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游泳運動對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是引起頭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運動時,盡管四肢肌肉分流的血液較多,但肌肉的不斷收縮使血流的速度加快,大腦不致缺血,運動結束后,由于肌肉放松,毛細血管擴張,積滯在四肢肌肉中的血液相對增多,致使大腦供血出現相對不足的現象。再加上剛上岸,身體由水平狀態突然變為直立狀態,更會加重大腦供血不足。
其次,出現頭痛可能與水溫有關。游泳時水溫較低,冷水的刺激,也會使頭部毛細血管收縮,產生一種頭部被箍得很緊的感覺。再就是當游泳技術水平不太高、神經比較緊張時,頸部肌肉持續收縮,繼而使頭部血管擴張,也可導致頭痛。但為什么很多人不頭痛呢?這與每個人的身體差異、血管反射的調節機能強弱不同有關。
這種頭痛是可以設法避免或減輕的。
一、避免在大運動量游泳結束后立即上岸,可以先在水下緩緩游動一會兒后再上岸。
二、避免在水中游的時間太長,要合理安排好間歇。初練游泳的人,一般在水里游10 分鐘左右,在水下有溫暖感覺時就應上岸歇一會兒。
三、平時應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行游泳活動,使身體各器官功能及血管反射和體溫的調節能力逐漸增強。
上一篇:水上安全知識問答
下一篇:油漆爆炸引發夏季裝修安全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