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各種款式新穎、價格低廉的電暖產品逐漸取代舊式的熱水袋走俏市場。但是,不少人忽視了這類產品潛在的安全隱患,因使用電暖產品不當引發的事故時有發生。5日,我市就發生了一起六旬婦燒死家中的事故,“肇事者”被懷疑是電暖產品。由此,隨身取暖用品的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隨身取暖品熱銷
記者8日走訪了榕城多家大賣場,發現有許多新型的個人隨身取暖產品在熱銷售,包括電暖器和燃料取暖器兩種。商家告訴記者,消費者選購的主流產品還是電暖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只有手掌大小,采用液體作為介質,通電后產生熱量,只要通電6~10分鐘,就可以持續取暖2~8小時。其價格大都只要二三十元。此外,還有些隨身取暖產品是采用無煙煤塊作為熱源,價格相對更便宜一些。
缺乏統一質量標準
這些新穎的取暖產品質量如何,使用起來安全嗎?記者發現,多數的電暖產品包裝都很簡單,包裝盒里往往只有一張說明書,沒有任何安全認證標志。雖然銷售人員都信誓旦旦地表示,這種產品使用起來很安全,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可是,在部分產品的說明書上卻寫有警告語,提示兒童不得充電操作。
那么,這些隨身電暖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究竟如何呢?記者隨后從省中心檢驗所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隨身電暖產品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有些不合格產品可能有隱患。
“這種產品比較新,目前國家對這種產品還沒有出臺專門的檢測標準,一般實行的是自愿認證,而非強制性認證。”省中檢所相關專家說,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這類產品時,最好到大賣場購買,事先了解所購品牌的具體安全措施和使用期限。其次,使用時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看看自家電線規格、載流量是否符合產品要求。此外,對以液體為介質的電暖產品,不能摔打、坐壓或用銳器劃刺,以免造成漏液。若袋內液體泄漏,應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