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機作為煤炭裝卸主要設備,因其自動化、專業化程度較高和連續化、大運量的作業方式。在煤炭裝卸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隨著設備的使用和逐年老化。導致火災隱患的因素隨之增多,如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傷及人員。日照港煤碼頭1993年曾發生過“12.30”火災事故,原因為皮帶機托輥故障,摩擦生熱產生高溫將停止運轉的皮帶和防塵罩引燃,形成火災,燒毀1-2和2-2皮帶機共1900多米,直接經濟損失211萬元。故皮帶機防火工作已成為煤炭裝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要減少、杜絕皮帶機發生火災,除做好日常防火管理工作外,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定期對皮帶機機電設備進行檢修。要建立皮帶機管理、使用、維修檔案,對滾筒、托輥等轉動部位定期進行檢修和更換,在此基礎上,成立設備點檢小組,全方位對設備進行檢查,及時發現設備出現的異常情況,以便進行維修和更換。同時,對機電設備安裝良好的超負荷保護和短路保護裝置,對設備進行保護,防止因設備故障產生高溫或形成明火火源。
二、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監管力度。對棧橋、碼頭、翻車機房、廊道等部位要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和監護制度,要建立起防火巡查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對棧橋堅持每日灑水降溫制度,并對以上重點部位制訂詳細的防火規定和防火應急預案,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消防演習和應急疏散演練,以提高職工處理突發火災事故的能力。
三、加大對皮帶巡視檢查力度。制訂和完善皮帶巡視制度,巡視可采用定點巡視和流動巡視相結合的方法,全方位對皮帶機進行監護,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和報告—如:皮帶在運轉中驅動部位有無摩擦異味、異響,電器設備和托輥、滾筒運轉是否正常,皮帶上有無雜物被設備卡住形成摩擦現象。針對皮帶機火災易發生在停機后一小時這一特點,要制訂實施停機后一小時檢查制度,重點檢查部位為驅動部、機房、托輥、滾筒等部位,確保火災險情及時排除。
四、加強現場動火管理力度。在設備維修中,時常要進行焊割作業,雖然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但人為的疏忽以及作業環境的復雜,極有可能造成焊渣四處飛濺而沒有及時發現,引燃周圍煤塵及可燃物。因此,在現場動火中要嚴格執行動火等級審批程序,堅持“四個一”制度,即:一份動火報告單,一個監護人,一具滅火器、一桶水。作業前,對周圍的易燃物如皮帶、煤塵、電纜等進行阻燃處理,以防焊渣引燃可燃物起火。作業中,要設專人進行監護,及時消除火險隱患。動火完畢,要徹底熄滅火種,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離開現場。同時,要堅決杜絕現場作業人員和外來人員的吸煙現象,防止遺棄煙頭引起煤粉塵陰燃,再引燃其它可燃物,形成火災。
五、及時清理皮帶機沿線煤塵。煤炭裝卸作業中,煤塵的產生不可避免。一方面當煤塵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便可與轉動的滾筒、托輥相摩擦,產生火源。另一方面,現場動火的焊渣以及丟棄的煙蒂都可引燃煤塵,產生火源。因此,要建立煤粉塵清理制度,在采用機械吸塵和水沖除塵的同時,要安排專人進行積煤清掃工作,并做到翻車機房;驅動部位、廊道、機房等重點防火部位煤塵厚度不超過0.5厘米。
另外,在皮帶機沿線要配足、配齊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和消防栓,以便及時撲救初期火災,同時,要定期對滅火器和消防栓進行檢修,確保始終處于完好有效狀態。
信息來源:摘自《水上消防》2004-3 總49期 崔峰
上一篇:當代建筑發生火災的六大危險特征
下一篇:淺談車輛自燃的原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