與事故調查。

 。11)市監察局: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12)市工商局:負責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市場經營活動,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13)市氣象局:負責氣象資訊報告并提供相應的技術保障,為事故現場提供風向、風速、溫度、氣壓、濕度、雨量等氣象資料,組織專業隊伍,預測預報火勢蔓延、有毒氣體擴散的方向、速度和范圍等。

  (14)市民政局:負責組織搶險器材和物資的調配,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實施災害生活救助。

  (15)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負責制定本部門事故搶險預案,參與組織、協調專家組、搶險設備和器材,并參與搶險。

 。16)市新聞辦:負責組織、協調事故新聞的發布。

  (17)有關縣(市)區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制定人員疏散預案。動員、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地進行全面管理。

 。18)駐昆防化部隊: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部隊參加現場救援等工作。

  3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市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實際情況,成立下列救援專業組:

 。1)現場處置組:負責事故現場的偵檢、警戒、救護、控險、滅火、堵漏、輸轉、洗消、清理等任務。該組由市公安消防支隊、企業義務消防搶險隊伍組成(必要情況下請駐昆防化部隊參加),具體工作由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牽頭和協調。

 。2)傷員搶救組: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人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該組由市衛生局組織具有相應能力的醫院組成。醫療機構應根據傷害和中毒的特點實施搶救,具體工作由市衛生局負責。

 。3)安全疏散組: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周圍物資轉移等工作。由市公安局、事故單位安全保衛人員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公安局負責。

  (4)安全警戒組:負責布置安全警戒,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在人員疏散區域進行治安巡邏。該組由市公安局、當地政府和事故單位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公安局負責。

  (5)搶險設備、物資供應組:負責組織搶險設備、器材和物資的供應,組織搶險設備器材進場,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負責搭建現場指揮部帳篷,為救援搶險人員提供后勤保障,協調指導轉移群眾和實施災害生活救助。由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等部門組成,按職能負責搶險設備、物資供應。具體工作由市民政局負責。

 。6)環境監測組:負責對大氣、水體、土壤等進行環境即時監測,確定危險物質的成分及濃度,確定污染區域范圍,提出應急疏散方案,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并組織實施。該組由環境監測及化學品檢測機構組成,具體工作由市環保局負責。

  (7)氣象監測組:負責對氣象進行適時監測。為事故現場提供風向、風速、溫度、氣壓、濕度、雨量等氣象資料,具體工作由市氣象局負責。

  (8)專家咨詢組: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為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指導。該組由市安監局、市質監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環保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和有關專家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

  4應急救援程序

  4.1事故報告與報警

 。1)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處置,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安監、公安、消防、環境保護、質監、衛生和氣象等部門,各部門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

 。2)縣(市)區人民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按照本縣(市)區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指揮、領導工作?h(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公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按照當地應急救援預案要求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h(市)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3)縣(市)區政府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應立即向市政府辦公廳報告,請求市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給予支援。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市政府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立即向省政府辦公廳報告,請求省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給予支援。

  4.2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區域劃分

  危險化學品事故根據危害范圍分為3個區域:

 。1)事故中心區域:中心區域即距事故現場0~500m的區域。此區域危險化學品濃度指標高,有危險化學品擴散,并伴有爆炸、火災發生,建筑物設施及設備損壞,人員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區域:事故波及區域即距事故現場500~1000m的區域。該區域空氣中危險化學品濃度較高,作用時間較長,有可能發生人員或物品的傷害或損壞。

  (3)受影響區域:受影響區域是指事故波及區外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從中心區和波及區擴散的小劑量危險化學品危害。

  4.3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災(爆炸)兩大類。其中,泄漏分為液體泄漏和氣體泄漏,火災分為固體火災、液體火災和氣體火災。主要原因又分為人為操作失誤、設備缺陷和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針對事故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控制、滅火、點火、隔絕、堵漏、攔截、稀釋、中和、覆蓋、泄壓、轉移、收集等。

  4.3.1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

  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泄漏源控制

  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

  堵漏。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3)泄漏物處理

  圍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氣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

  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于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物處置: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4.3.2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滅

  針對危險化學品火災的火勢發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采取統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速戰速決的滅火戰術。

 。2)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燃燒的危險化學品及燃燒產物是否有毒。

 。3)正確選擇最適合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

  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

  對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一的撤退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撤退信號應格外醒目,能使現場所有人員都看到或聽到,并應經常演練)。

 。4)消滅余火

  火災撲滅后,仍然要派人監護現場,消滅余火。起火單位應當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協助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調查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責任,未經公安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4.4在不同危險化學品事故區域應采取的具體應對措施

  (1)事故中心區域。事故中心區的救援人員需要全身防護,并佩戴隔絕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斷事故源、搶救傷員、保護和轉移其它危險化學品、清除滲漏液態毒物、進行局部的空間洗消及封閉現場等。非搶險人員撤離到中心區域以外后應清點人數,并進行登記。事故中心區域邊界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2)事故波及區域。該區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導防護、監測污染情況,控制交通,組織排除滯留的危險化學品氣體。視事故實際情況組織人員疏散轉移。事故波及區域人員撤離到該區域以外后應清點人數,并進行登記。事故波及區域邊界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3)受影響區域。該區救援工作重點放在及時指導群眾進行防護,對群眾進行有關知識的宣傳,穩定群眾的思想情緒,做基本應急準備。

  5附則

 。1)本應急預案管理單位為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每兩年修訂一次,必要時及時修訂。

  (2)市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預案制定實施方案。

  6附件

  1.昆明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流程圖(略)

  2.昆明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小組聯系方式(略)

  3.昆明市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專家組名單(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鄯善县| 永新县| 新和县| 从江县| 九寨沟县| 蛟河市| 西峡县| 定兴县| 民县| 宣威市| 乌鲁木齐县| 罗江县| 丹寨县| 定安县| 甘孜县| 从江县| 沁阳市| 岳阳市| 新蔡县| 诸城市| 福州市| 珲春市| 常州市| 凉城县| 化隆| 泾源县| 大方县| 沅陵县| 新建县| 木兰县| 英超| 南华县| 铜陵市| 赞皇县| 两当县| 巴中市| 庐江县| 岐山县| 滨州市|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