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行,企業里“安全保供、抄收杠桿、服務成本、補安全短板”的新形勢下,隨著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化,企業員工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各種矛盾日益凸顯,一些職工出現心理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因此,科學緩解職工心理壓力,促進企業職工心理健康,是黨務工作者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新課題。
一、當前企業職工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分析
第一,工作壓力是引發心理壓力的直接根源。當前,由于經濟形勢緊張,人員流失等問題,化工企業職工大部分實行的都是“四班三倒”,在人員緊缺的崗位甚至是“三班兩倒”工作制。再加之個體企業生產的連續性、用的都是連鎖裝置,對職工素質要求高,職工在工作時注意力需高度集中,這就導致了職工工作心理壓力大,比較累。重負荷的工作職工除了工作就是睡覺休息,生活單一。職工身心得不到有效調整,產生過度緊張感覺,使少數職工出現心理問題。
第二,社會地位是引發心理壓力的深層根源。目前網絡發達,各種思潮激蕩,使部分職工思想受到一些不好的負面影響,產生了一些失落悲觀心態,更使部分職工感受到被剝奪的心理感受。特別是因為各種政策因素,企業停產,部分職工轉為勞務派遣,職工認為,自己與所在維保單位的正式職工群體相比是二等公民,缺乏歸屬感。還有一些職工由于在經濟和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遇到了一些自身難以解決的實際困難,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缺乏職業自豪感。
第三,環境因素是引發心理壓力的重要根源。當前,企業里有相當一部分青年職工,他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同學和朋友,但由于工作圈子和生活圈狹小,往往出現下班后沒有朋友,學習、活動、交流、溝通平臺少,情感匱乏。特別是在現有的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質,男女性別比例失調,多數男青工存在戀愛難的現象。
二、做好企業職工心理疏導工作的建議及對策
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應是各級基層黨組織關注的現實問題。在個人心理方面,要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職工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從而各級基層黨組織要在這方面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不斷重視和加強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注重思想調研。定期組織人員對職工、尤其是勞務派遣工思想狀況進行詳細調研,堅持定期開展一次職工思想狀況調查,在有針對性做好職工思想教育的基礎上,注重關注職工心理健康,積極倡導“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享受工作”的理念,注重加強員工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導,認真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使員工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二是要注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實施業務技術教育計劃時,引入心理健康培訓課程,幫助職工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和應對壓力能力。各級黨務工作者要掌握心理學在管理中的應用、幸福感提升的具體方法,不斷增強做好他人心理溝通輔導的能力。三是對一些已經存在心理問題的職工,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基層黨組織要及時根據職工的心理狀況加以適當的心理疏導,開展單獨談心等方式,“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職工正視壓力、挑戰壓力并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從而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于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步緩解或調整職工由于認知錯誤而引發的心理問題,使其能通過情緒轉移、改變認知、尋求支持等方式自動消除緊張心理和焦慮情緒,明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深入開展走訪幫扶活動,幫助職工解決后顧之憂。一是要做好經常性的走訪慰問工作。圍繞本單位實際情況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通過幫扶困難職工,營造和諧幸福的互助氛圍;二是要積極會同工會,進行深入走訪和調查摸底,進一步掌握了各類困難職工家庭的詳細情況,建立健全了扶貧解困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方案及工作措施。
第三,大力開展文體活動,幫助釋放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
基層黨組織面對激烈競爭和日益加快的工作節奏都應該積極幫助職工釋放心理壓力。因此,基層黨組織要結合工會通過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陶冶性情的文化體育活動,為職工發泄情感創造機會和空間。一是要注重緊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二是要積極組織開展五一運動會、十一五項球類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擴大職工群眾之間的相互交往,幫助心理壓力較大的職工消除煩悶感、緊張感等不良情緒,獲取滿足感和快樂感等良性情緒。
心理疏導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應掌握心理疏導的技巧和工作方法,巧妙地運用心理疏導,將職工情緒進行合理的調節梳理,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使職工處在最舒心的狀態,以提高工作效率。(王帥 巴紅偉 王漢成)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