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記者是一個讓人永遠年輕的職業。
正是因為從事了記者這個職業,使我看到了更多的江河湖泊,見識了更多的智慧和勇敢,也懂得了更多的悲傷和情感。在記者圈里,我不是名報、電視臺的“大碗”,也不是正規的職業“殺手”,只是一家專業報駐站兼職記者,正是有了兼職這樣的經歷,使我的生活要比別人的想象豐富的多,這不是我多有能耐,而是趕上了波瀾壯闊的好時代了。
有人說真正的新聞記者必須是理想主義者,深切關懷社會,對周圍的變化極為敏感,有熾熱的感情但又保持冷靜,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我不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而從事了新聞這個職業,就會努力做到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地履行著使命,爭取當個合格的記者。
有人說記者筆下有財產萬千,記者筆下有毀譽忠奸,記者筆下有人命關天。我只認為記者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新聞事業是我崇高的選擇,為此我可以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
曾有朋友問:你做記者這么激情滿懷.這個職業最讓你迷戀的是什么?
那一刻,我許久沒有說話,心底卻漫過一層層熱浪,如漲潮的海。
一張張面孔在我的眼前浮現——那些我曾經采訪過的、并給我以深刻影響的一個個感人的事件,活著的和死去的人們。他們和我的工作生活沒有直接的聯系,他們不是我的親人,卻與我有著親人一般的情愫。回想自己生命成長的許多時刻,都與他們息息相連。
記者這個職業它讓我有機會走進社會深層去看一個又一個優秀的、高尚的、平凡而偉大的心靈。正是別人看不到,或者不愿去看的東西,讓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感受著民族的靈魂。我把我采訪過的人和事寫出來,不僅讓更多的人在震驚吶喊中受到激勵,而我的生命和心靈也在這些事件和人物的經歷中得到豐厚、滋養和升華。我知道,無論歲月的潮水如何沖刷,他們在我心中永遠不會褪去。只要我的生命還在,他們就是我一生的珍藏。
干記者之前我是一名武警到公安,再由公安企業(法律顧問)保衛,40年的人生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筆別人無法擁有的巨大財富,我可以自豪地說,憑我的實踐經驗、靠我吃苦耐勞和對同志的一腔熱血,我完全可以在仕途之路上干的有模有樣。我卻執意地調整人生坐標,踏上了新聞這布滿坎坷和荊棘的路。當遇到挫折時,我也懷疑過自己,甚至也對別的職業動過心。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哪個職業比能當上一個記者更為有趣。實際上,人在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時,總想把一切都規劃的那么美好,而在為此去奮斗時,往往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打擊。半途而廢,一無所獲是常有的事,有時要頂著巨大的風險,需要毅力和勇氣來實現。尤其是像我沒有從名牌院校大學就走到國網企業新聞單位,也沒有武警戰士那敏捷的思維和豐厚的文化專業新聞知識,也沒有他們那單純和無憂無慮干事業的美好年華,而是拖家帶口,在抗爭知識匱乏,生存壓力的同時,還要抵制來自各方面的社會壓力和偏見,在艱難的拼搏中,一步一步向自己追求的目標前行。有些活是和年齡段有關系的,就看你如何去認識對待它,為了這份自己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只要深人進去,什么名利之類的東西就覺得無所謂了。新聞這活兒有時很累,有時讓我很煩,有時力不從心,有時困惑的無從下手,但更多的是讓我樂不可支。
我不敢說我寫的每篇報道都能產生多么大的社會反響,引起高端層的關注,我只想以一個兼職記者與編輯的身份,在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寫作的同時,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時代記錄者,是否記錄的全面到位,我只能說:我盡力了。
常常在想,一支筆有輕有重,做記者有易有難。
但是,在歷史的大舞臺上,作為一名前面掛“中國”兩字的“中廉在線”編輯,“都市頭條”編輯,有幸能站在離大幕最近的地方,目睹、記錄國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這就是價值,也是幸福,幸福從來不是純甜味兒的,生活也從來就是給你點苦頭,然后再給一匙糖。(王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寫在第二十五個記者節(外二篇)
下一篇:我只是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