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地基基礎施工及地質災害治理施工工程,施工類型多樣、工藝復雜,施工環境多變,參與施工人員流動性大、技術水平與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導致施工現場往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以下淺談如何搞好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1 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發生原因
1.1 人的不安全行為
施工現場一線施工人員大多來自于農村,人員素質低,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安全生產的基本常識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不夠,操作技能相對不足,在施工作業中不安全行為時有發生,表現為施工作業中操作錯誤;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業;機器運轉時加油、清潔、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未使用防護用品;不安全著裝;工作時說笑打鬧;帶電作業等。
1.2 物的不安全狀態
施工現場往往由于工作忙、人員緊張,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定期安檢跟不上,重使用、輕管理,對防護裝置或棄而不用,或失靈不修復就使用;機械設備老化,該報廢的不報廢仍在繼續使用;現場安全防護不到位,或安全防護破損、拆除后不及時修復等。
1.3 安全管理不到位
項目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要求認識不足,在施工中不能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進度的關系,在進度、質量、效益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往往是安全讓步,或沒有真正把安全當大事抓。現場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工作時對安全工作考慮不周全,存在“安全工作應是安全員的事”的傾向。現場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安全素質差、安全知識欠缺的現象依然存在,對安全操作規程掌握少,對規范、標準不熟悉,有時甚至對現場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或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現場施工一線工人基本上都是招來即用、培訓不夠,對所使用的勞務分包隊伍有時放任不管。現場安全技術交底不夠或不進行安全交底,有時出現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同時,還存在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作業等現象。安全經費投入不足,一般表現在購買個人防護用品時降低標準,對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或不購買、或只做部分投入,達不到標準要求等。
1.4 不良的生產作業環境
物品隨意堆放,工具隨意亂扔,廢棄物不及時清理,場地通道狹窄使操作者行動不便,安全標志不設置或設置不規范,安全防護設施的擺放不合理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現象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為失誤。
2 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樹立安全觀念,提高安全意識
全員牢固樹立安全觀念,提高安全意識,這是做好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途徑。安全生產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全員參與,缺一不可。現場管理人員切記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顧當前,不顧長遠,不能對安全生產心存僥幸,要保證安全費用的投入及合理使用。“ 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盡職盡責,千方百計消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其中“長”和“常”字就道出了安全生產工作的經常性,不間斷性。也就是說安全工作貫穿于整個項目生產全過程,不是一時一會兒的事。
2.2 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安全素質。
(1)加強對管理層培訓。企業必須定期、定時、分批培訓各級領導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認真學習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產的素質,做到對安全生產能管、會管、管得好。
(2)加強施工人員崗前培訓,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項目部對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進行針對性地安全技術教育培訓,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種及相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于從事電氣、起重、建筑登高架設作業、焊接、汽車駕駛等特殊工種的人員,必須經專業、專門培訓,并獲得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2.3 加大安全生產宣傳、監督、檢查力度
通過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與普及,營造安全生產的氛圍,讓人人懂得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將要付出的代價,使得遵守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開展各項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安全問題,舉一反三并及時督促檢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通過安全監督、檢查,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2.4 健全管理制度,嚴加安全防范
(1)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使與生產有關的任何人、任何部門都負安全責任,增強各級管理、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心。
(2) 建立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交叉作業,多層作業多,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因此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針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防分析,按照安全層次及各工序間的相互影響,全面規定,從而在施工組織上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從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建立并嚴格實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每個分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根據分項工程的具體情況,用書面形式向施工人員進行操作方法、安全預防措施等進行全面的、針對性的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掌握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在自覺增強安全意識的同時,提前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安全交底中,管理與施工人員要嚴格履行簽字手續,把交底單作為技術檢查依據,并將其作為技術檔案存檔。
(4)建立安全檢查制度。每個分項工程均配備安全員,專職安全員每天例行檢查并留有記錄,對查出的隱患應及時整改;項目部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檢查,進行安全生產措施落實情況評分,獎好罰差。
(5) 建立違章行為責任追究制度
凡是發生各類安全事故,不論大小,都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分析,追查和處理。在分析、追查原因中, 首先要從各級領導責任查起,在查清各級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的同時,還要追查分析各類管理層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 正確處理安全與效益的關系
企業從安全生產的角度看,安全管理雖然是一種成本投入,但它更具有投資的價值,安全的目的就包含了追求經濟利益的內涵,所以安全應被看成是一種有創造價值的活動。一些發達國家的研究揭示,合理的安全投入產生有效的價值,其投入產出之比是1:6。據我國有關課題研究示,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條件下,我國的安全生產投入產出的比值1:5.83。我國學者在2000 年對中國4個城市的10多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得出的結論是:輕傷事故損失比(間接損失和直接損失)約為2.33:1;重傷事故損失比約為2.31:1;而死亡事故中這一比值高達3.25:1。現實施工管理中,一些項目經理為了節省幾根鋼管、節省某一工序、減少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而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而直接損失與節省的幾根鋼管價值相比,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安全生產就是效益和利潤,它能給企業帶來生產效率,帶來經濟效益,帶來良好的社會信譽。
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似乎都是偶然的,但是經過分析就知道,事故的發生存在很多必然因素。因此,安全管理的職責就是要逐步消除導致事故發生的必然因素,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偶然性。
4 結論
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圍廣、原因多、突發性強,但只要從提高思想認識,完善管理機構,健全安全制度,加強安全培訓,根據各項工程的具體情況,制訂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狠抓落實到人到點,做好防患于未然,不要心存僥幸,那么施工安全事故必將大大減少,對保護人們的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葉貴,陳夢莉,汪紅霞.建筑安全事故人為因素分類研究.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4)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