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國家確定在礦山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生產企業要進行安全現狀評價。按照這一要求,2004年全國的許多煤礦都進行了煤礦安全現狀評價,但也還有相當多的煤礦由于時間的原因,尚未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為了能進一步搞好煤礦安全評價工作,現就中小煤礦安全評價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及經驗介紹給大家,以使煤礦通過安全評價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1 評價方法
在煤礦安全現狀評價中,常用的方法有安全檢查表分析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專家評議法等。針對煤礦安全現狀評價的特點,目前全國各省市在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時都主要采用安全檢查表分析法和預先危險性分析法。
1.1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就是在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之前,根據煤炭行業的特點,將一系列分析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礦井的安全程度,這些項目包括礦井的基本條件、通風、瓦斯、采掘、運輸、機電設備、粉塵防治、頂板管理、礦井火災及礦井水災等各個方面。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是在進行安全評價時,發現潛在危險的一種有用而簡單可行的方法。安全檢查表內容包括標準、規范和規定,通過回答安全檢查表所列的問題能夠發現煤礦安全生產系統及輔助系統的設計和操作的各個方面與有關標準不符的地方,找出問題,判別礦井的安全程度,并據此提出企業應進行整改的建議和應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評價人員應熟悉本行業的標準、規程及煤礦井下的生產特點;安全檢查表在編制時應注意防止漏項。
1.2 預先危險性分析法
預先危險性分析是在對煤礦安全生產系統及輔助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出現條件和事故可能發生的模式等進行“預測”、“定性”分析,以便采取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或事故防范措施。
預先危險性分析的主要作用是識別與系統有關的主要危險、鑒別產生危險的原因,估計事故出現對人體及系統產生的影響,判定已識別的危險等級,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險的措施。
2 現場檢查
現場檢查是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在搞好現場檢查的基礎上,才能夠比較客觀準確地對煤礦進行安全評價。
2.1 評價人員結構及組成
煤炭生產企業涉及到專業知識有地質、開采、測量、瓦斯、通風、防滅火、防塵、防治水、礦井頂板管理、機電及通訊等等。因此在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時,評價人員的組成也應由具有上述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特別是由在煤礦進行過科研工作及現場技術管理的人員組成更為合理一些。一般情況下,到國有大礦現場進行評價的人員應不少于5人,到地方中小煤礦現場進行評價的人員應不少于3人。
2.2 資料審查
現場資料審查主要內容有礦井基本情況調查、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審查、制度審查,基本證件及基本鑒定報告審查,作業規程審查、圖紙審查,礦井生產記錄審查、井下用機電設備及材料合格性審查。
1)礦井基本情況調查。應重點調查清楚礦井的地質情況,煤層賦存情況,礦井開拓方式、生產情況、災害防治情況及礦井外部生產條件等。
2)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審查,被評價單位一般能提供一張表格或一份文件,現場審查時應注意不能僅停留在表格或文件上,應對組成的人員及機構的辦公場所進行逐一審查。
3)制度審查。檢查煤礦是否按規定制定有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目標管理及獎懲制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技術培訓制度、安全設備、器材檢查維修管理制度、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入井檢身及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事故統計報告制度等等,這些制度一般有數十種之多,一些主要制度還應掛在墻上或指定的地點,如入井檢身制度及入井須知等必須張貼在出入井口處。
4)基本證件及基本鑒定報告審查。基本證件主要有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礦長資格證及安全資格證;基本鑒定報告有煤礦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礦井現開采煤層的煤層自燃傾向鑒定報告、礦井現開采煤層的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瓦斯檢測器校驗報告、測風儀表校驗報告、瓦斯監控系統中各種傳感器校驗記錄等。審查過程中,不但要注意是否有這些基本證件及基本鑒定報告,更要注意這些基本材料的有效性,瓦斯檢測器校驗報告應一一對應,一臺一份。
5)煤礦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或應急求援預案的審查。應重點審查內容是否齊全,是否根據本礦現開采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試驗方法,應急求援預案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等。
6)作業規程審查。作業規程主要有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和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在審查作業規程時應注意作業規程是否經過會簽和審批;所描述的區域是否與實際相符;采掘工作面支護方式及支護參數——支柱直徑、柱距、排距、迎山角、最大控頂距、最小控頂距等是多少;采掘工作面風量大小;采掘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包括瓦斯積聚的處理、頂板冒落的處理、煤壁片幫的處理、遇災逃生線路等。
7)圖紙審查。圖紙主要有井上井下對照圖,采掘工程平面圖,通風系統圖,礦井地質和水文地質圖,巷道布置圖,井下運輸系統圖,安全監控裝備布置圖,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圖,井下通信系統圖,井上、井下配電系統圖和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井下避災路線圖。在國有大礦這些圖紙基本上都能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對地方中小煤礦來說在審查井下井下對照圖及采掘工程平面圖應注意圖紙簽字是否符合要求,礦界、相鄰礦井、村莊、煤層底板等高線、保安煤柱、井口坐標等是否標出,巷道填圖時間、位置、方向、斷面大小及長度是否明確,工作面推進情況,對照采礦許可證中的拐點坐標查看礦井是否越界開采;在審查通風系統圖時應注意通風線路是否清晰,圖例是否清楚,通風系統中是否有串風,各用風地點是否清楚標明通風設備及風量,是否標明礦井總進總回測風站及測風時間、風量、風速及測風巷道斷面大小,主要通風機型號及基本參數等。
8)礦井生產記錄審查。審查礦井生產記錄時應注意礦井建立了哪些生產記錄,并對一些有關安全方面的記錄進行仔細查閱。瓦斯日報表和測風報表中檢測點是否符合井下要求,所測數據是否符合邏輯關系,簽字是否齊全;安全監察部門下發的整改通知書及礦井接到整改通知書后的整改記錄及整改驗收情況,礦井日常安全檢查情況及整改情況,礦井安全事故記錄情況,礦井安全專項措施的制定及執行情況等。
9)井下用機電設備及材料合格性審查。審查煤礦井下用的局部通風機、煤電鉆、探水鉆、排水泵、各種傳感器、各種開關、井下用電纜及風筒等是否具有相應的煤礦安全標志,防爆合格證、產品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等。
2.3 地面檢查
地面檢查主要內容有礦井主要通風機、安全監控系統、礦燈房、炸藥庫、供電系統、井口安全防范措施。
1)礦井主要通風機。檢查時首先應注意弄清主要通風機的型號、風量、功率及生產廠家;查明是否有備用風機,以及備用風機的型號、風量、功率及生產廠家,查明備用風機是否接上電源;檢查主通風機房是否按規定安裝了電壓表、電流表、水柱計、通訊電話;檢查主通風機房是否有專人值班和風機運行記錄; 檢查主通風機是否正常運行,備用風機是否漏風;檢查風井是否按規定設置了符合要求的正向風門、反向風門及防爆風門。
2)礦井安全監控系統。檢查時應重點檢查主機每天是否連續24h運行及運行情況;查找主機中的歷史記錄;發現有瓦斯異常現象,最好是打印一張檢測結果,對照檢查當天是否有報告記錄,處理情況,瓦斯日報表是否反映出來等。
3)礦燈房。檢查時應重點檢查礦燈及充電架的完好情況,電瓶是否有漏液現象,礦燈房通風是否良好或是否有換氣扇,礦燈領用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4)炸藥庫。檢查時應重點檢查炸藥庫是否有專人管理,炸藥庫內雷管、炸藥是否分開存放,雷管、炸藥領用記錄是否符合要求,記錄存量是否與實際存量相符,炸藥庫消防設施是否符合要求,炸藥庫是否有報警裝置和防雷裝備,向井下運送雷管、炸藥是否符合相關的要求。
5)供電系統。檢查時應重點檢查井上井下供電變壓器是否分開,變壓器中性點是否按要求接地或不接地;是否采用回路供電。備用回路或備用發電機是否符合要求;配電房內備用電源的聯接與主電源是否能實現互鎖;配電房警示標志是否齊全或是否符合要求。
6)井口周圍安全防范措施。檢查時應重點檢查出入井記錄,出入井檢身制度的執行情況,井口是否按規定安裝了防雷裝置,井口是否有人井檢身制度及入井須知,是否有“井口20m范圍內嚴禁煙火”及一些其它必要的警示標志,是否有必要的消防滅火器材。對于斜井提升的井口,還應檢查地面車場是否有防跑車裝置及“提升不行人,行人不提升”的警示標志,檢查絞車房運行記錄是否符合要求,絞車房內嚴禁用炭火取暖等。
2.4 井下檢查
井下檢查主要內容是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礦井通風系統、巷道布置、機電設備、運輸系統、排水系統及礦井災害防治措施。對國有大礦以分組分專業檢查為主;對地方中小煤礦以整體穿插檢查為主,在地面根據被評價煤礦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圖及通風系統圖確定好檢查線路,下井沿檢查線路見什么查什么,有什么看什么,切記不要隨礦陪同人員走得太快,并作好記錄,以便上井后按采、掘、機、運、通等主要方面進行整理。
1)采煤工作面。應重點檢查采煤工作面瓦檢員的瓦斯記錄,用粉筆灰或煤灰實際測一測工作面風速,工作面是否存在上隅角瓦斯及防治情況,工作面作業方式,當班作業人員數量,采煤工作面煤層高度和傾角,工作面支護方式,支護材料及大小,工作面實際支護參數,頂底板情況,采煤工作面機電設備數量及完好情況,工作面兩端巷道是否采取加強支護或特殊支護,行人是否困難;若采用爆破落煤,應注意檢查井下用炸藥箱、雷管箱、發爆器,放炮母線及警戒設置等是否符合要求。突出煤層采煤工作面還應注意檢查工作面采取了哪些防突措施,是否進行防突效果檢驗,有哪些災害防治措施。
2)掘進工作面。應重點檢查掘進工作面瓦檢員的瓦斯記錄,用粉筆灰或煤灰實際測一測工作面迎頭風速,巷道斷面大小,支護方式,支護材料及大小迎頭有無空頂,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及運行是否符合要求,其他機電設備數量及完好情況,應注意檢查井下用炸藥箱、雷管箱、發爆器,放炮母線及警戒設置等是否符合要求。突出礦井巷道掘進時還應注意檢查掘進工作面采取了哪些防突措施、是否進行防突效果檢驗,有哪些災害防治措施。
3)礦井通風系統。應重點檢查沿途是否存在風流短路或串風現象,是否有無風或微風作業地點,風門、風橋、風窗、局部通風機及風筒等設備設施的完好情況,礦井有無漏風,盲巷或臨時停工的巷道是否按規定設置永久密閉、臨時密閉或柵欄,在礦井總進總回風巷中是否按規定設置了符合要求的測風站,井下機電硐室的通風是否符合要求。
4)巷道布置。應重點檢查已有巷道的斷面大小,支護情況,巷道維護情況,巷道中是否有積水,注意檢查井下是否存在采掘工程兩面圖中未標注的巷道。
5)機電設備。應重點檢查設備防爆標識是否齊全,是否按規定進行接地,接線口是否按規定使用符合要求的防爆橡膠密封圈,聯接電纜是否有破損點,防爆蓋是否有明顯的松動,機電設備是否實行掛牌管理,機電硐室內是否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和管理制度,巷道沿途電纜吊掛是否符合要求。
6)運輸系統。應重點檢查礦車是否符合井下要求,礦車一側人行道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人力推車是否有警號,推車間隔距離是否符合要求,斜井提升巷道警示標志是否齊全,信號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規定設置了符合要求的阻車器,提升時是否采用保險繩和防滑脫插銷,鋼繩是否在軌面上磨擦,提升設備是否有保險閘、深度指標器及防松、防過卷保護等。
7)排水系統。應重點檢查巷道排水溝是否淤積,井下實際裝備的排水設備型號、數量及排水能力,排水管徑,井下水倉實際容量。
8)礦井災害防治措施。首先應了解被評價礦井存在哪些主要災害。在瓦斯防治方面應重點檢查礦井瓦斯的日常管理是否符合有關規定要求,瓦檢員是否在崗;是否有防止瓦斯積聚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處理;符合瓦斯抽放條件的,是否建立永久瓦斯抽放系統或移動式抽放系統;突出礦井是否采取“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在粉塵防治方面應重點檢查礦井防塵管路是否齊全,是否采用濕式作業,是否采用水炮泥,是否進行巷道灑水防塵,是否采用防隔爆技術措施,是否進行粉塵濃度測定等;在井下火災防治方面應根據現開采煤層自燃傾向情況重點檢查井下是否采取防止礦井火災的綜合防火措施;在井下水災防治方面應重點檢查礦井職能部門是否弄清礦井水文地質情況及老窯情況,并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防治井下水災事故;在頂板冒落方面應重點檢查井下巷道或工作面的支護是否符合作業規程或有關規定的要求,嚴禁違章作業。
3 編寫安全現狀評價報告
煤礦安全現狀評價報告應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煤礦安全評價導則》來編寫,層次要清楚。在編寫過程中遇有不清楚的問題或需要整改的安全隱患應及時向被評價煤礦了解清楚,或者再次到被評價煤礦進行復查,注意提出的安全技術措施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安全評價結論應客觀、公正,符合礦井實際。
4 結語
通過煤礦安全現狀的評價,將強化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的作用,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的貫徹和落實,促進企業安全裝備的發展,完善和規范礦井生產技術資料,為安全監察部門對企業實施監察和管理提供依據。
煤礦安全現狀評價工作是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采用科學、合理、先進的技術方法和手段開展安全評價工作,必將有力地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推動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上一篇:小煤礦安全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下一篇:物理性危險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