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來,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持續推進天然氣管道保護立體化管理經驗,扎實開展管道巡查監測、隱患排查整改、地企協作配合,為天然氣管道高效運行夯實基礎。
加強管道巡查監測。作業區建立健全管道巡查制度,借助現代化監測手段,進一步強化在線監測、智能巡檢在管道保護中的積極作用。作業區在講渡線沿線安裝了306臺帶無線傳輸功能的攝像頭,實時監控管線周邊情況,并上傳至作業區調度室干線視頻監控平臺,24小時對管線周邊散發施工、零星施工進行智能識別并對不安全行為進行抓拍,提升了管道保護效率。同時,推進“無人機+步行”結合的新型巡檢制度,實現了管道巡護周期性全覆蓋,有力提升了管道巡查質效。
加強隱患排查整改。嚴格落實“三色預警”“安全協議簽訂”“警戒線設置”“現場安全管控”等制度,推進“巡檢專班-外委巡護-專職信息員”的管道隱患防范機制,壓實管道隱患排查整改責任,有力消減管道安全風險隱患。2023年3月以來,共發現處理進入管道“黃色預警”區域的重型車輛200余次,發現處理農田治理、撂荒地復耕、梁開高速、成達萬高鐵等第三方施工260余次,簽訂安全協議逾50份,確保了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加強地企協作配合。建立健全地企協作機制,積極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共同解決管道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管道保護工作合力,有力保障天然氣管道安全、高效運行。目前,作業區與所轄管道沿線150余個村鎮政府、派出所進行了管道保護對接聯系,落實了施工前安全告知、信息溝通、管道安全宣傳教育、應急管理等制度,進一步提升了天然氣管道保護水平。(潘秋佶)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