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重的壓力給你美麗健康的臉龐蒙上陰影時該怎么辦?肖林都快成祥林嫂了——至少他的同事們都這么認為。因為他總在念叨:“這工作沒法干了,我要辭職。”其實,到今年7月份,26歲的肖林才工作了1年。
一年前,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肖林順利拿到了北京一家商業銀行的錄用信。“要知道,不論在國外還是國內,在銀行工作的都是名副其實的白領。” 可沒多久,這個光環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肖林在銀行的大量工作瑣碎而繁復,需要特別細心。自然,他每天的工作時間也會相應延長。肖林估算了一下,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要在12個小時以上,只有這樣才能把活兒干完,甚至有些時候,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有一次,為了趕手頭的工作,肖林把早飯、午飯都給省了。到下午,實在餓得頭暈,他跑出去抽了根煙,回來之后就憤然宣布:“我要辭職!”
“這工作,看起來光鮮,誰都覺得挺羨慕,其實,累得要命!庇捎陂L時間精神緊張,連青春期都沒長過的痘痘在肖林臉上迅速“脫穎而出”。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經常需要喝酒應酬,不到一年,肖林就胖了5公斤以上,小肚子也凸了出來!拔疫@還算胖得少的,跟我同時進來的同事,有的都胖了12公斤了。而且,都是虛胖!毙ち终f,工作之后,感覺自己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每天都面色憔悴、唉聲嘆氣。
職場中,肖林的境遇絕不是偶然。近期,39健康網社會調查中心等有關單位聯合實施了一項調查(1639人參與),結果讓人驚訝:94.7%的受訪者表示,職業給自己的身體或精神帶來了傷害。
調查也顯示,公眾認為自己面臨最大的職業傷害依次是“壓力太大,長期精神緊張”(38.0%)、“頸椎病、肩周炎、腱鞘炎”(28.1%)、“長期坐辦公室導致的肥胖”(19.6%)和“喝酒應酬導致的‘三高’”(8.2%)。 (摘自《39健康網》 作者李松濤)
工作之后經常莫名其妙發燒
“工作之后身體狀況就開始變糟,經常會莫名其妙地發燒!睂幱赀@樣描述工作對自己的傷害。兩年前她大學畢業,順利進入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是公司的忙季,這期間,寧雨每天早上9時30分就要趕到公司,一直要折騰到晚上11時多才能昏昏沉沉地下班回家。在這7個月中,寧雨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最忙的時候,休息時間甚至被壓縮到半天,就算是生了病也不能請假。
“工作讓我完全沒有了個人生活,讓我對生活完全喪失了興趣!眱蓚“完全”,寧雨說得毫不猶豫。她說,但凡有一丁點兒休息時間,自己肯定抓緊時間在家睡覺,至于朋友聚會、運動健身之類的活動,統統取消。
讓寧雨開始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糟的,是逛街。工作以前,她能連續逛5個小時都不覺得累,可現在,剛走1個小時她就開始覺得累了。“去年跟我媽去天津玩,每次都是我提出來休息。我媽都53歲了,比我體力還好。”
最后,寧雨選擇了辭職。
平均每2人就有1人受職業傷害
在職業傷害面前,肖林和寧雨選擇了辭職,因為他們還都年輕,還都有自信找到其他工作。可是,另一些人就不這么“幸運”了。
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復旦大學免疫生物學所所長熊思東教授指出,受到“過勞死”威脅的主要是記者、企業家和科研人員。據調查,目前新聞工作者中有79%死于40歲~60歲,平均死亡年齡45.7歲。此外,中科院在1991~1996年的調查顯示,科研人員的平均死亡年齡在52.23歲,15.6%的人死于35~54歲。而一項對中國3539位企業家的調查顯示,90%的人表示工作壓力大,76%的人認為工作狀態緊張,1/4患有與緊張相關的疾病。
眼下許多人都開始感覺到,自己正在被工作所奴役。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年輕人給自己多一些壓力,似乎無可厚非。企業為了迅速發展,提倡員工“加班加點”,看起來也很有道理。只是,一旦加班加點工作成為一種常態,問題就自然而然會隨之而來。今年2月,國家安監總局對媒體透露,我國目前有7億多人因受職業傷害,成為不健康或亞健康的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受到了來自職業的傷害。
法律目前沒完全覆蓋職業傷害
與父輩們相比,現在更多的年輕人走入公司、企業工作,壓力大自不必說。但需要注意的是,與這種壓力相匹配的相關勞動保障卻沒能及時跟進。多年以來,很多單位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當牲口用。換句話說,一些企業對員工健康的保護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關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勞動法》制定時,中國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這部法律現在已明顯滯后!币晃粚<腋嬖V記者:“對于職業傷害,我國目前的法律還沒有完全覆蓋到。” 據了解,2002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對工傷有明確的規定,共列出了10類115種,其范圍包括人們在工作中受到的身體、生命、器官的傷害。至于工作對人精神上造成的損傷,目前在我國的法律中還沒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