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領域是國網縣供電公司各類工作的核心,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作用,這對于推動國網縣供電公司企業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提升國網縣供電公司行業思想政治建設為切入點,從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指導,努力培養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團隊,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努力實現精神文明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結合,把人民利益為核心改善生活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四個方面,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與手段上,針對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思考。
一、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
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在發展中要注重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員工能夠在工作中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明確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在社會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充分地履行自己在工作中所承擔的義務。同時員工在政治上緊跟黨的方針政策,明確自身思想站位,為煤炭企業的改革保駕護航。這對于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堅定不移地進行改革,從而鞏固和保障創新成果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有效地進行轉型。
(二)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綠色文化建設的需要
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在日常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提高經濟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之外,還應充分地履行社會責任。在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號召下,作為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更應該樹立自身的企業綠色文化,進而在日常運營的過程當中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相應的貢獻。因此這也要求了企業員工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除了充分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之外,還應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強化環保理念,始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運營當中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切實守住好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紅線,降低企業在運營過程當中對于環境的污染程度,提高資源利用上限,堅持環境質量底線,才能夠充分地履行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的社會責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觀念才能夠真正在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落地生根。
二、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片面性
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涵蓋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含了法律素養、政治素養、安全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等。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國網縣供電公司在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大多只是從政治素養教育、安全意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著手,忽視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法律意識方面的教育,從而導致了煤炭企業在對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無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使得員工在工作中無法將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另外部分國網縣供電公司的相關領導者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沒有充分的認識,其片面地認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對于員工單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夠將企業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進行有效的平衡,這都導致了企業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高,成果不佳。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與員工生活脫節
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面臨不同的情況,因此員工的思想狀況也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中。這也要求了國網縣供電公司在對于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一定要充分注意到員工在思想認知、情感意識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方法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持續性和漸變性,進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目前在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運營過程當中,對于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舊采用老一套的理論教學辦法。如做總結、下任務、定指標、做報告、組織參觀考察、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等,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從而使得員工感受不到教育的新意,也無法最大限度提高員工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忽略了員工的教育疏導和情緒管理,使得員工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持排斥情緒。沒有充分認識到員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的相關需求,這都使得國網縣供電公司在對于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淪為了一種形式,教育效果逐漸弱化。
(三)政工隊伍整體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
目前大多國網縣供電公司政工隊伍兼職人員較多,專職人員較少,又缺乏專業的理論基礎培訓,從而使得部分兼職人員對于怎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統的認識。這也導致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當中形式較為單一,上傳下達的方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了一定的創新性,部分年輕人覺得政工工作不能夠鍛煉自己,工作較為繁瑣單一,不愿進入政工工作崗位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這也導致了政工隊伍中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大。
三、國網縣供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策略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各企業的黨委和各級領導干部都必須站在加強我國政治建設高度、站在加強我國政治建設先進性的戰略高度,站在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促進企業和諧的全局高度,堅定樹立越來越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況下,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不斷強化其影響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其內涵和方法的創新。依據“充實精神、引領行動、促進發展”的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導向,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為主軸,確保國網縣供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在正確軌道上穩步推進。要確立黨的領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地位,行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全體人民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全體人民都受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觀念,切實發揮各方面的作用,形成黨的統一領導、黨政分工負責、黨員模范帶頭、干部職工共同參與,黨政工團共同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二、培育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首先,我們需致力于構建一支規模穩定、學歷層次較高、年齡分布合理的政工干部隊伍。這樣的隊伍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卓越的業務能力以及全面的綜合素養。其次,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培訓的力度。將政工干部培訓作為企業年度培訓總體規劃的一部分,采取階段性、批次化的方式進行系統性培訓,旨在提升思想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第三,我們需要持續探索和創新政治工作人才的培養方式。采取招聘、選拔和實踐訓練等多樣化手段,通過挑選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思想政治領導者對年輕政治工作人員進行傳授、幫助、引導,并在政治干部隊伍中開展“比、學、趕、幫、超”競賽、樹立模范、加強內外交流等形式,選拔、鑒定、引進一群具備思想覺悟、積極求學、專業鉆研、技能卓越、熱衷實踐、樂于奉獻的人才,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崗位。政工干部不僅需要在政治上不定期給予關心和幫助,而且還要在工作上提供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給予溝通交流和精神上的關懷。在政治領域,對政工干部的地位和價值予以充分尊重,確保其與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享有同等關注和平等待遇。在職業領域,應當對政治工作保持高度關注并予以充分支持,對政治工作人員進行成果認可、激勵鼓舞,推薦任命,從而激發政治工作人員熱愛崗位、勤奮敬業、務實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日常生活中,對政工干部進行真摯的關注和關愛,全力以赴協助他們解決實際困境與難題,從而達成政工人才表現突出、充分發揮其潛能的職業目標。廣大政工干部時刻要牢記自身的使命職責和擔負的政治任務,不斷提高政工干部的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秉持著堅定的理念,即忠誠于國家和黨的旗幟,同時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勇于創新。在職業生涯中,保持敬業精神,致力于服務企業,為促進企業發展貢獻力量,建立一支適應時代變化的高素質政工隊伍。為最大程度地提高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這也要求了政工隊伍一定要在思想覺悟、政治認識上足夠成熟,在工作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遵循黨中央的相關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指示,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為做好國網縣供電公司的思想政治建設做好基礎。另外政工隊伍在日常工作生活的過程當中應不斷地加強黨性修養,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時刻抵御不正之風的影響和侵襲。同時在工作中一定要進行自我剖析,認清自己在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與短板。當然在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積極地進行充電,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為縣供電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礎,做好保障。當然在國網縣供電公司運營的過程當中也應創設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企業文化進而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大力宣傳愛國主義,使得員工充分認識到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認識到國網縣供電公司所承擔的責任以及自身所應具備的素質。這都能夠轉化為提升員工思想政治覺悟的促進力,從而在國網縣供電公司發展的過程當中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創新。首先,需要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創新。緊密結合國內外每天發生的重大事件,結合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企業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等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得到不斷深化和豐富。其次,我們需要不斷改變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以及縣供電公司穩定等領域與統一人的思想意識、規范人的行為習慣和提升人的本領技能相結合,充分利用心理疏導、溝通交流、民主討論、平等交流和人文關懷等人為因素,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入腦入心、從思想上形成潛移默化的工作態度。第三,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內容的創新。實施舉行報告會、設立培訓課程、開展專題教育活動、舉辦競賽、征文、演講等多元化方式,以此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廣泛性。第四,我們需要深化思想政治工作體制的創新。要能夠將企業黨組織的主導作用和行政部門的主體作用有效結合起來,在發揮工會組織職能作用的同時,充分融入了行政領導、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深入到生產現場對于工會干部出勤率較高,指導基層單位生產經營、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范圍廣泛,鑒于處室、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節存在交叉多等實際情況,黨委應當堅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點管理,并不斷將其延伸和拓展至行政及經營管理層面。第五個方面是要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創新。優化思想政治工作組織領導架構,加大人力、物資及財政支持力度,強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監督評估,實施現場引導、推動會議促進以及表彰激勵等策略,致力于打造黨政機關與工團組織共同參與、職工群眾全體投入的健康運行思想政治工作生態系統。
四、做到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首先,要將愛國主義和黨紀學習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各個環節中,努力讓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其中。廣泛推行研究中國革命歷史、黨史、誦讀紅色經典,傳唱愛國歌曲等活動,以此激發干部職工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堅守崗位、恪盡職守、促進企業經濟建設不斷強大、促進企業蓬勃發展。其次,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秉持延安精神、紅色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企業職工時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拓展精神領域、培養文明習俗、提升社會道德風范。其次,我們需要全力推動公民道德教育的實施。通過持續深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評選表彰活動,促進道德建設事業實現新的突破。四是積極推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塑造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典范,促使企業邁向文明發展。五是要堅持正面宣傳引導、堅持團結穩定為主,貫徹貼近縣供電公司、貼近生產、貼近電力員工的“三貼近”原則,深入展示企業經濟社會變革的重大成果,職工群眾精神面貌和各項事業取得的巨大進步,始終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人,全力以赴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化領域的新發展。六是將企業特色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融合,通過深度實施企業文化、安全文化、廉潔文化以及群眾性多元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先進文化的精神提升、智能創新、傳播文明、審美享受等功能,實現企業特色文化品牌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促使企業邁向文明發展。
五、把改善民生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歸宿。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重點和基礎,旨在協助員工應對生產與生活中的具體困境,其根本目標是促使員工樂于從事工作、保持尊嚴的生活狀態,確保改革發展成果得以廣泛分配。各級機構、各級領導要堅決建立“堅持以人為中心、落實人性關懷、真情關愛民眾”的觀念,切實做到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基本利益,傾聽職工群眾心聲、了解職工群眾訴求、關心職工群眾日常需求,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將企業改革發展成果的共享視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大事,需要職工共同參與和實現。通過實施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文化發展以及關注民生改善工程,有效解決職工在生產和生活方面的具體問題。這樣做旨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各項事務的良性發展。(王帥 王漢成 巴宏偉 吳娟)
上一篇:清華大學研學團到開封黃河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