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危險源辨識的程序和內容,包括分析系統的確定、危險源的調查、危險區域的界定、存在條件的分析、觸發因素的分析、潛在危險性分析、危險源等級劃分、評估報告等。
危險源的調查,包括生產工藝設備及材料情況、作業環境情況、操作情況、事故情況、安全防護情況。
危險區域的界定,即劃分危險源點的范圍。對系統進行劃分,可按設備、生產裝置及設施劃分子系統,也可按作業單元劃分子系統,分析子系統中存在的危險點,再分析危險物質存在的條件和觸發危險源的因素。
根據危險源的分析,一般危險源是由3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
上一篇:基于模擬器的道路安全評價方法
下一篇:地下礦山現狀安全評價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