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置警戒區域、實行交通管制
加強第一出動力量調度,泄漏事故的首批力量以二級火警為標準,調派力量4到6輛水罐、泡沫車、1到2輛搶險車、支隊指揮車到場指揮;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包括氣體是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及是否泄漏,決定事故危險等級,適時調集公安、電業、自來水、環保、煤氣、廠方技術人員、化工專家人員等,到達現場共同參與處置,必須實行“統一指揮”原則。消防部門到達現場后,根據運輸介質了解其危險性,設定相應的警戒區域;杜絕迅速熄滅泄漏區周圍的一切火源包括一切明火、電火,并注意處置潛在火災如靜電火花、摩擦火花等,以防止意外泄漏引起爆炸;組織泄漏區人員向逆風向疏散,泄漏區除留應急處置所必須的人員外,其他人員應迅速撤離,以防人員中毒及突然爆炸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2查明現場情況、實事求是采取應對措施
把握風向、風速、地形和油氣的擴散范圍。消防部門第一出動力量到達現場后,不要盲目進入現場,消防車應停在距離事故現場150米以外的上風方向;嚴禁直接駛入現場。如車輛在行駛至事故地,必須在下風方向時,此距離應更遠,同時,在實際處置中,應將消防車輛設置在上風或側風方向,特殊情況下可根據現場地形靈活調整。隨車指揮員,應首先向知情人(槽車駕駛員或押運員)了解槽車所運輸的介質理化性質、儲量、泄漏部位等情況,結合途中所掌握的一些信息資料,初步確定處置方案。如果槽車駕駛員或押運員應發生事故逃跑或已受傷送至醫院,一時無法直接了解槽車內;方橘|時,可直接通過罐壁電話號碼或槽車車牌、銘牌等間接了解槽車內所運輸的介質。
3偵檢
偵檢是化學災害事故處置的首要環節。在處置化學災害事故時,必須加強偵檢這一環節,利用檢測儀器檢測事故現場出事故的物質(大多數槽車也許根本沒有攜帶危險化學品的MSDS,也許根本不知道厘里面裝的是何物質)、氣體濃度和擴散范圍,并做好動態監測。根據災害情況不同,派出若干偵察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偵察小組由2到3人組成(其中一人為單位技術人員)。一是對不明;罚瑧⒓慈,送化驗室化驗、分析,確定名稱、成分,同時根據檢測儀器,確定泄漏物質種類、濃度、擴散范圍;二是對已知性質危化品的泄漏,可以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確定危險范圍和污染范圍;三是受困人員情況偵察,有無人員被困;四是偵察泄漏情況,確定泄漏位置(容器、管線、閥門、法蘭)、泄漏原因、泄漏程度;五是偵察環境,確定攻防路線、陣地;六是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4加強防護
消防員剛到現場時,絕不能冒然深入事故源附近區域,必須在對事故現場危險性作出正確判斷,并充分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之后,方可展開全面行動。進入事故現場,都要佩戴隔絕式呼吸器,進入內部執行關閥或堵漏任務的消防員內衣必須是純棉,外著氣密性防化服或其它型號的防化服。指揮員要對事故現場的危險性進行準確評估,全員掌握危險源及危害程度,采取有效控毒,抑爆等措施,要顧及官兵的生命安全,不能盲目進入,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5處置
針對不同化學災害事故,處置方法有:關閥斷源、倒罐轉移、應急堵漏、冷卻防爆、注水排險、噴霧稀釋、引火點燃、回收。在處置的同時,堅持先救人。其次是關閥斷源、倒罐轉移、實施堵漏,遇到易燃易爆的還應引火點燃。對有的毒性較大、無法引燃的要進行輸轉,進行無害處理。
5.1堵漏
對于油罐或帶壓力的易燃氣體罐車首先應判明泄漏的位置。若泄漏點位于閥門下游,則應迅速關閉泄漏處上游的閥門,如關掉一個閥門還不可靠時,可再關一個處于此閥上游的閥門,若泄漏點位于閥門上游,即屬于閥前泄漏,這時應根據氣象情況,從上風方向逼近泄漏點,實施帶壓堵漏。堵漏搶險一定要在噴霧水槍、泡沫的掩護下進行,堵漏人員要精而少,增加堵漏搶險的安全系數。根據罐車泄漏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堵漏方法(關閥制漏法,堵漏密封劑等)。堵漏不成時要加強水槍掩護,開挖疏散溝,泡沫覆蓋流淌在公路上的危險品,以防事故范圍擴大。
5.2 適時倒液,轉移危險品
如果泄漏嚴重而又無法堵漏時,應及時倒罐放液,將危險品轉移至安全地帶,盡可能減少泄漏的量。對油罐車的處理要加強保護。在吊起油罐車時,一定與吊車司機緊密配合,用水槍沖擊鋼絲繩與車體的摩擦部位,防止打出火花,用泡沫覆蓋車體的其他部位。在油罐事故車拖離現場時,用泡沫對油罐車進行覆蓋,并派消防車跟隨,防止拖運中發生問題。
5.3 噴水噴氣,加速擴散
對于已泄漏出的氣體,應噴水將氣態的危險品沖散,以加速其向安全地帶擴散,防止現場人員中毒和發生爆炸。如有條件還可以開啟水蒸氣進行驅散稀釋。對于稀釋驅散擴散油氣。應組織一定數量的噴霧水槍,稀釋驅散油氣,由上風向下風向驅散,向安全地區驅散,稀釋不能用強水流沖出。同時還要注意用水稀釋陰溝、下水道、電纜電信溝內的油氣!
在處置;沸孤⿻r,要采取措施防止危險化學品已經危險化學品和水的混合液流入雨水口、下水道及江河之中。
6 洗消
化學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及附近的道路、水源都有可能受到嚴重污染,若不及時進行洗消,污染會迅速蔓延,造成更大危害。
6.1裝備和人員洗消
為減少污染的擴大,杜絕次生污染,在處置過程中,要對警戒區作業人員、器材裝備、進行徹底的洗消,消除危化品對人體和器材裝備的侵害,洗消后仍要通過一次檢測,不合格者要返回重新洗消。洗消必須在出口處設置的洗消間或洗消帳篷內進行,洗消液要集中回收。
6.2環境洗消
一是化學消毒法,把消防毒劑水溶液裝于消防車水罐,經消防泵加壓后,通過水帶、水槍以開花或噴霧水流噴灑。二是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墊、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回收后轉移處理。也可用噴射霧狀水進行稀釋降毒。 徹底清理現場,消除所有隱患。
上一篇:液氨事故處理方案
下一篇:環氧乙烷的搶險處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