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輔導:生產安全事故報表制度

2008-03-1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五、生產安全事故報表制度

  如何真實完整地收集和記錄每起事故數據,是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每起事故所包含的信息量,對事故統計分析至關重要。事故所包含的信息量要能夠體現事故致因的科學原理,體現判定事故原因的正確方法。《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國統函[2006]343號)設計了兩張基層報表,用來收集和記錄企業發生的每起事故。在兩張基層報表的基層上,可以方便地派生出其他的統計報表。

  1.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

  2.統計內容

  《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兩張基層報表,正確理解基層報表的各項指標是做好傷亡事故統計工作的基礎,其他各類統計報表都是在基層報表的基礎上產生的。基層報表的各項指標歸納起來分以下4個方面。

  (1)事故發生單位情況。

  包括事故單位的名稱、單位地址、單位代碼、郵政編碼、從業人員數、企業規模、經濟類型、所屬行業、行業類別、行業中類、行業小類、主管部門。

  (2)事故情況。

  包括事故發生地點,發生日期(年、月、日、時、分),事故類別,人員傷亡總數(死亡、重傷、輕傷),非本企業人員傷亡(死亡、重傷、輕傷),事故原因,損失工作日,直接經濟損失,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

  (3)事故概況。

  主要是事故經過、事故原因、事故教訓和防范措施、結案情況、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4)傷亡人員情況。

  包括傷亡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工齡、文化程度、職業、傷害部位、傷害程度、受傷性質、就業類型、死亡日期、損失工作日。

  3.報表的報送程序

  傷亡事故統計實行地區考核為主的制度,采用逐級上報的程序。

  六、傷亡事故統計分析方法

  事故統計分析方法是以研究傷亡事故統計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傷亡事故統計有描述統計法和推理統計法兩種方法。

  描述統計法用于概括和描述原始資料總體的特征。它可以提供一種組織歸納和運用資料的方法。最常用的描述統計有頻數分布、圖形或圖表、算數平均值及相關分析等。

  推理統計法是從一個較大的資料總體中抽取的樣本來推斷結論的方法。它的目的是使人們能夠用數量來表示可能的論述。對傷亡事故原因的專門研究以及事故判定技術等主要應用推理統計法。經常用到的幾種事故統計方法如下。

  1.綜合分析法

  將大量的事故資料進行總結分類,將匯總整理的資料及有關數值,形成書面分析材料或填入統計表或繪制統計圖,使大量的零星資料系統化、條理化、科學化。從各種變化的影響中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性。

  2.分組分析法

  按傷亡事故的有關特征進行分類匯總。研究事故發生的有關情況。如按事故發生企業的經濟類型、事故發生單位所在行業、事故發生原因、事故類別、事故發生所在地區,事故發生時間、傷害部位等進行分組匯總統計傷亡事故數據。

  3.算數平均法

  例如,2001年1~12月全國工礦企業死亡人數分別是488人、’752人、l 123人、1 259人、l 321人、1 021人、1 404人、1 176人、1 024.人、952人、989人、1 046人,則:

  4.相對指標比較法

  如各省之間、各企業之間由于企業規模、職工人數等不同,很難比較,但采用相對指標,如千人死亡率、百萬噸死亡率等指標則可以互相比較,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安全生產的情況。

  5.統計圖表法

  事故常用的統計圖有:

  ①趨勢圖。即折線圖。直觀地展示傷亡事故的發生趨勢。

  ②柱狀圖。能夠直觀地反映不同分類項目所造成的傷亡事故指標大小比較。

  ③餅圖。即比例圖可以形象地反映不同分類項目所占的百分比。

  6.排列圖

  排列圖也稱主次圖,是直方圖與折線圖的結合,直方圖用來表示屬于某項目的各分類的頻次,而折線點則表示各分類的累積相對頻次。排列圖可以直觀地顯示出屬于各分類的頻數的大小及其占累積總數的百分比。

  7.控制圖

  控制圖又叫管理圖,把質量管理控制圖中的不良率控制圖方法引人傷亡事故發生情況的測定中,可以及時察覺傷亡事故發生的異常情況,有助于及時消除不安定因素,起到預防事故重復發生的作用。

  七、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方法

  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計算方法和標準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進行計算。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是指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1.直接經濟損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

  2.間接經濟損失

  指因事故導致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損失的價值。

  3.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1)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

  ①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

  ②喪葬及撫恤費用。

  ③補助及救濟費用。

  ④歇工工資。

  (2)善后處理費用。

  ①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

  ②現場搶救費用。

  ③清理現場費用。

  ④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3)財產損失價值。

  ①固定資產損失價值。

  ②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NextPage]

  4.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

  (1)停產、減產損失價值。

  (2)工作損失價值。

  (3)資源損失價值。

  (4)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

  (5)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

  (6)其他損失費用。

  5.計算方法

  (1)經濟損失計算見公式。

  E=Ed+Ei

  式中E---經濟損失,萬元;

  Ed——直接經濟損失,萬元;

  Ei——間接經濟損失,萬元。

  (2)工作損失價值計算。

  Vw=DLMI(SD)

  式中Vw一工作損失價值,萬元。鬈囂作日數'

  DL——一起事故的總損失工作日數,死亡一名職工按6000個工作日計算,受傷職工視傷害況按GB 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的附表確定,日;

  M1  企業上年稅利(稅金加利潤),萬元;

  S—一企業上年平均職工人數;

  D  一企業上年法定工作日數,日。

  (3)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計算。.

  ①報廢的固定資產,以固定資產凈值減去殘值計算。

  ②損壞的固定資產,以修復費用計算。

  (4)流動資產損失價值按下列情況計算。

  ①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均按賬面值減去殘值計算。

  ②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業實際成本減去殘值計算。

  (5)事故已處理結案而未能結算的醫療費、歇工工資等,采用測算方法計算(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附錄A)。

  (6)對分期支付的撫恤、補助等費用,按審定支出的費用,從開始支付日期累計到停發日期,(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附錄A)。

  (7)停產、減產損失,按事故發生之日起到恢復正常生產水平時止,計算其損失的價值。

  6.經濟損失的評價指標

  (1)千人經濟損失率。

  計算按公式:Rs(‰)=E/S×1 000

  八、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

  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的計算,在《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GB/T 15499—1995)中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說明。

  標準規定了定量記錄人體傷害程度的方法及傷害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值。該標準適用于企業職工傷亡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

  標準共分以下幾個方面計算損失工作日:

  ①肢體損傷。

  ②眼部損傷。

  ③鼻部損傷。

  ④耳部損傷。

  ⑤口腔頜面部損傷。

  ⑥頭皮、顱腦損傷。

  ⑦頸部損傷。

  ⑧胸部損傷。

  ⑨腹部損傷。

  ⑩骨盆部損傷。

  ⑾脊柱損傷。

  ⑿其他損傷。

  在每一類中又有許多小的類別,在計算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時,可以從大類到小類分別查表得到。

  小結:本講講述了“事故統計與報表制度”的有關內容。要求重點學習:事故統計報表制度;事故統計與分析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个旧市| 丽水市| 新邵县| 锡林浩特市| 耿马| 晋城| 临朐县| 新田县| 沂源县| 彭山县| 桂东县| 托克托县| 松阳县| 南皮县| 新乐市| 博客| 四子王旗| 临海市| 安平县| 大姚县| 潮州市| 阿拉善左旗| 布拖县| 桓台县| 文登市| 讷河市| 普兰县| 招远市| 滦平县| 博乐市| 内乡县| 公主岭市| 尉犁县| 定安县| 潜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叶城县| 扬州市| 阿拉尔市| 获嘉县|