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通訊員,不僅要會說、會寫還要會拍。筆者經過幾十年歷練過后,以前我困惑的問題,現已迎刃而解,筆者結合30多年經歷,談一下筆者感悟。
報道什么?從哪里獲取報道素材?怎樣寫出一篇好報道?這是許多通訊員小白面臨的難題,很幸運地筆者快速找到了答案。
多讀多寫,善于積累。要想寫出好文章,首先需要通訊員多讀多看,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從而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和寫作素材。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重點關注生產經營、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信息,為自己的寫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寫作是細水長流的事情,作為一線通訊員要保持勤于寫作的習慣,通過不斷練習來提高寫作水平,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記錄每天的生活、定期撰寫一些評論、新聞報道等,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通訊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同時要具備深刻的思考能力。在撰寫新聞稿件時,在保證新聞報道完整性的基礎上,不斷對文字進行加工修改,深入思考新聞現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打磨出一篇“精品”。
如何利用好短視頻平臺,拍出有意思、吸引人的視頻也是對通訊員的一個小考驗。創意是短視頻的靈魂,擁有一個好創意,視頻就成功一大半。在拍視頻時,好的創意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讓人印象深刻。創意可以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也可以是突發奇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要讓大眾在短時間內獲得有趣的體驗。
拍攝技巧和剪輯也至關重要。在拍攝視頻時,運用合適的鏡頭、輔以恰當的構圖和色彩搭配,都可以讓視頻更具觀賞性,讓大家更愿意投入其中。拍攝完成后,通過剪輯把素材整理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剪輯時合適的音樂可以讓短視頻更具感染力,巧妙的轉場、過渡讓短視頻更加緊湊,更有吸引力。
經過筆者三十多年的努力下收獲生活,今后,我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堅定的信心,不負重托、守正創新,努力創造更多的精品佳作,爭當一名合格的通訊員。
筆者在汲取新聞知識養分的同時,也在反思該如何更好成長、更快進步,掌握新聞宣傳工作的“妙門”。
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源于一條好的新聞線索,但是有時候線索又過于寬泛,如何另辟蹊徑、推陳出新,用“小切口”傳遞好聲音,講出好故事,吸引更多讀者閱讀,需要筆者不斷思考。
“小切口”是跑出來的。現場一個小小的故事往往包含著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在落實重點工作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單純從總結匯報材料中搜刮來的新聞素材相對呆板,沒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新聞攝影也是同樣,用著名攝影家羅伯特·卡帕曾說過的一句話引導筆者:“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就啟示我們每個電力新聞人都要有好的腳力,因為有現場感的新聞才富有生命力。
“小切口”是挖掘出來的。如何把一場會議寫出活力,并在更高的平臺發表,需要換個角度去細心觀察。例如表彰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大型會議,我們可以從會議的材料中摘取模塊,撰寫經驗類、成績類報道;從受表彰人員中發掘先進事跡,撰寫花絮式報道;從單位所取得的成果中,撰寫評述式報道等。
電力文化與新聞人需要凝聚思想的作用,也是一線新聞線索源泉,善于觀察思考,大膽嘗試抓取線索的“小切口”,用一稿一事的形式去報道好一場會議,會讓新聞價值更加突出,也更有影響力。
“小切口”是積累出來的。要善于建立采訪信息庫,充分掌握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學會把所見所聞與積累聯系、用積累撞擊現實、從現實中撞擊積累并獲取新聞,繼而達到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
慧眼識新聞,重點挖掘發布會背后的故事,這樣的內容不僅僅吸引眼球,甚至是獨家。每一個新聞點都是金子,但是上面積滿了灰塵,如何讓它閃閃發光,需要不斷提高對新聞價值的感知力和敏銳度。
新聞價值的選擇與判斷上,區別于其他記者,在“每次握手”慧眼識新聞,重點挖掘發布會背后的故事,這樣的內容不僅僅吸引眼球,甚至是獨家。每一個新聞點都是金子,但是上面積滿了灰塵,如何讓它閃閃發光,需要不斷提高對新聞價值的感知力和敏銳度。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電力新聞的力量不容忽視。作為電力文化人與電力通訊員,我們有責任和使命秉持著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寫好每一篇通訊稿。現在當我回想起幾十年的經歷,我會感到無比的充實和自豪。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段有意義的學習旅程,它讓我對電力文化人與電力通訊員這個身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積累也一定是走好新聞宣傳這條路的必修課,筆者剛開始接觸寫作可能連新聞要素都沒法寫全,剛開始拍攝連基本的參數都不了解,只有經過反復的積累、修改和試錯,才能找到走好這條路的“小切口”,讓思維與這份工作碰撞產生“火花”。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取經之旅結束,我將奮楫揚帆、再接再厲,不斷把課堂上汲取的知識轉化為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動力,練強基本功,當好有心人,努力在電力文化人與電力新聞宣傳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筆者將奮楫揚帆、再接再厲,不斷把多年來汲取的知識轉化為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動力,練強基本功,當好有心人,努力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明確了未來的努力方向,也逐漸掌握了新聞通訊的技能。筆者最終會用經驗貫串應用與電力文化、電力新聞宣傳實踐上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那些“沾有泥土”的故事,傳遞出更多富有價值的電力文學、電力新聞。 (王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父親節
下一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的提升路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