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評價是對被評價單位的設備設施、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安全生產管理三個方面安全狀況做出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和評估。安全性評價分為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和專項安全評價,其基本原則是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科學、公正和合法地自主開展安全性評價。安全性評價工作是傳統安全管理模式的一種變革,由原來的事后管理轉化為事先管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在企業發生安全問題之前,經過全面分析、評估,找出問題,予以整改;通過改善勞動環境,健全規章制度,深化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于2003年發布了《安全評價通則》、《安全預評價導則》,加強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規范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行為。現在新上馬的火力發電廠,包括企業自備電廠,都必須在可行性研究以后進行安全預評價,由安全生產主管機關對安全預評價報告組織評審通過后,電廠才可以申請開工建設。
1. 安全預評價的程序安全預評價是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分析、預測該建設項目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術設計和安全管理的建議。安全預評價程序一般包括:準備階段;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分析;確定安全預評價單元;選擇安全預評價方法;定性、定量評價;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安全預評價結論;編制安全預評價報告。
2. 發電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
2.1 重大危險源辨識和分析
根據《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的要求,額定蒸汽壓力大于2.5MPa,且額定蒸發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鍋爐即構成重大危險源。根據粗略計算,一般功率超過1500kW的機組所配套的鍋爐參數均超過這個標準,因此都構成重大危險源。鍋爐點火助燃使用的輕柴油因閃點較高(大于55℃),不在GBl8218-2000所列的易燃物質名單中,卻在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規定的范圍內,且在火電廠中儲量較大(一般大于1000t),應把點火油罐區劃為重大危險源管理;有些大型新建電廠的啟動鍋爐容量較大,運行時間較長,也應該列為重大危險源。鍋爐是具有爆炸危險的特種設備,受國家特種設備監察機構監管。火力發電廠鍋爐一般在較高壓力下運行,其使用的燃料為煤粉,點火燃料使用易燃易爆的0#~20#輕柴油,工程配套設備、管線閥門多,工藝復雜。一旦設備、管線、閥門發生破裂,燃料泄漏,鍋爐運行操作不當,極易導致自燃、火災、爆炸、爆管等事故發生;供煤系統也有煤粉塵發生火災、爆炸的可能性。同時,還存在觸電、機械傷害、灼燙、煙氣中毒等危險因素。
2.2 主要危險因素辨識和分析
根據發電廠工程設備的特點,存在鍋爐、汽輪機、蒸汽管道、壓力容器等高壓設備,變配電等電氣設備,以及煤粉、油類、危險化學品(如鹽酸、燒堿、氨水等)等危險物質,生產過程中存在著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灼燙、中毒、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危險因素。這些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電站鍋爐系統;汽輪機系統;電氣一次系統;熱工自控系統;化學制水系統(包括制氫站);除灰渣系統;脫硫系統;燃煤貯運系統;燃油貯運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等。對電站鍋爐系統,應重點對供煤系統火災爆炸、點火油系統火災爆炸、鍋爐爆炸、觸電、機械傷害、灼燙、中毒、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進行分析;對汽輪機系統,應重點對潤滑油系統和抗燃油系統火災、觸電、機械傷害、灼燙、高處墜落、軸承振動、化瓦、動靜磨擦、超速、大軸彎曲等進行分析;對電氣一次系統,應重點對發電機火災、密封油系統火災、變壓器火災、電纜火災、觸電、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發電機軸承振動、化瓦、動靜磨擦、大軸彎曲、繞組變形燒毀等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對熱工自控系統,應重點對由于熱控系統(DCS、DAS、MCS、SCS、FSSS)故障可能引起火災、爆炸、設備損壞,觸電、靜電、電磁輻射等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還應對MIS、SIS系統等的網絡安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對化學制水系統(包括制氫系統),應重點對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灼燙、中毒、高處墜落等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對除灰渣系統,應重點對觸電、機械傷害、灼燙、高處墜落等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對脫硫系統,應重點對觸電、機械傷害、灼燙、中毒、高處墜落等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對燃煤貯運系統,應重點對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車輛傷害等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對燃油貯運系統,應重點對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對空氣壓縮系統,應重點對觸電和機械傷害等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2.3 主要有害因素辨識和分析
生產過程中存在噪聲、振動、高溫、毒物、粉塵等有害因素。產生噪聲和振動的主要部位有風機、管道閥門的節流、空壓機、破碎機、振動篩、磨煤機、機泵、汽輪機、發電機以及勵磁機等,作業人員長時間接觸,會受到噪聲職業危害;鍋爐及汽輪機的部分區域,環境氣溫較高,有的部位甚至超過40℃,長期高溫作業可能會高血壓、心肌受損、消化功能障礙等病癥;生產過程中,有毒危害部位主要是在化學水處理站中加次氯酸鈉和給水系統中的加聯胺、除氧加氨調整PH值,若操作不當或者防護用具使用不當,會對人員產生中毒危害;煤炭的運輸、轉運、制粉、輸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脫硫過程中產生的石灰石粉塵,電除塵器放灰、出灰、灰渣的輸送中的揚塵,以及在清掃燃燒室、煙道、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除塵器等設備的過程中產生的灰塵,除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外,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長期吸入可能產生塵肺病。
3. 發電廠安全預評價單元的劃分
評價單元就是在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評價目標和評價方法的需要,將系統分成的有限、確定范圍進行評價的單元。根據電廠生產過程的特點,按照評價單元的劃分原則,以及生產工藝的實際情況,一般將項目劃分為四個單元:即電站鍋爐單元、汽輪機單元、電氣設備單元、輔助單元。電站鍋爐單元主要包括鍋爐、燃料供應系統、水處理系統、灰渣處理系統等。汽輪機單元主要包括汽輪機及其輔機設備等。電氣設備單元主要包括發電機、電氣一次設備、電氣二次設備、供油系統、熱工設備等。輔助單元主要包括燃煤、燃油貯運系統、公用系統等。
4. 發電廠安全預評價方法的選擇
在《安全預評價導則》中,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評價方法有13種,能夠提供危險度分級的安全評價方法有21種,可以提供事故后果的安全評價方法有26種。在電廠安全預評價中,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安全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重大危險源辨識方法、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等。
5. 危險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 List 簡稱SCL)是系統安全工作的一種最簡便、廣泛應用的系統危險評價方法。安全檢查表是對分析對象進行詳細分析和充分討論,列出檢查單元和部位、項目、要求等內容的表格。對系統進行評價時,對照安全檢查表進行逐項檢查,查找隱患。在電廠安全預評價中,利用安全檢查表,對廠區地理位置、場地條件、工藝設備、土建、電氣、綜合安全衛生管理等進行檢查,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以及未提及的項目逐一區分,最后進行統計匯總,以便在以后的工程設計中采取措施。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又稱初步危險分析,主要用于對危險物質和裝置的主要工藝區域等進行分析。它對項目裝置可能出現的危險性類別、條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分析,防止潛在危險發展成事故。在電廠安全預評價中,一般對鍋爐、汽機、發電機等工藝單元的危險因素采用PHA進行分析,如鍋爐供油供煤系統火災、鍋爐爐膛爆炸和四管爆漏、汽輪機油系統火災、汽輪機超速、大軸彎曲、動靜磨擦、化瓦、發電機氫冷系統火災爆炸、繞組燒損、電纜火災、變壓器或互感器火災爆炸、以及這些工藝中的觸電、機械傷害、灼燙、中毒、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事故樹(Fault Tree Analysis,FTA)也稱故障樹,是一種描述事故因果關系的有方向的邏輯樹圖形,它把事故作為頂上事件,分析與頂上事件有關的原因。在電廠安全預評價中,一般采用事故樹法分析鍋爐的四管爆漏事故、皮帶運輸機絞傷事故、汽輪機超速事故、觸電事故、電纜火災事故等。利用事故樹計算出引起該事故的基本事件,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是一種定量分析評價,求出對危險單元采取安全措施進行補償后,爆炸的破壞力。一般對電廠制氫站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重大危險源辨識方法,用于確定重大危險源。在電廠中,除鍋爐外,一般危險物質的數量不會超過臨界數量,不夠成重大危險源。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通過分析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作業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以及發生事故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計算出危險性分值,以便根據情況采取防護措施。事故案例分析,列舉出各個評價單元可能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并進行簡單的分析。
6. 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
對照經過分析后提出的應該采取的安全對策措施,以及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已經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提出應該補充的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其中應該包括總圖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對策措施,工藝和設備、裝置方面的安全對策措施,安全工程設計方面的對策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對策措施。其中,安全工程設計方面,應提出防火防爆及消防措施,防雷和保護接地措施,防機械傷害及墜落傷害措施,防中毒設計,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等方面的安全對策措施。安全預評價中還應該提出編寫事故應急預案的對策措施。對發電廠可能出現的嚴重事故,如火災、爆炸、全廠停電、重大設備損壞、洪災等,應明確提出編寫事故預案的要求。
7. 結論
電力行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又是公共服務行業,其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局。隨著電力建設投資多元化的發展,從項目建設初期就進行安全預評價,以便未雨綢繆,采取適當的對策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是提升電力生產安全的新的要求。安全預評價,以及各項安全性評價的廣泛開展,必將對電力安全生產產生巨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