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女工面臨六大問題 加強監管與服務是關鍵
2007-01-09
來源:中國婦女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7歲的小花(化名)是河北邢臺的一位少女,由于家境窘迫初中未畢業便輟學了。她本想通過打工貼補家用,可沒想到在瓷磚廠干了一年多后,卻要為自己一生的幸福付出代價,因為慢性鉛中毒造成她終生不育。雖然不久前小花拿到了6萬元的賠償款,但身心遭受的創傷卻成為她終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在河北邢臺、邯鄲一帶有不少瓷磚廠,當地許多小姑娘初中、高中未畢業就急于打工掙錢。一般一個小瓷磚廠彩漆工就有七八個,女孩子們都是在沒有任何嚴格、科學的環境保護措施下,每天長時間地與彩漆涂料打交道。盡管小花的遭遇敲響了警鐘,但廠方對此并沒有任何整改措施。小花的遭遇不是個例,在一些民營企業,女工長期在有毒有害的環境中工作,沒有職業病防治措施和防治津貼。這已成為民營企業女工權益遭受侵害的一個突出問題。
日前,河北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公布了他們聯合河北師范大學對河北省40多家民營企業女工權益保護所作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民營企業女職工的權益保護存在著六大問題:不簽勞動合同或利用不規范的集體合同侵害女職工權益;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克扣拖欠工資和超時工作現象嚴重;女職工的“四期”保護和相應待遇得不到落實;女工的知情權利在職業安全保護中處于不對稱的地位,有毒有害工作環境嚴重威脅女職工健康安全;在紡織業和服裝行業使用女童工問題仍然嚴重;不執行國家有關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不為一般女工辦理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四項社會保險。
河北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喬春江對記者分析民營企業女工權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時說,一是民營企業主缺乏自覺守法意識,而勞動執法又不力,造成企業間不公平的競爭環境,誰都不愿意遵守法律,勞動執法環境越來越惡劣,對女工的勞動保護愈加艱難。二是民營企業女工權益保護沒有主管部門。政府相關部門、工會、婦聯等都有維權機構,但各單位職責并不清晰明確。三是企業內部缺乏女工維權機制。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工會,也沒有職代會和女工組織;有些民營企業雖然建立了女工委員會,但女工委員是由老板的妻子或其他親屬擔任,女工的權益保護形同虛設。
如何加強民營企業女工權益保障?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陳曉玉認為,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目前仍處于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增加職工勞動強度、減少職工待遇以降低成本是比技術革新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的獲得利潤的手段。維護民營企業女工的合法權益,絕對不可以將希望寄于老板的良心或者道德,不能把企業自律的作用估價過高,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是關鍵。
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實施!稐l例》對女職工的勞動性質與強度作了特別的保護與強調,對企業侵害女職工特殊權益的行為加大了經濟處罰力度。各級政府應領導、組織和協調有關政府部門協助勞動保障行政機構確保《條例》規定實施到位。另外,民營企業工會理應是維護女職工權益不受侵害的“第一道防線”,建議政府出臺民營企業“工會組建運轉基金”制度,督促企業組建工會女工委員會保護女工合法權益;民營企業工會主席和女工委員應由與企業主沒有利益和親緣關系的人員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