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生產特點和運行特點要求建立覆蓋發電、輸電、配電各個環節,包括人身、電網、設備、環境、安全管理各個方面的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體系。
電力安全性評價利用相對得分率來衡量電網企業生產運行的安全基礎。電力安全性評價標準分層次、分專業、分對象列出評價內容、評價項目、標準分值、查評方法。規定的電力企業具體的評價內容,包括:
《發電廠并網運行安全性評價》;《電網調度系統安全性評價(網、省調部分)》;《供電企業安全性評價》;《輸電網安全性評價》;《直流輸電系統安全性評價》;《火力發電廠安全性評價》;《水力發電廠安全性評價》。
(二)電力安全性評價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1.閉環過程控制
借助于危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的科學手段,實施評價、分析、評估、整改各階段工作,從而實現對生產過程中人的問題、設備的問題、管理的問題的可控和在控。同時這一過程又要求是循環漸進的,每一輪評價都應該是在上一輪評價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實現持續改進和推動。
2.動態發展觀點
評價是動態的,包括評價內容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評價標準要不斷修訂,評價過程要不斷推進,評價質量要不斷提高等。評價是發展的,要求不斷吸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吸取國際標準管理體系,融合各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這項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3.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電力安全性評價應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企業應結合實際建立一整套適應安全性評價工作要求的規章制度,包括安全性評價的動態跟蹤制度、對專家建議的反饋制度、自查和整改考核制度等,達到實現安全性評價長效管理的目的。
4.融合日常安全工作
安全性評價不應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對立起來,而應相互融合起來,融合的基礎是風險管理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要逐步提高企業職工的風險意識,自覺運用風險管理的手段,達到發現隱患、控制事故、保證安全的目的。
5.內外結合方式
采用企業自評價和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評價是基礎,專家評價在自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對自評價工作進行更深層次的評估、分析、提煉、綜合,幫助企業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入地把握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和存在問題。通過內外結合,提高整個安全性評價工作質量。
6.以人為本理念
強調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注重通過宣傳動員、組織學習、逐級培訓、邀請專家講課等方式,提高企業員工特別是基層班組人員的認識,使員工轉變觀念,提高覺悟,建立風險管理理念,從而能自覺運用安全性評價這一有效手段,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7.企業自主性
安全性評價是基于風險管理的長效過程管理,強調的是自我找缺陷、自我找隱患、自我找問題,因此企業的主動性、自愿性、自覺性是安全性評價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證。
(三)電力安全性評價的操作要點
安全性評價收到實效的關鍵是能夠實現工作的持續改進,重點要抓好以下各個環節的工作。
1.做好評價計劃
按照評價標準、管理辦法、實施辦法的要求,策劃好海輪評價工作,寫好自評價計劃書、專家評價計劃書、問題整改計劃書,做好每一個階段的評價工作計劃。
2.按計劃實施評價
按照計劃書的內容,實施計劃與操作,注重落實組織機構及人員職責,進行評價和整改的進度及質量控制,協調各個部門、各級人員的關系,落實應急預案及事故預防措施。
3.對評價過程及整改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過程進行糾正,對整改措施進行績效測量與監測,對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和記錄管理,對計劃中存在的偏差和不適合內容進行調整。為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堅持僅對評價過程和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不對評價得分率進行考核的原則。
4.實現持續改進
通過實施安全性評價的動態管理,不斷改進安全性評價工作質量,提高安全性評價水平,增強安全性評價體系功能,實現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持續改進,從而逐步建立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
下一篇:概率危險評價技術的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