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評價系統每種故障類型的危險度,據此按輕重緩急確定校正措施。一般地,采用概率-嚴重度來評價故障類型的危險度。
(1)故障概率
故障概率,是指在一特定時間內,故障類型所出現的次數。時間可規定為一定的期限,如一年、一月等;或根據大修間隔期;完成一項任務的周期或其他被認為適應的期間來決定。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確定單個故障類型的概率。
1)定性分類法:
① I級故障概率很低,元件操作期間出現的機會可以忽略。
② Ⅱ級故障概率低,元件操作期間不易出現。
③ Ⅲ級故障概率中等,元件操作期間出現的機會為50%。
④ Ⅳ級故障概率高,元件操作期間易于出現。
2)定量分類法:
① I級在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小于全部故障概率的O.01。
② Ⅱ級在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大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01而小于0.10。
③ Ⅲ級在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大于全部故障概率的O.10而小于0.20。
④ Ⅳ級在元件工作期間,任何單個故障類型出現的概率,大于全部故障概率的0.20。
(2)嚴重度
嚴重度指的是故障類型對系統功能的影響程度。它可以分為四個等級,見表5-8所列。
表1 嚴重度等級劃分
嚴重度等級 |
內 容 |
嚴重度 等級 |
內 容 |
I (低的) |
1.對系統任務無影響 2.對子系統造成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3.通過調整故障易于消除 |
Ⅲ (關鍵的) |
1.系統的功能有所下降 2.子系統功能嚴重下降 3.出現的故障不能立即通過檢修予以修復 |
Ⅱ (主要的) |
1.對系統的任務雖有影響但可忽略 2.導致子系統的功能下降 3.出現的故障能夠立即修復 |
Ⅳ (災難性的) |
1.系統功能嚴重下降 2.子系統功能全部喪失 3.出現的故障需經徹底修理才能消除 |
(3)風險矩陣法
故障的發生可能性和故障發生后引起的后果,經綜合考慮后,能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衡量標準,稱這個標準為風險率(或稱危險度),它代表故障概率和嚴重度的綜合評價。
有了嚴重度和故障概率的數據后,就可運用風險矩陣的評價法,因為用這兩個特性就可表示出故障類型的實際影響。以故障類型發生概率為縱坐標,嚴重度為橫坐標,綜合這兩個特性,畫出風險率矩陣,如圖2所示。
圖2 風險率矩陣圖
沿矩陣原點到右上角畫一對角線,并將所有故障類型按其嚴重度和發生概率填入矩陣圖中,就可看出系統風險的密集情況。處于右上角方塊中的故障類型風險率最高,依次左移逐漸降低。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有的故障類型雖然有高的發生概率,但造成危害的嚴重度甚低,因而風險率也低;另一種情況,即使危害的嚴重度很大,但發生概率很低,所以風險率也不會高。
上一篇: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概述
下一篇:有毒作業危險程度分級評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