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白常軒,已經在博愛河務局一線班組已扎根16年,從剛參加工作“一無所知”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業務精通、技術扎實的多面手和技術骨干,近年來,獲河南河務局勞動模范稱號,焦作河務局科技創新“先進個人”、沁河抗洪搶險“先進個人”、科技創新“師徒金搭檔”。今年12月獲河南河務局首屆“十佳新時代黃河衛士”表彰,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閃耀出絢麗的光彩。
不忘來時路
學習中積蓄奮進之力
2007年11月退伍后,白常軒進入黃河系統工作,立志要做新一代技能型治黃人。剛入職的他有些迷茫,不了解防洪工程,不懂工作流程,不會操作機械,專業知識薄弱,工作方法欠缺。于是他便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向老同志請教;遇到不懂的專業知識,翻閱書本學習;遇到不會操作的機械,他就對著說明書日夜研究……
白常軒總是以部隊的標準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日常維修養護工作任務,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姿態前行,早出晚歸、工作認真是職工對他的一致評價。線直弧圓的堤肩和堤腳線、棱角分明的土牛和界埂、干凈整潔的堤頂和堤坡……白常軒所管理的責任段,在單位每月組織的評比檢查中,總是名列前茅。
不負赤子心
工作中積蓄擔當之力
由于技術全面、業務突出,2017年,白常軒被抽調至南水北調焦作段土建維修養護項目項目部任項目副經理,四年的時間里他帶領職工每日風吹日曬奮斗在一線施工現場,該項目多次得到上級領導好評,2018年被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建設管理局評為“先進個人”。
2021年,面對自1982年以來最大洪水和頻繁的極端天氣,一次次的卷“水”重來,一組組被刷新的水位、流量數據,在一場場的洪峰阻擊戰中,白常軒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想在前、干在前”,為奪取防汛搶險的全面勝利,他全力以赴,同時間賽跑,與洪水作戰,開展了一場驚心動魄秋汛洪水防御保衛戰,風雨中,黑夜里,是他的工作常態;電機轟鳴,蚊蟲叮咬,是他的生活情景,白常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險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為沁河工程安全度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打贏防御黃沁河秋汛洪水這場硬仗中,由于個人表現突出,被黃委嘉獎。
“三基四化”工作開展以來,白常軒帶領班組職工深刻理解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與標準,通過縱向對比自我提升,橫向對比學習標桿,全面找差距、補短板,積極參與班組庭院規劃設計,主動為班組改造提升獻言獻策,多措并舉助力基層班組建設,促進“三基四化”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不墜青云志
實踐中積蓄創新之力
負責工程巡查和堤防養護工作的他意識到光靠力氣是很難提高工作效率的,于是多次前往兄弟單位學習交流科技創新項目,在班組大力宣傳“創新處處可為,人人可為,時時可為”的理念,廣泛發動班組職工人人關心關注創新創效、熱心參與創新活動,開辟創新交流園地,定期組織職工一起討論創新工作。開展討論交流活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創新金點子合力化建議活動,班組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面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他立足實際,刻苦鉆研,研發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切實減輕了一線職工的勞動強度,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10項科技項目研發,其中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通過黃委三新認定5項,河南河務局科技進步獎2項,河南河務局科技火花獎3項,水利職工創新成果獎4項,河南省水利科技創新成果獎2項,河南河務局創新成果獎2項,公開發表論文3篇,學術交流論文5篇。
隨著治黃事業信息化進程的全面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他主動學習信息設備應用,熟練掌握“河務局”APP使用、小魚易連視頻設備調試、無人機操作及單位信息化平臺等各項功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組織班組職工共同學習信息化知識和應用操作技巧,促進一線班組實現以信息化手段賦能黃河保護治理,做到以科技創新驅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伍老兵,一名兢兢業業的“黃河人”,始終堅守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彈奏出精彩的樂章,為治黃事業高質量發展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7千瓦汽車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