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調水,驚濤濺玉千堆雪。
浪底排沙,巨瀑噴珠萬簇花。
6月21日,隨著黃河防總一聲令下,小浪底水庫的多個閘門徐徐升起,歷時二十天的2023年汛前黃河調水調沙拉開帷幕。
激流奔涌,濁浪沖堤。對于焦作河務局而言,此次調水調沙是對前期防汛備汛的一次檢驗,更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首場“大考”。焦作河務局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全體職工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各部門間密切溝通,齊心協力,共同奏響激昂奮進的防汛進行曲。
周密部署 夯實防汛責任
由于本次汛前黃河調水調沙流量大、持續時間長,為確保工程、灘區和涉水生產安全,在接到調水調沙通知之后,焦作河務局聞令而動,緊抓落實。迅速召開專題動員會議,宣布6月21日8時啟動防洪運行機制,成立了水情災情綜合組、搶險技術組、物資保障組等八個職能組,明確領導分工及各職能組職責,對調水調沙期間18項工作進行詳細部署。
“全體干部職工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層層壓實防汛責任,防洪運行(調水調沙)機制啟動后,各職能組要全部上崗到位,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帶班。要以臨戰的姿態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確保圓滿完成本次調水調沙各項工作任務“。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調水調沙專題會議結束后,各職能組迅速進入作戰狀態,水情統計分析、工情險情管理、物資儲備調度、河道行洪清障等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焦作治黃人團結一心,有序作戰,以實際行動書寫敢打硬仗、敢于勝利的初心“答卷”。
眾志成城 共筑安全屏障
進入調水調沙期以后,焦作河務局機關大樓的氣氛熱鬧而又緊張,深夜的防汛會商室燈火通明,各級領導針對實時水情通過視頻連線會商;值班室傳真機不時發出電文傳輸聲,傳來上級調度指令及工作要求,值班人員手拿文件快步送至帶班領導審閱,并及時下發至局屬各河務局。
“6月23日8時小浪底水庫按3900立方米每秒下泄。”“6月24日8時起小浪底水庫按4400立方米每秒下泄。”
……
隨著黃河流量不斷的上漲,巡堤查險、河勢查勘、水位觀測、根石探摸、測量灘唇出水高度等工作緊張有序的開展。一線職工日夜堅守在防汛最前沿,他們克服酷暑、連軸奮戰,準時準點完成每一項工作。
較大流量水位變幅時,水位觀測頻率達到1小時一次,觀測人員細致耐心,以頑強的意志及時準確完成各項觀測任務;工程巡查人員,用腳步丈量每一寸黃河堤壩,為險情早發現、早搶護爭取時機;搶險現場,隊員們斗志高昂,大型機械轟鳴作響,石塊、鉛絲籠被拋投入水,激起飛濺的濁浪。大河岸邊的熹微曙光和沉沉夜色下,都有著治黃人堅守的身影。
奔騰的急流,動搖不了治黃人永保安瀾的決心;炎炎的烈日,影響不了治黃人心中對幸福河的向往;在經歷過二十天的奮戰,2023年汛前調水調沙工作圓滿結束,期間,焦作河務局共上傳水位數據1000余組,發布水情短信40余條、編制防汛簡報20余期,下發各類通知文電30余個,為防汛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賦能防汛 科技“智慧”治河
近年來,焦作河務局堅持守正創新,在做好防汛工作人防、物防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技防的重視,充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等科技手段,為調水調沙和防汛工作賦能。
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為要求建設的黃沁河保護治理現代化綜合管理平臺,將市縣局雨情、水情、工情、值守人員信息等收錄并實時更新,將防汛基本情況、防汛搶險知識、防汛業務匯編、防汛預案等基礎資料匯集,實現了數據互通共享、系統融合互聯、市縣兩級貫通、業務決策應用一體化。
調水調沙退水期中,大玉蘭控導工程出現一處小面積根石坍塌,巡查記錄人員通過“河務通”APP上傳工程情況照片,輸入出險類別、出險原因、出險部位等,整套流程環環相扣,操作嫻熟。入汛以來焦作河務局通過全面推廣“河務通”APP使用,運用運行觀測、查險報險、水閘觀測、安全檢查、水量調度等移動應用程序,實現了實地巡查、實時上報、及時審批、高效辦結,有效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對壩岸工程監測報警系統進行升級,解決了信號傳輸近、待機時間短等技術難題。在長期靠水且汛期出險頻率較高重點險工和控導工程布設壩岸工程監測報警器40余處,精準監測工程安全運行情況,不斷提高一線人員查險報險工作效率,保障了一線職工人身安全。
還有衛星云圖、視頻監控、無人機…這些充滿科技力量的新技術、新設備全面提升了科技治黃能力,為黃河安瀾和沿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安全墻”。
當前,黃河即將進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焦作河務局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繼續強化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加強流域雨情、汛情研判,嚴肅防汛檢查督查,嚴格落實防汛隊伍、料物和大型機械設備,加大防洪避險宣傳力度,確保黃河度汛安全,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封丘河務局雨后特巡保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