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又是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系統總結了新時代以來,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學生的頭腦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也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研究的重要工作。
一、因事而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高校思政課內涵式發展的應然要求
(二)為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注入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應持續關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動態性,堅持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與思政課建設同步推進,進一步加強黨對思政課的全面領導,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賦能高校課堂高質量育人,促使廣大青年學子更加了解黨的大政方針。
(一)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文件是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下得出的重要成果,要不斷推動其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應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點,厘清全面深化改革的生成與演進過程,明晰黨的歷屆三中全會,特別是新時代以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之間的聯系與發展。
(二)堅定對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理論自覺和道路自信。隨著經濟政策聯動效應的進一步加強以及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也吸引了許多國家的高度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辯證關系,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助于青年學子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同,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三)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足點和落腳點在于“育人”,在于培養符合社會和時代所要求的“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堅定理想信念,肩負起歷史使命,積極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 三、因事而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引導大學生投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現實要求
(一)堅定思政課“為誰培養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黨和國家對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載體。辦好思政課要以學生為載體,能夠引導青年學生深刻認識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和世界發展大勢,有助于學生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之中。只有辦好思政課才能讓青年在汲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為德才兼備的時代棟梁,才能打牢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基礎。
(二)回答思政課“培養什么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文中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指出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不斷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廣大學生應當時刻關注時事政治、準確把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有助于學生了解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領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積極投身于強國事業。
(三)增強思政課的“意識形態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崇高使命。當前,由于國內外社會思潮復雜多樣,部分青年產生了信仰危機,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有助于廣大學生切實體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王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黨性修養是學出來的、干出來的
下一篇: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電力服務到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