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沒有了霜雪侵襲,意味著冷天氣結束,氣溫進一步回暖,雨水也隨之增多,“谷雨如絲復似塵”。此時,田間小麥正處于抽穗期,充足的雨水,合適的溫度,使其茁壯成長。這就是“清明宜明,谷雨宜雨”的原因所在。
但萬事皆有度,降雨次數越多,降水量越大,小麥植株抗性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也就增加。農諺說:“谷雨前麥挑旗,谷雨后麥抽穗。”意思是谷雨前小麥進入孕穗期至抽穗期,是小麥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降雨過多,小麥赤霉病流行風險大,白粉病、銹病也會發生。因此,谷雨前后,農人要根據小麥實際情況,合理噴灑農藥,預防穗期病害。
除此之外,谷雨前后,還是種植蔬菜的絕佳時機。由于田間種了小麥,幾乎每家每戶都在房前屋后種植蔬菜。每年這個時節,年近八旬的母親步行到鎮上,買回黃瓜、番茄、茄子的秧苗和絲瓜、西葫蘆、南瓜、豆角的種子。等我周末回家,一起用鋤頭、釘耙把前院空地深挖一遍,整修平展,播種栽秧。在后期苗期管理中,需要保障秧苗有充足的水肥。母親隔三差五就把塑料管連接在水龍頭上,引來自來水澆菜。
“清明祭皇帝,谷雨祭倉頡。”相對來說,谷雨時節,田間的農活不多,人們相對比較清閑,經常舉行一些與谷雨節氣相關的民間活動。傳說谷雨的起源與倉頡造字有關,倉頡造字驚動了天地,出現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觀。后來,人們將這天定為“谷雨節”,以紀念倉頡的功勛。時至今日,白水倉頡廟仍然有在谷雨時節舉行廟會的傳統,感念倉頡發明文字的巨大功績。
“雨前香椿嫩如絲”,谷雨前后,香椿醇香可口,營養價值高。無論是爆炒、涼拌、腌制,都能品出鮮嫩的味道。每到這個時節,老家院子里那棵香椿樹上冒出的嫩芽就成了搶手貨,左鄰右舍紛紛前來索要香椿芽。母親大手一揮,指著靠在墻角帶鉤的竹竿說:“你們自己鉤吧!”谷雨時節,槐花盛開。山坡上、田野里,芳香四溢,人們紛紛前去采摘槐花。我也會利用周末,陪著母親一起去捋槐花,拿回家蒸槐花麥飯。槐花麥飯是一道不錯的美食,也是大自然給人類無私的饋贈。
谷雨時節,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也是牡丹花最絢爛的時節。人們可以利用難得的空閑時間,攜帶家人,踏青賞花,抓住春天的尾巴,享受美好的春光。(王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