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統稱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占心臟病死亡的50~70%。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均有增加趨勢,我國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冠心病發病率約50/10萬人。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首要的死因。
一、發病因素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而動脈硬化是多種因素作用于不同環節所致,這些因素稱為危險因素。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危險因素有:
1、年齡、性別:多見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后進展較快,但一些兒童及青壯年動脈也發現有早期粥樣硬化。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但女性更年期后發病率明顯增加。
2、血脂異常: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載脂蛋白A(ApoA)降低和載脂蛋白B(ApoB)的增高也是獨立的危險因素。
3、血壓: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60%~~70%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冠心病發病率是血壓正常人的3~~4倍。
4、吸煙: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冠心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與每日吸煙量成正比。
5、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發病率較非糖尿病者高2倍。冠心病患者在糖耐量降低者也常見。
6、次要的危險因素尚有:1)肥胖;2)從事體力活動少,腦力活動緊張,經常有工作緊迫感者;3)西方的飲食方式:常進高熱量、含較多動物性脂肪、膽固醇、糖和鹽的食物者;4)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年輕時發病者;5)性情急躁、好勝心和競爭性強、不善于勞逸結合的A型性格者。
近年還發現的危險因素有;1)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2)胰島素抵抗增強;3)血中纖維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增高;4)病毒、衣原體感染等。
二、冠心病的分型;
冠心病根據臨床表現分以下五種類型:
1、無癥狀冠心病:患者無癥狀,但在靜息、運動或負荷試驗中有心電圖ST段壓低或有T波減低、低平、倒置等心肌缺血改變,心肌核素顯像有心肌缺血的證據。
2、心絞痛:發作時有胸骨后疼痛,休息后數分鐘緩解。
3、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閉塞,引起心肌壞死,是很嚴重的心臟病。
4、缺血性心肌病:為心肌長期慢性缺血或壞死,引起心肌纖維化,心臟擴大,表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5、猝死:因原發心臟突然驟停而猝然死亡,是由于局部心肌缺血產生心臟電生理紊亂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三、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開始于青少年,進展于青年,發病于中、老年。所以冠心病的防治要從青少年開始,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冠心病。具體防治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理膳食、控制體重:
1、控制膳食總熱量,維持正常體重: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一般控制在20~~24的正常范圍。BMI在25~28之間為超重,BMI>28為肥胖。超過正常體重者應減少每日進食的總熱量。
2、低脂清淡飲食:應避免經常使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肝、腦、腎、肺等,以及豬油、蛋黃、蟹黃、魚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以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脂肪食物,如:魚肉、雞肉、各種瘦肉、蛋白、豆制品等為宜,主張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的食物。盡量以植物油為食用油。
(二)適當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鍛煉循環系統的功能和調整血脂代謝均有裨益,是預防冠心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力活動力量應根據本人身體情況、體力活動習慣和心功能狀態而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體育活動要循序漸進,不宜做勉強劇烈運動,提倡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的放松性中等度運動。
(三)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四)戒煙、限酒:不吸煙,限制飲酒量,紅葡萄有抗氧化作用,提高血HDL,但長期飲酒會引起其它疾病,因此不提倡飲酒,特別是烈性酒,每天飲酒量不要超過2兩。
(五)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有高血壓的病人要嚴格控制血壓,將血壓降到正常水平。糖尿病病人要降血糖控制達標。高血脂病人要積極降脂治療,降血脂降到正常范圍,無其他疾病的健康者,膽固醇(TC)控制<5.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4mmol/L,(甘油三酯)TG<1.69mmol/L。有動脈硬化或冠心病者血脂控制更為嚴格,TC<4.68mmol/L,LDL—C<2.60mmol/L。
(六)定期檢查、及時發現疾病、早期治療:對于40歲以上的健康人,每年作一次體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及時干預治療。已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要到醫院全面檢查,確定治療方案,要嚴格降壓、降血脂、控制血糖,抗血小板凝集、抗心絞痛治療。要終身用藥,預防突發心血管事件。病情穩定的病人,要每三個月作一次身體檢查,查血壓、心率、心電圖,每半年要查一次血脂、心臟彩超及眼底動脈硬化情況。
四、注意事項
1、以確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嚴禁暴飲暴食,以免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合并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鹽。
2、確診有冠心病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危險因素,需終身治療,每個人用藥有個體差異性,用藥方案不同,需根據自己的病情及藥物療效選擇用藥方案。切忌不能突然停藥,否則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發作。
3、對有心前區不適、心悸、胸悶、心前區疼痛、氣促的病人,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時治療,避免心血管事件發生。
4、突然發作胸悶、心前區疼痛、氣促的病人,一定要立即停止活動,取坐位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2片或消心痛片1片,也可含服救心丸。如半小時無緩解,可重復用藥,應考慮有心肌梗塞的可能,要立即撥打120電話,到醫院就診。切忌不要活動。如含服藥物癥狀有所緩解,當癥狀消失后,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找出病因、確定診斷,綜合治療,控制病情,預防發作及心血管疾病突發事件。
上一篇:電腦族:頸椎保養的“八秘籍”
下一篇:高血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