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說過:“成熟意味著看到差異,但又意識到差異不重要。”我深以為然。
年歲漸長,逐漸明白,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所有的人也不可能都一樣,人與人的思維、習慣和三觀不可能完全相同。尊重和包容別人的不同,一定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yǎng)。
自然界正因為有差異,景物才競相爭艷,千姿百態(tài)令人陶醉。人類何嘗不是如此。
也正因為有差異、有競爭,才使人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豐富完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我。
事實上,由于人的家庭、經(jīng)歷、學歷、環(huán)境不同,會塑造出各種不盡相同的性格、脾氣、習慣和生活方式。
聽過這樣一句話:“你站在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當你站得足夠高,看得足夠多時,你會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種活法。這個世界是非常復雜的,遇見無法理解的人和事,你可以不認同、不效仿,但必須有尊重和包容之心。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尊重差異,包容不同。正如一位好朋友所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但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
與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太自以為是。看到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就埋怨指責,認為對方?jīng)]見識。聽到別人跟自己意見相左,就覺得對方是另類,不可交。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看過多少書,走過多少地方,而是允許別人跟自己不一樣,用氣度和胸懷包容不一樣,接納不一樣。
時常有人問:什么樣的人,才算更有文化,更見多識廣?
有位朋友講了一個判斷標準:“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能夠接納別人的不同,往往更能凸顯出一個人的氣度和胸懷。真正成熟的人,沒有看不慣的事,也沒有容不下的人。他們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也允許別人與自己不同。
就像古人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個世界才會有不同的美。
只要對方的不一樣,有道理、有好處,那完全可以用接納來豐富和完善自己,使之更好地合作共贏。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任何事情,沒有對錯,只是接受與不接受。用智慧改變能改變的事,用胸懷包容不能改變的事。”很多煩惱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心。氣度越大,對他人的抱怨就會越來越少;格局越大,與他人的別扭就會越來越小。
當你和別人的看法不同時,別急著爭辯,要學會傾聽。當你遇到三觀不合的人,別輕易指責,要學會包容。尊重別人是一種涵養(yǎng),包容不同是一種境界。
懂得和踐行了尊重和包容不同,那么,你的立足之地肯定越來越大,成功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
要記住,你可以發(fā)自己的光,但任何時候不要去吹滅別人的燈。(王帥)
安全文化網(wǎng) www.zltai.com上一篇:養(yǎng)生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