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是我們外出旅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但車禍的危險也可能時時伴隨著我們。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因汽車車禍喪生的人數約有70萬,受傷人數1000萬~1500萬。也就是說,每5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于車禍,每2秒鐘有1人受傷或致殘。因此,我們特別需要了解一些關于乘車安全方面的知識!
為保證行車安全,首先在選擇車輛時要十分注意,對所乘坐車輛的狀況、司機的駕駛技術和精神狀態、路況以及氣候情況等等,要心中有數,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車輛情況不可忽視,司機一定要有充足的休息。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寧可停下來修車或是讓司機休息,也不要冒險上路。在乘坐鄉間私營的公共汽車時,要特別注意汽車的車況和載客量。由于汽車的嚴重故障或是嚴重超載引起的慘禍經常見諸報端,成為我們不能不高度注意的前車之鑒。遇到這類情況,寧可等下一班車。
乘車時,尤其是在車輛高速行駛時,有安全帶一定要系好。遇到特別不好的道路,特別是一些事故多發路段,如下陡坡、急轉彎等等,你最好保持清醒,隨時觀察前方和車外的情況。一旦發生由于車輛機械故障或是路面原因造成的車輛失去控制,要及時判斷,果斷處理,必要時跳車求生。當你乘坐的汽車發生翻車或撞車時,如果你能提前一瞬間發現險情,就要緊握面前的扶手、椅背,同時兩腿微彎,用力向前蹬地。這樣,即使身體受到碰撞,由于雙手可以向前用力,撞擊力會消耗在手腕和腿灣之間,緩解了身體前沖的速度,從而會減輕受傷害的程度,使身體不致造成重傷。車禍發生得十分突然,來不及做緩沖動作的情況下,坐在前排的人要抱頭迅速滑下座位,以防頭部由于慣性沖向擋風玻璃。駕駛員要迅速模移并滑下座位,避開方向盤。后排的人要迅速抱住頭部并縮身成球形,這樣可以減少頭部、胸部受到的撞擊,假如汽車發生翻倒或翻滾,雙手要緊緊握住座位,雙腳死死抵住車廂;駕駛員則應緊握方向盤,與車輛保持同軸滾動,使身體不在車內來回碰撞。車輛撞損后往往起火甚至發生爆炸,因此,要盡快逃離車輛,必要時要用腳、肘甚至裹著衣物的拳頭擊碎車窗玻璃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