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應急預案編制格式和要求及綜合應急預案

2009-11-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綜合性文件)

  綜合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簡述預案編制的目的、作用等。

  1.2編制依據

  簡述預案編制所依據的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行業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和標準等。

  1.3適用范圍

  說明應急預案適用的區域范圍,以及事故的類型、級別。

  1.4應急預案體系

  說明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情況。

  注1: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體系的主要劃分為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三個層次。

  1.5工作原則

  說明本單位應急工作的原則,內容應簡明扼要、明確具體。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2.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主要包括單位的地址、從業人數、隸屬關系、主要原材料、主要產品、產量等內容,以及周邊重大危險源、重要設施、目標、場所和周邊布局情況。必要時,可附平面圖進行說明。

  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主要闡述本單位存在的危險源與風險分析結果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并盡可能以結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明確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各成員單位及其相應職責。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根據事故類型和應急工作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并明確各小組的工作任務及職責。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明確本單位對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預防措施。

  4.2預警行動

  明確事故預警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發布程序。

  4.3信息報告與處置

  按照有關規定,明確事故及未遂傷亡事故信息報告與處置辦法。

  a)信息報告與通知

  明確24小時值守電話、事故信息接收和通報程序。

  b)信息上報

  明確事故發生后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

  c)信息傳遞

  明確事故發生后向有關部門或單位通報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應急響應

  5.1應急分級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能力,將事故分為不同的等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

  5.2響應程序

  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5.3應急結束

  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

  應急結束后,應明確:

  a)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b)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c)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6信息發布

  明確事故信息發布的部門,發布原則。事故信息應由事故現場指揮部及時準確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

  7后期處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處理、事故后果影響消除、生產秩序恢復、善后賠償、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及應急預案的修訂內容。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明確參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部門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

  8.2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各類應急響應的人力資源,包括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的組織與保障方案。

  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8.4經費保障

  明確應急專項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生產經營單位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8.5其他保障

  根據本單位應急工作需要而確定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

  明確對本單位人員開展的應急培訓計劃、方式和要求。如果預案涉及到社區和居民,要做好宣傳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9.2演習

  明確應急演練的規模、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組織、評估、總結等內容。

  10獎懲

  明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和內容。

  11附則

  11.1術語和定義

  對應急預案涉及的一些術語進行定義。

  11.2應急預案備案

  明確本應急預案的報備部門。

  11.3維護和更新

  明確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進行評審,實現可持續改進。

  11.4制定與解釋

  明確應急預案負責制定與解釋的部門。

  11.5應急預案實施

  明確應急預案實施的具體時間。

  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型(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綜合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專項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險源評估的基礎上,對其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可能發生的季節急事故嚴重程度進行確定。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明確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并盡可能以結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根據事故類型,明確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明確小組的工作任務及主要負責人職責。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明確本單位對危險源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預防措施。

  4.2預警行動

  明確具體事故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發布程序。

  5信息報告程序:

  主要包括:

  a)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

  b)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

  c)確定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

  d)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

  e)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

  6應急處置

  6.1相應分級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不同的等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應急響應級別。

  6.2響應程序

  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6.3處置措施

  針對本單位事故類別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危險性,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如:煤礦瓦斯爆炸、冒頂片幫、火災、透水等事故應急處置措施,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質與裝備數量、管理和維護、正確使用等。

  現場處理方案

 。ìF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F場處置方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場處置方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

  現場處理方案的主要內容

  1事故特征

  主要包括:

  a)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b)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c)事故可能發生的季節和造成的危險害程度;

  d)事故可能出現的征兆。

  2應急組織與職責

  主要內容:

  a)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b)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應同單位或車間、班組人員工作職責緊密結合,明確相關崗位和人員的應急工作職責。

  3、應急處置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企業應急預案的銜接的程序。

  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坍塌、水患、機動車輛傷害等,從操作措施、工藝流程、現場處置、事故控制,人員救護、消防、現場恢復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c)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4注意事項

  主要包括:

  a)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b)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c)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d)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e)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f)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g)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卢龙县| 台中市| 玛沁县| 栖霞市| 武鸣县| 泰兴市| 新兴县| 中方县| 繁峙县| 平和县| 洪江市| 青川县| 峨眉山市| 潞西市| 姚安县| 周至县| 晋中市| 巨鹿县| 上虞市| 公主岭市| 新余市| 仪陇县| 年辖:市辖区| 广饶县| 睢宁县| 公主岭市| 高阳县| 青铜峡市| 敖汉旗| 米林县| 长寿区| 临邑县| 赤城县| 正宁县| 阳新县| 石门县| 禹城市| 娱乐| 莱州市|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