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電力人。電力人的兩地分居,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為了跨越時空距離,在智能化的今天,攝像頭成為我們看見親人的重要媒介。
孩子的成長,我不缺席
夕照下的鄉村工地,晚上七點多,家玲吃過晚飯,就打開手機里的家用監控APP,想看看女兒。父親領著女兒走過來了,看爺孫倆手拉著手進門,家玲沒忍住:“媽媽在這里!”女兒欣喜地和她打招呼:“媽媽,今天老師專門指導我畫柳樹了,那種‘二月春風似剪刀’裁出來的柳枝。”隨后趕忙打開畫板給她展示。看到女兒開始吃晚飯,家玲提醒:“先喝點熱湯。”女兒還打趣地問:“你在工地晚上吃的啥?肯定沒有四菜一湯。奶奶做了紅燒排骨、燉雞、素炒生菜、木耳山藥和西紅柿紫菜雞蛋湯。”晚飯后,女兒知道她的擔心,趕緊做作業,她在攝像頭的這邊一點點地指導著,差不多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女兒已經把所有作業認真完成。稍做休息,女兒自覺地去練琴,她照樣能耐心地陪著女兒。有一次,我問家玲:“你是咋做到千里之外還能管好孩子的?”她回答:“我鍛煉女兒從小凡事自己來。她跌倒了,我不能扶她起來,但我會陪著她,給她勇氣。”春節時,家玲的女兒來工地探親,除夕聚餐時,母女兩人一起深情演唱《天之大》:“離別雖半步即是天涯……唯有你的愛是完美無瑕。”
愛人的世界,我沒走遠
八九點的陽光斜照進辦公室,俊磊手機的鬧鐘響了,他隨即到樓下,剛好我也下樓,他問我:“懷孕一個月,多吃點啥好?”我被問蒙了,他才解釋道:“愛人已經懷孕一個月了,今天去孕檢,我通過視頻陪著她,醫生還指給我看了!”俊磊去年剛剛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會早起掐著時間給愛人點熱騰騰的早餐外賣,隔幾天便從網上買各種蔬菜、水果和肉送到家。這樣做源自他在監控里的發現——剛結婚時,他點擊手機上的畫面放大看,發現桌上的菜品很單一,他也知愛人是為了省事。如今愛人懷孕了,他更是精挑細選菜品和營養品,愛人孕吐,他看到了,會輕輕地講:“我在你身邊,我給你捶捶……”
父母的晚年,我不遺憾
程明,在工程單位呆了大半輩子的老電力設備員,天天用監控攝像頭自帶的話筒跟父親聊天。他會在晚上六點半左右準時打開手機話筒,有時讓父親看他工作的標準化工地,有時講當天發生的新鮮事。很快,父親就主導了對話——程明聽到父親對著攝像頭問:“今天過得好不好?”隨后接著叮囑道:“一定要好好工作,每天早一點起床,要勤快一些啊!”攝像頭那邊傳來的聲音讓程明短暫地從工地生活中抽離,此刻,他仿佛回到童年,就在自家的那個小院里。自打父親生病臥床不起,家人就把攝像頭移到了父親床邊,姐姐囑咐程明,一定記得天天和父親說話,那是父親最開心的時候。有一天,他剛打開攝像頭和父親聊天,可恰巧接到同事電話說隧道里有事,等他進施工處理完出來再打開攝像頭,家里哭喊聲一片,程明知道父親走了。前幾天清明節回家上墳,在父親的墳前,程明長跪不起,姐姐告訴他:“爸爸最后一句話是:‘我在攝像頭里看到明明了,他是做大事的人,不掛礙的!’”程明對姐姐說:“我為的是能夠更好更快的鄉村振興更完美,讓子女們能夠使用智能電化美好生活,盡早到家見父母最后一面,爸不埋怨,我就不遺憾!”
現在,隨著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更新。惟愿我們雖然分隔異地,也能不缺席孩子的成長、愛人的世界、父母的晚年,互相掛牽,默默陪伴。(王帥 )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