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建立
1.1建立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時應考慮的因素
從圖1—1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是依據管理學原理、國家對評價機構的監督管理要求及機構自身的特點三方面因素而建立的
圖1—1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確立
就管理學原理而言,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以戴明原理和目標原理為基礎;遵循PDCA管理模式,預防為主、領導承諾、持續改進、過程控制。另一方面,體系的建立還應考慮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安全評價機構的要求。國家主要從人員管理、機構管理、質量控制和內部管理制度這四方面對安全評價機構提出要求。安全評價機構在考慮前兩個因素的基礎上,應詳細分析機構自身的特點,建立適合自己的安全評價體系。
1.2建立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原則
安全評價機構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
1)領導層真正重視
任何管理模式的成功建立,任何管理方法的有效實施,任何改革措施的真正落實都離不開領導層的重視,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重視和支持。“重視”就是充分明白和理解在市場經濟和競爭的大環境之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重視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實質內容的確定和實施,而不是僅停留在文件上。
2)員工積極參與
任何具體工作的落實,都需要通過各級人員的積極參與來實現。從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建立、運行到持續改進,都需要各級員工的積極參與,包括:提供安全評價項目策劃的依據;收集資料;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與規章制度的策劃;體系實施并檢驗其適宜性和有效性;提出持續改進的建議,等等。
3)專家把關
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核心是對安全評價過程的質量控制,整個的體系運行,都是圍繞著安全評價工作開展的。在安全評價過程中,從合同評審、現場勘察、資料收集、危險辨識、評價報告的編制直到報告的評審,整個過程都應配備技術專家審查把關,以確保各個環節的質量。通過技術專家的工作,使評價人員的業務水平得以提升,從而不斷提高安全評價工作的質量。
1.3建立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步驟
安全評價機構建立過程控制體系的基本步驟如下:
(1)建立安全評價過程控制的方針和目標;
(2)確定實現過程控制目標必需的過程和職責;
(3)確定和提供實現過程控制目標必需的資源;
(4)規定測量評價每個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5)應用這些測量方法確定每個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6)確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產生原因的措施。
2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運行和持續改進
安全評價機構在建立了過程控制體系之后,應使過程控制體系真正運行起來,使質量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的實施。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建立和保持示意圖如圖9—6所示。持續改進是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一個核心思想,它體現了管理的持續發展的過程。持續改進包括:
(1)分析和評價現狀,以便識別改進區域;
(2)確定改進目標;
(3)為實現改進目標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4)評價這些解決辦法;
(5)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6)測量、驗證、分析和評價實施的結果以證明這些目標已經實現;
(7)正式采納更改;
(8)必要時,對結果進行評審,以確定進一步的改進機會。
持續改進是一個整體和系統的過程,是一個觀念轉變、思維進化和思想進步的過程它不同于不符合的糾正預防,相對于不符合糾正預防的“點”(某一具體問題)或“面”(舉一反三至某一類問題)上的變化,持續改進屬于全方位的“形”的變化。因此,持續改進必須經過更長期的過程,需要經過無數次的不符合糾正預防,從不斷的量變逐漸轉化為質變,從行為的改善到思維和觀念的進步,從管理結果的持續改進到管理能力的持續改進,逐步實現持續改進的飛躍。
圖2-1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建立和保持
下一篇: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