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20世紀70年代后,原油穩定工藝在我國得到大規模的應用,但其中的一此設計細節并未達到標準化。冀東油田首套原油穩定裝置于1990年建成,通過多年實踐,我們對原裝置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回摻流程改造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本文主要從安全的角度進行效果分析,并對新裝置設計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作用(2)
分餾法原油穩定是原油穩定工藝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流程是將原油增壓并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進入分餾塔(原油穩定塔)后,將其中的輕組分從塔頂分離出來,其主要分離設備是原油穩定塔。在塔類設備的操作過程中,淹塔是易發事故,在分餾法原油穩定中,由于來油含水高、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等原因都能造成淹塔事故,使塔頂產品混入少量原油,造成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的產品不能外銷,只能設法處理。在原油穩定裝置中,處理不合格品的常用方法是將塔頂的不合格產品重新摻回到原油中去。
缺陷(3)
冀東油田油氣處理廠原采用的是穩后回摻流程,即將塔頂不合格品回摻到穩定后的原油(商品原油)中去,這樣當進行回摻作業時,就使大量的輕組分混入商品原油中,使原油的飽和蒸氣壓上升,造成了原油在儲存和運輸中的不安全;同時由于輕烴揮發又損失了大量的輕烴,從而無法實現原油穩定的目的。
安全性分析(4)
針對這種情況,我廠對回摻流程進行了大膽改造,將穩后回摻改為穩前回摻,使不合格輕烴與原油重新混合并輕烴的經加熱后重新入塔經精餾后成為合格品。不僅避免了輕烴的損失,保證原油的儲運安全,而且由于進料中的輕組分多,大大加快了淹塔事故的處理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正常生產。
結論(5)
冀東油田公司通過對回摻流程的改造,將穩后回摻改為穩前回摻。只需要搞入少量的資金,解決了穩后回摻流程不能解決的很多問題,既多回收了輕烴,又保證了原油在儲存和運輸中的安全,一舉兩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后,建議在同類裝置的設計中,直接改為穩前回摻。
上一篇:探索危險化學品專項安全評價
下一篇:淺述DCS控制系統安全驗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