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可以有效實現質量目標,體現“向管理要效益”的積極作用。
本人在企業擔任多年的管理者代表,積極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在業內老師、同行、經營者總結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摸索出了“寫所需的,做所寫的,記所做的,評所記的,用所評的”16字工作心得,并將心得體會應用于企業的安全管理過程。
寫所需的。以企業安全責任人為主導,由相關職能部門起草企業的安全管理資料,包含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目標等。這里說的所需,一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所需,二是國家政策理論所需,三是地方政府部門安全監管要求所需,四是標準規范所需,五是上級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所需,六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際所需。
做所寫的。這是一個宣貫過程,也就是按照已經寫好的規章制度、操作流程或工作計劃開展相應的工作,比如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就要按照年初制訂的年度隱患排查計劃和月度實施方案,組織人員查臺賬、查思想、查現場,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寫了不做,再好的體系也只是一紙空文;不按照寫的去做,就會出現“寫一套、做一套”的“兩張皮”現象。
記所做的。這是一個資料和經驗積累的過程,也就是及時把安全管理過程中所做的工作,以“記錄”的形式記下來,一方面可以豐富管理臺賬、為企業參加各類評比、考核、認證等積累素材、依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資料、檔案的積累、查閱,為企業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鑒和思路。
評所記的。也就是定期對記錄、積累的一些文件、表式等進行數據分析、評估,以期從中找出安全管理的模式和規律。比如通過對《治安糾紛處置記錄》進行每季度分析,就可以發現在某些時段哪些治安糾紛問題常發、多發,繼而分析常發、多發的原因,從而為下一步治安、秩序管理工作制訂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用所評的。定期評估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有效途徑。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要將評估結果及時向各層級管理人員進行通報和宣傳,不能為評而評,只有把評估結論和建議反饋、貫徹到位了,那些記錄、報告才能真正“活”起來。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PDCA”循環,安全管理同樣要求閉環管理,做到了循環、閉環,企業的安全管理就能做到持續改進、一方平安。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