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雷電交加時該怎么辦?

2004-07-2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電是發生在大氣層中的一種聲、光、電的氣象現象,主要反映在雷雨云內部及雷雨云之間,或者在雷雨云與大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據有關部門估計,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1萬人,所導致的火災、爆炸等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不口財產安全,危害很大。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公布的10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信息系統在居民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中國有21個省、區、市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達134天。我國雷暴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8月。每年有三四千人因雷擊傷亡,造成財產損失達到50億至100億元。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 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 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入。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建筑物附近和室內避雷四大方法
    第一,不能停留在樓(屋)頂。1996年8月8日下午4時,廣東河源市孫某16歲的兒子在家看電視,因電視接收天線有故障,便跑到樓頂擺弄天線,一聲雷響,不幸身亡。這是因為大多數雷擊都發生在建筑物的頂部。
    第二,要注意關閉門窗。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大多數球雷沿建筑物的煙囪、窗戶、門進入室內,在室內運動數秒鐘便逸出,逸出時易引起爆炸。1995年5月29曰早上6時許,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石灰窯村一姓張的村民一家4口正在睡覺,一球雷沿窗戶進入室內,接著發生爆炸導致房子起火燃燒,4歲的女孩、9歲的男孩和妻子遭雷擊不幸身亡。
   第三,在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1993年6月5曰下午,北京市某派出所辦公室遭雷擊,正在打電話的副隊長被擊倒,室內觸摸到金屬物的人均被過了一下電。
    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1986年,湖南便有5人在室內照明電燈和開關下被雷擊身亡的報道。1994年8月9曰晚,遼寧省新民縣某村4名婦女圍坐炕上看電視,雷電由室外天線引入,造成機毀人傷。這是因為避雷針只能
保護建筑物,但對沿架空電線、電話線侵入的雷電波卻無能為力。


   有人遭雷擊怎么辦?
    1.人體在遭受雷擊后,往往會出現“假死”狀態,此時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首先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后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
    2.其次應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并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后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并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城市當心雷電災害
    城市在長高,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城市的電子器件也在不斷增多,電腦網絡、程控交換機系統及家用電器一天天普及,而在這現代化的同時,雷電災害也在悄然走近城市。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表明,僅在廣東省1997年就發生雷擊事故1465宗,起火爆炸20起,死亡104人,傷129人,而其中的大量事故發生在城市,建筑物及大量電子設備被損毀,直接經濟損失近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在5億元以上。
    據氣象專家介紹,造成雷電災害的原因有多種,而城市新建高層建筑物不斷增加,導致雷電活動不斷加劇,建筑物內現代化通信、計算機等抗擾能力較弱的現代化設備越來越普及,以及易燃易爆場所的迅速增加等是雷電災害頻繁的客觀原因。而不少高層建筑物的防護設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隱患;大量通信網絡等設備未嚴格按照國家技術規范進行防雷設計便投入使用,容易導致雷電災害的發生。
    氣象專家說,杜絕雷患重在預防,要嚴格對建筑物防雷設施的建設和檢查,特別要清理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沒有設計和施工資格的人參與防雷設施的設計及施工;另外要加強對雷電防護技術的科學研究,特別是要適應城市發展、建設的需要;還應該提高全社會的防雷意識,加強防雷減災的宣傳工作。
  (摘自:《中國減災》200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罗甸县| 九江县| 法库县| 汉川市| 广昌县| 广宗县| 新郑市| 郁南县| 福鼎市| 普洱| 靖西县| 昌邑市| 千阳县| 安龙县| 库车县| 四平市| 汝城县| 太保市| 枣强县| 深州市| 晋城| 阳东县| 桦甸市| 邮箱| 洞头县| 江口县| 凌源市| 江西省| 嵊泗县| 璧山县| 宁陵县| 乌海市| 刚察县| 临沧市| 贵阳市| 金坛市| 乌鲁木齐市| 察雅县| 遂宁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