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應急預案應分層次逐級啟動,事故嚴重時,也可以幾個層次的應急預案同時啟動。 1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1.1一般滅火措施 (1)由于煤氣設備不嚴而輕微泄漏引起著火,可用濕泥、濕麻袋堵著火部位,進行撲救和滅火,火焰熄滅后再按有關規定,補好泄漏處。 (2)直徑小于15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氣源滅火。 (3)當泄漏量較大時應停止該管道有關用戶的煤氣供應,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煤氣壓力,同時向著火管道或設備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但煤氣壓力不得低于100P a,嚴禁突然關閉閥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直徑大于150mm的煤氣管道或煤氣設備著火時,應向管道或設備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同時降低煤氣壓力,緩慢關小閥門但壓力不得小于100Pa,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使事故擴大,待火焰熄滅后再徹底關閉閥門。 (5)煤氣管道或設備燒紅,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管道或設備變形斷裂。 (6)當管道法蘭、補償器、閥門等處著火時,如果火勢較小,戴好呼吸器可用就近備用滅火器滅火;如果火勢較大,滅火器不能使火熄滅,可用消防車、消防水冷卻設備,同時向系統內通入蒸汽或氮氣逐漸關閉閥門,待火焰熄滅后徹底切斷氣源滅火。 1.2煤氣管道滅火 ⑴火災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①停產。 ②設備損壞、人員傷亡。 ⑵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有: ①管道嚴重腐蝕,大量煤氣泄露,遇明火或高溫。 ②管道嚴重積水造成壓塌,使管道斷裂,大量煤氣外泄遇上明火或高溫。 ③管內煤氣壓力高而擊穿排水器,造成煤氣外泄遇上明火活高溫。 ④排水器缺水造成大量煤氣外泄遇上明火或高溫。 ⑤違章動火。 (3)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有: ①定期防腐,發現漏點及時處理。 ②定時檢查清掃排水器,使其保持暢通。 ③保持管網壓力相對穩定,一旦超高,立即全線檢查排水器,制止煤氣外泄。 ④按要求給排水器補充水。 ⑤嚴格執行動火管理制度。 2滅火方法: ①通知相關煤氣使用單位與煤氣調度室。 ②系統降低壓力,停止使用煤氣,維持管內壓力50~100Pa。 ③著火點煤氣來源方向約20m以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滅火。 ④待火勢較小時,戴防毒面具用滅火器或濕草袋等方法滅火。 ⑤待火熄滅后,按停煤氣步驟置換合格后補焊。 ⑥火勢較小,漏點較小時,可堵漏后按帶煤氣補焊方案補焊。 ⑦排水器著火可逐漸關小排塵管開閉器,并向排水器內加水,待火熄滅并水封滿流后,全開排塵管開閉器。 ⑧煤氣管道設施內部的沉淀物(如萘、硫化物、焦油、粉塵等)著火時,可將設備入孔、放散閥等一切與大氣相通的部位關閉,使其隔絕空氣,使火熄滅,或者通入大量蒸汽、氮氣滅火、也可用消防車、消防水滅火。 3煤氣爆炸事故處置 (1)事故區域要及時進行安全警戒,防止他人誤入危險區,事故隱患未徹底消除,安全警戒不得解除。 (2)煤氣管道和設備發生煤氣爆炸未著火時可立即關閉閥門,切斷氣源,同時向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沖淡殘余煤氣以防再次爆炸。 (3)煤氣管道和設備發生煤氣爆炸引起火災時,應按著火事故處理,嚴禁突然切斷煤氣來源,防止回火爆炸。 (4)因爆炸造成大量煤氣泄漏,一時不能消除的應先適當降低煤氣壓力并指揮危險區域的人員撤出現場,以防煤氣中毒。 (5)當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在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氣設施復送煤氣。
|
下一篇:冶金氣體中毒窒息事故應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