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要求:
第六節 安全生產檢查
一、熟悉安全生產檢查的類型;
二、掌握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及要求;
三、掌握安全生產檢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第七節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
一、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
二、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原則及發放要求;
三、掌握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
四、熟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的法律依據;
五、熟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及其安全標志標識。
大綱變化情況:
1、 “安全生產檢查”與05大綱要求相同
2、“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新增要求熟悉內容: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的法律依據;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及其安全標志標識。
本講要點:
1、 安全生產檢查類型及內容
。、 安全生產檢查方法及工作程序
3、 勞動防護用品分類
。、 勞動防護用品選用及發放要求
5、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丁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及安全標志標識
內容講解:
第六節 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生產檢查是指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證,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有害與危險因素,確保生產的安全。
一、 全生產檢查的類型
安全生產檢查通常可分為以下6種類型。
1.定期安全生產檢查
定期安全生產檢查一般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形式來實現的。檢查周期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確定,如次/年、次/季、次/月、次/周等。定期檢查面廣,有深度,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2.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
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則是采取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來實現的。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消除,保證施工(生產)正常進行。
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安全生產檢查
由各級生產單位根據季節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進行季節檢查,如冬季防凍保溫、防火、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
由于節假日(特別是重大節日,如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前后容易發生事故,因而應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
4.專業(項)安全生產檢查
專項安全生產檢查是對某個專項問題或在施工(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進行的單項定性檢查。
5.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
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一般是由主管部門對下屬各企業或生產單位進行的全面綜合性檢查,必要時可組織進行系統的安全性評價。
6.不定期的職工代表巡視安全生產檢查
由企業或車間工會負責人組織有關專業技術特長的職工代表進行巡視安全生產檢查。重點查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查單位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工人安全生產權利的執行情況;查事故原因、隱患整改情況,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此類檢查可進一步強化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促進職工勞動保護合法權利的維護。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
安全檢查對象的確定應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對于危險性大、易發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產系統、部位、裝置、設備等應加強檢查。一般應重點檢查:易造成重大損失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劇毒品、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設備、運輸設備、冶煉設備、電氣設備、沖壓機械、高處作業和本企業易發生工傷、火災、爆炸等事故的設備、工種、場所及其作業人員;造成職業中毒或職業病的塵毒點及其作業人員;直接管理重要危險點和有害點的部門及其負責人。
安全檢查的內容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具體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
目前,對非礦山企業,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強制性檢查的項目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高壓醫用氧艙、起重機、電梯、自動扶梯、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防爆電器、廠內機動車輛、客運索道、游藝機及游樂設施等;作業場所的粉塵、噪聲、振動、輻射、高溫低溫、有毒物質的濃度等。對礦山企業要求強制性檢查的項目有:礦井風量、風質、風速及井下溫度、濕度、噪聲;瓦斯、粉塵;礦山放射性物質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露天礦山邊坡;尾礦壩;提升、運輸、裝載、通風、排水、瓦斯抽放、壓縮空氣和起重設備;各防爆電器、電器安全保護裝置;礦燈、鋼絲繩等;瓦斯、粉塵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儀器、儀表;自救器;救護設備;安全帽;防塵口罩或面罩;防護服、防護鞋;防噪聲耳寨、耳罩。
三、安全生產檢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一)檢查方法
1.常規檢查
常規檢查是常見的一種檢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員作為檢查工作的主體,到作業場所的現場,通過感觀或輔助一定的簡單工具、儀表等,對作業人員的行為、作業場所的環境條件、生產設備設施等進行的定性檢查。安全檢查人員通過這一手段,及時發現現場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糾正施工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常規檢查完全依靠安全檢查人員的經驗和能力,檢查的結果直接受安全檢查人員個人素質的影響。因此,對安全檢查人員個人素質的要求較高。
[NextPage]
2.安全檢查表法
為使檢查工作更加規范,將個人的行為對檢查結果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檢查表法。•
安全檢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統加以剖析,列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確定檢查項目,并把檢查項目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這種表就叫做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表是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和查明各種危險和隱患,監督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實施,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并制止違章行為的一個有力工具。
安全檢查表應列舉需查明的所有可能會導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個檢查表均需注明檢查時間、檢查者、直接負責人等,以便分清責任。安全檢查表的設計應做到系統、全面,檢查項目應明確。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主要依據:
(1)有關標準、規程、規范及規定。
(2)國內外事故案例及本單位在安全管理及生產中的有關經驗。
(3)通過系統分析,確定的危險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檢查表的內容。
(4)新知識、新成果、新方法、新技術、新法規和新標準。
3.儀器檢查法
機器、設備內部的缺陷及作業環境條件的真實信息或定量數據,只能通過儀器檢查法來進行定量化的檢驗與測量,才能發現不安全隱患,從而為后續整改提供信息。因此,必要時需要實施儀器檢查。由于被檢查的對象不同,檢查所用的儀器和手段也不同。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工作程序
安全檢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安全檢查準備
(1)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
(2)查閱、掌握有關法規、標準、規程的要求。
(3)了解檢查對象的工藝流程、生產情況、可能出現危險、危害的情況。
(4)制定檢查計劃,安排檢查內容、方法、步驟。
(5)編寫安全檢查表或檢查提綱。
(6)準備必要的檢測工具、儀器、書寫表格或記錄本。
(7)挑選和訓練檢查人員并進行必要的分工等。
2.實施安全檢查
實施安全檢查就是通過訪談、查閱文件和記錄、現場檢查、儀器測量的方式獲取信息。
(1)訪談。通過與有關人員談話來了解相關部門、崗位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
(2)查閱文件和記錄。檢查設計文件、作業規程、安全措施、責任制度、操作規程等是否齊全,是否有效;查閱相應記錄,判斷上述文件是否被執行。
(3)現場觀察。到作業現場尋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隱患、事故征兆等。
(4)儀器測量。利用一定的檢測檢驗儀器設備,對在用的設施、設備、器材狀況及作業環境條件等進行測量,以發現隱患。
3.通過分析做出判斷
掌握情況(獲得信息)之后,就要進行分析、判斷和檢驗?蓱{經驗、技能進行分析、判斷,必要時可以通過儀器檢驗得出正確結論。
4.及時做出決定進行處理
做出判斷后,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做出采取措施的決定,即下達隱患整改意見和要求,包括要求進行信息的反饋。
5.整改落實
通過復查整改落實情況,獲得整改效果的信息,以實現安全檢查工作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