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日希勒居民韓東山說;上個世紀80年代初啊,寶日希勒這個地方呢到處都是小煤窯,這些小煤窯老板把煤掏空,然后是拿錢走人。但是不長時間,這些掏空了的小煤窯就開始塌陷,于是草原上就變成了一個個大、小冒頂坑,經常有放牧的牛、羊掉進去過,曾經有一臺車連人也掉進去了,到現在都沒拿出來。此后,又經過多年雨水沖涮,有些冒頂坑就變成了長長的排水溝了,我們這個牧民到那兒都不敢放牧了。
2013年9月初,記者在采訪韓東山時,他的回憶讓人心寒。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后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各大小企業、個體業主等,蜂擁而至寶日希勒礦區建井挖煤,礦區內小煤窯急劇增加,遍地開花,小井數量最多時近400眼,形成“無序開采、無序經營、無序銷售”的局面。
這些小煤窯老板采取短期搶采煤炭為主的粗放經營方式,把煤掏空后就拿錢走人,不僅生產銷售上管理混亂,嚴重擾亂了煤炭市場經營秩序,而且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并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這些小煤窯采用扒大窯的采煤方法,生產服務年限僅為2-3年,采空區距地表深度為50~60米,地面形成筒狀塌陷坑(俗稱“冒頂坑”),坑深15~20米。據有關部門調查,寶日希勒礦區地面塌陷涉及影響范圍約19.06平方公里,形成塌陷坑2300余個,從過去老資料照片就能看出,成排成行的大小不同、規格各異的地洞就像新疆地區的坎兒井一樣,把個好好的呼倫貝爾草原弄的千瘡百孔。
韓東山;現在好多了,2005年,草原上來了神華寶日希勒能源公司,他是央企,他們在開采煤炭的同時,開始投入資金著手治理草原生態環境,不僅填平了幾千個冒頂坑,還在上面種了草,使草原生態環境得到了逐步恢復。
露天礦總工程師蘇慎忠說;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我們堅持以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落實認識到位等“三個到位”為途徑,從生產各個環節和企業發展全過程入手,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美麗與發展雙贏,走出一條具有神寶特色的綠色礦山建設之路。
認識到位;全體員工達成共識,作為國有企業的我們,勇擔社會責任,不同時期采取了不同方式的生態環保舉措,舉全力推動草原生態綜合保護。措施到位;按照整體規劃,逐步實施的原則,編制了《露天煤礦綠色生態示范工程建設規劃》,堅持生產到哪里、綠化到哪里,澆水養護到哪里,做到綠化零死角,全面恢復生態原貌。資金到位;堅持加大投資力度,目前按照噸煤2元提取綠化復墾專項費用,高標準實施綠化環保工程。截至2012年末,已累計投資2億元,完成工業廠區和排土場整形、綠化825萬平方米,腐殖土回填300萬立方米,植樹35253棵,勘查治理小煤窯采空區338萬平方米,建設防風抑塵網4200米。
復墾綠化公司副經理陳玉玖說;我們堅持 鋪設了近萬米的噴灌管路,使用大功率的水泵將經過污水廠處理的達標水存儲到排土山頂部的蓄水池里,對綠化的草木及時進行灌溉,我們還用先進的痕量滴灌給水技術對修復的邊坡進行灌溉,從而保證了綠化效果和質量。
該公司今年計劃投資0.65億元進行露天礦排土場復墾綠化,目前,已完成排土場整形115萬平方米(累計已達到1000萬平方米),種草34萬平方米,植樹4萬顆,油菜種植62萬平方米。明年,公司還計劃投資6000萬元,完成露天煤礦外排土場全部綠化及內排土場綠化共300萬平方米。
公司董事長劉明表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按照神華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的戰略部署,切實發揮呼倫貝爾草原的地緣優勢,從生產各個環節和企業發展全過程入手,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美麗與發展雙贏,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寒草原區綠色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現如今,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在神寶人的精心呵護下,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神寶特色的綠色礦山建設之路,努力建成安全、高效的綠色生態示范露天煤礦,要在開采大自然賦予的煤炭資源的同時,留綠色于后代,還美麗于草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